图书介绍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开发利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 赵云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537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开发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思考1

二、地下水模拟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

三、环境同位素在水文地质学上的应用11

四、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简史12

五、研究方法与内容13

第一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背景15

第一节 气象特征15

第二节 水文及泥沙特征16

一、黄河水系16

二、淮河水系18

三、海河水系18

第三节 地貌特征19

一、黄河下游河流地貌特征19

二、研究区地貌类型及分区22

第四节 河道带遥感影像特征22

一、河道地貌景观特征24

二、黄河河道带地貌景观演变特征27

第五节 地层29

一、上第三系(N)29

二、第四系(Q)30

第六节 黄河冲积扇演化33

一、中更新世晚期冲积扇33

二、晚更新世冲积扇35

三、全新世冲积扇36

第七节 基底构造及新构造运动36

一、大地构造单元36

二、断裂构造40

三、新构造运动41

第八节 黄河堤坝加固的历史与现状42

一、黄河下游堤防概况42

二、黄河下游堤防的发展历史42

三、黄河堤坝加固的历史与现状43

第二章 水文地质特征45

第一节 区域含水层结构及分布45

一、浅层潜水含水层组45

二、深层承压水含水层组46

三、超深层承压水含水层组46

第二节 地下水分布及其富水性特征46

一、区域含水层分布及富水性分区46

二、研究区含水层特征及富水性48

第三节 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51

一、浅层潜水的补给、径流、排泄51

二、深层承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52

三、地下水动态特征53

第四节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58

一、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58

二、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58

三、水质评价59

第五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59

一、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59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61

三、水环境问题63

第三章 黄河影响范围的确定65

第一节 黄河水影响宽度的确定65

一、浅层地下水流场分析法65

二、水动力学解析法65

三、地下水动态类型比拟法67

四、同位素分析法71

第二节 黄河影响深度的确定77

第四章 天然状态下黄河侧渗补给地下水资源量计算82

第一节R—C型电网络模拟法82

一、概化水文地质模型82

二、建立数学模型82

三、R网络模拟83

第二节 水动力学解析法86

一、一维渗流系统86

二、一维渗流公式87

三、确定计算参数89

四、验证计算参数89

五、解析渗流量89

第三节 黄河下游河南段黄河水侧渗量91

一、分析单位黄河水侧渗量91

二、计算河南段的侧渗量91

第五章 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资源92

第一节 参数确定与选取92

一、重力给水度92

二、渗透系数93

三、地下水蒸发强度93

四、降水入渗系数(a)93

五、灌溉回渗系数93

六、引黄渠道渗漏强度95

第二节 水量均衡计算96

一、均衡区的确定及均衡时段划分96

二、均衡方程的建立96

三、补给量计算98

四、排泄量计算102

五、地下水量均衡分析104

第三节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确定105

一、多年平均补给量资源105

二、不可袭夺的排泄量确定105

三、可开采资源量的确定105

第六章 地下水三维流数学模型110

第一节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110

一、含水层的结构特征110

二、地下水流动特征110

三、研究区边界条件的概化110

第二节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111

一、数学模型111

二、地下水系统均衡要素计算114

三、FEFLOW软件简介118

四、研究区剖分120

五、定解条件的处理120

六、模拟期的选择121

七、源汇项的处理121

八、水文地质参数121

九、模型的识别和检验122

第三节 地下水系统均衡分析124

第七章 三维流数值法评价地下水资源130

第一节 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130

一、补给资源量130

二、储存量132

三、开采潜力分析132

第二节 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135

一、均衡分析135

二、深层水资源量136

三、深层水允许开采量136

第三节 人工影响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评136

一、北郊水源地137

二、东漳水源地141

三、中牟水源地144

四、袁坊水源地145

五、原阳水源地148

六、荆隆宫水源地151

七、芦岗水源地153

八、渠村水源地155

九、李子园水源地157

十、沿黄河水源地同时开采158

第四节 可开采资源量161

第五节 截渗墙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163

一、截渗墙简介163

二、截渗墙的概化163

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规划166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潜力计算与评价166

一、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方法166

二、地下水资源潜力计算与评价166

第二节 已有水源地的运行状况分析评价168

一、郑州“九五”滩水源地168

二、郑州北郊水源地168

三、开封东北郊“袁坊——刘店”滩区水源地168

第三节 远景水源地的选择与评价171

一、远景水源地选择的原则与依据171

二、河南远景水源地的选择与评价171

第四节 地下调蓄水库的选择174

第五节 黄河影响带地下水资源保护177

一、地下水不合理开发造成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177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区划177

三、卫生防护178

结论与建议180

一、主要结论180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1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