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边疆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研究 以云南省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傈僳族村为个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边疆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研究 以云南省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傈僳族村为个案
  • 张健,鲁建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579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社区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边疆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研究 以云南省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傈僳族村为个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研究缘起1

二 研究方法及意义2

三 研究现状5

四 田野调查点——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傈僳族村社概况14

第二章 民族村社治理理论16

一 治理理论16

(一)国内外学者针对治理概念的界定16

(二)治理与统治17

(三)治理与善治19

二 村级治理20

(一)村级治理的内涵21

(二)村级治理的主要内容22

(三)村民自治24

三 民族村社治理27

(一)有关民族村社治理的研究现状28

(二)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的特点28

(三)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的影响因素32

(四)傈僳族村社——老木坝村村社治理概况33

第三章 傈僳族村社发展概述37

一 傈僳族概况37

(一)傈僳族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37

(二)傈僳族历史沿革38

二 傈僳族村社的特点40

三 傈僳族村社的自然概况44

(一)地理状况和气候特点44

(二)物产及其他自然资源47

(三)河流和水资源50

四 傈僳族村社的生态环境建设53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态环境问题53

(二)傈僳族村社历史上的生态环境54

(三)傈僳族村社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54

(四)傈僳族村社的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55

第四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主体58

一 体制内治理主体58

(一)乡镇政府59

(二)村党支部66

(三)村民委员会70

(四)村民小组76

二 体制外治理主体77

(一)民族77

(二)宗教78

(三)家族(宗族)80

第五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过程84

一 体制内治理主体的治理机制85

(一)乡镇党委、政府与老木坝村治的“指导—协助”关系86

(二)老木坝村内部的“两委”运行模式及其关系93

二 傈僳族村民的政治参与100

(一)傈僳族村民的政治参与形式101

(二)老木坝村村民政治参与的现状103

(三)影响老木坝村村民政治参与的因素103

三 体制外治理因素对傈僳族村社治理的影响106

(一)村社内体制外职能组织107

(二)宗族因素对傈僳族村治的影响109

四 体制内外治理因素的互动与平衡114

(一)体制内治理主体对体制外治理因素的组织、领导115

(二)村社内部自然衍生的相关因素对村治的影响116

第六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118

一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119

(一)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评价指标遵循的原则119

(二)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120

二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分析128

(一)傈僳族村社政治治理效能128

(二)傈僳族村社经济治理效能137

(三)傈僳族村社社会治理效能140

(四)傈僳族村社文化治理效能149

第七章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提升路径154

一 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遵循的标尺154

二 影响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的因素156

(一)思想观念156

(二)人力资源158

(三)地理环境159

(四)国家政策159

(五)交通信息160

三 提高傈僳族村社治理效能的路径选择161

(一)解放思想、更新治理观念163

(二)提高干部素质,树立服务意识164

(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村社产业结构165

(四)培养政治民主意识,推进政治生态建设166

(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67

主要参考文献168

附录:问卷调查表173

后记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