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世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创造转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近世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创造转化
  • 郭齐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356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79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哲学史-研究-中国-宋代~清后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世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创造转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近世哲学”的概念与胡适对“近世哲学”的论述&吴根友1

第一章 综论宋元明时期长江流域的儒学&郭齐勇11

第一节 宋学的产生及其背景11

第二节 中期宋学即理学,理学是宋学的核心15

第三节 理学在长江流域得到深化与发展19

第四节 理学讨论的问题、路径及其意义28

第二章 两宋时期的辩证思维与中国近世哲学的发展&田文军34

第一节 周敦颐哲学与两宋时期的辩证思维36

第二节 程明道、程伊川的“中”“和”之说45

第三节 张载的“一”“两”说与“神”“化”论56

第四节 王安石“新故相除”的发展思想71

第五节 朱晦庵的阴阳、动静学说对中国近世哲学的影响84

第三章 吕大临与大程的“识仁之方”&文碧方95

第一节 “求其本心”95

第二节 “识仁之方”117

第三节 “体”与“用”135

第四章 东莱学及事功学对理学的调和与批评&秦平153

第一节 “东莱学”对理学的调和与补充154

第二节 事功学对理学的批评和改造182

第五章 朱熹与王夫之的心性情才论之比较&郭齐勇203

第一节 朱熹的“四端皆情”论203

第二节 王船山的“四端非情”论207

第三节 朱子、船山“性情论”之分歧210

第四节 朱子、船山“情才论”的比较213

第五节 朱子、船山的气禀说与性习论217

第六章 晚明时期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以许孚远、顾宪成、高攀龙、刘宗周为中心&姚才刚225

第一节 王阳明心学的理论罅漏及王门后学的流弊225

第二节 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234

第三节 评价与反思264

第七章 刘宗周思想与气论哲学的创造转化&陈畅269

第一节 对气一元论的几种批判性质疑270

第二节 以喜怒哀乐说为切入点的理论范式转变273

第三节 喜怒哀乐说的道德创造性模型281

第四节 气质之性说义疏303

第五节 几点评论316

第八章 由字通词,由词通道——18世纪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吴根友319

第一节 “语言学”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319

第二节 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328

第三节 阮元哲学思考的路径346

第九章 朝鲜儒者对朱子性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与诠释&文碧方363

第一节 “四七之辩”中的“心”“性”“情”与“理”“气”363

第二节 “湖洛之争”中的“心”“性”“理”“气”389

第十章 中国古代哲学与日本的现代化&徐水生407

第一节 儒、佛、道思想在日本现代化中所受到的挑战407

第二节 中国哲学资源与日本近现代哲学的发展415

第三节 儒家思想与日本近代企业——涩泽荣一与《论语》465

第四节 道家智慧与日本近代科学——以汤川秀树为例482

第十一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比较&杜小安501

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的语境变迁502

第二节 自由主义全盘西化派512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儒学复兴派52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派538

第十二章 现代新儒家对全球化运动的反思——以梁漱溟、冯友兰、徐复观为中心&李维武558

第一节 梁漱溟:从“西方化”到“东方化”的构想559

第二节 冯友兰:在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的探寻570

第三节 徐复观: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思585

第四节 一个思想史的“圆圈”596

第十三章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现实意义——以唐君毅哲学思想、徐复观政治思想和杜维明“启蒙反思”论域为中心&胡治洪599

第一节 从心之本体到心灵九境——唐君毅哲学思想述论600

第二节 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代自由主义——徐复观政治思想述论620

第三节 超越启蒙心态——杜维明“启蒙反思”论域述论651

后记&郭齐勇6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