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犇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47033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设计-艺术评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设计批评的本体性特征1
1.1设计批评的概念2
1.2设计批评的作用4
1.3设计批评的本质特性6
1.3.1设计批评与美术批评的差异7
1.3.1.1本体特征不同8
1.3.1.2价值表现不同11
1.3.1.3秉持立场不同13
1.3.1.4设立标准不同14
1.3.2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关系19
1.3.2.1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相互关联19
1.3.2.2设计批评是对设计审美的深化21
1.3.3设计批评是设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3
1.4国内外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概述25
1.4.1英国、德国、日本、美国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26
1.4.1.1英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28
1.4.1.2德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31
1.4.1.3日本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39
1.4.1.4美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46
1.4.2国内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50
第2章设计文化的本体性特征65
2.1设计文化的概念65
2.1.1什么是设计文化65
2.1.2设计文化的四要素68
2.2设计文化概念的确认与构成71
2.2.1设计文化概念的再解读72
2.2.2设计文化的三大构成73
2.3文化生态对于设计环境的影响75
2.3.1文化生态的概念75
2.3.1.1西方文化生态学的概念76
2.3.1.2文化生态概念的深化和扩展78
2.3.1.3设计的“文化生态”78
2.3.2设计的文化适应80
2.3.3自然是设计的母题来源81
2.3.4经济形态是设计文化发展之本84
2.4“设计文化”与“文化设计”概念的相异85
2.5设计批评有助于设计文化的创新87
第3章设计批评的历时性91
3.1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92
3.1.1西方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略览92
3.1.2中国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略览97
3.2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反思阶段100
3.2.1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之前的设计批评表现101
3.2.2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对设计批评的推动103
3.2.2.1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的行动104
3.2.2.2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对立108
3.3现代设计批评启蒙与发展阶段110
3.3.1现代设计批评的启蒙阶段110
3.3.1.1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激荡111
3.3.1.2芝加哥建筑学派的革新113
3.3.1.3卢斯的“装饰即罪恶”117
3.3.2现代设计批评的发展阶段122
3.3.2.1“风格派”与“构成主义”的影响124
3.3.2.2包豪斯的丰功伟绩130
3.3.2.3“国际风格”与柯布西耶的贡献137
第 4章设计批评的动态性149
4.1现当代设计批评实践与研究阶段149
4.1.1对现代主义反思的理论铺垫151
4.1.1.1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兴起152
4.1.1.2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153
4.2设计伦理的提出158
4.2.1绿色设计批评的兴盛161
4.2.1.1环境伦理学说的提出162
4.2.1.2绿色设计批评的发展169
4.2.1.3巴巴纳克的绿色设计批评理论171
4.2.1.4绿色设计批评观念的推广174
4.3多元化思想的交融175
4.3.1波德里亚思想的影响176
4.3.2多角度观点与思潮的涌动179
第5章设计批评的交叉性181
5.1设计批评的文化性特征181
5.2设计批评的种类201
5.2.1社会历史批评、再创造性批评和批判性批评201
5.2.2社会批评和道德批评204
5.2.2.1设计的社会批评204
5.2.2.2设计的道德批评210
5.2.3设计的审美批评212
第6章设计批评的主体性和价值性215
6.1设计批评的主体216
6.1.1以公众群体为主体217
6.1.2以主流群体为主体217
6.1.3以专业人员为主体219
6.1.4以商业市场为主体223
6.2设计批评的价值取向分析225
6.2.1设计批评的学科价值225
6.2.2设计批评的价值标准228
6.2.2.1以使用价值为标准228
6.2.2.2以审美价值为标准230
6.2.2.3以社会价值为标准233
6.2.2.4以创新价值为标准236
6.3设计文化是设计批评发展与更新的保证241
6.3.1多样性设计文化对于设计批评的作用241
6.3.1.1设计思想表现的多元性243
6.3.1.2设计文化内容的多样性245
6.3.1.3设计批评标准的层次化247
6.3.1.4社会文化情境的多重性251
6.3.2设计批评表现的文化途径253
第7章设计批评的文化延展性269
7.1设计文化对设计批评的补充270
7.1.1亚文化现象对设计批评的延伸271
7.1.1.1亚文化的概念与表现272
7.1.1.2亚文化的表象特征276
7.1.2女性主义设计的批评价值278
7.1.2.1女性主义文化对市场和设计的影响279
7.1.2.2女性主义文化牵引设计的风格280
7.1.2.3女性主义设计批评的意义282
7.1.3消费文化对设计批评的拓展289
7.1.3.1消费社会的“符号价值”理论290
7.1.3.2消费社会中设计批评的任务293
7.2设计批评促进设计文化的发展296
7.2.1设计批评对设计文化内涵的丰富297
7.2.1.1设计批评有助于创造和谐有序的真实形式297
7.2.1.2设计批评有助于形成规范健康的消费心理300
7.2.1.3设计批评有助于体现至善伦理的设计本质304
7.2.2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共融互促的途径307
7.2.2.1把握视觉性文化的动态307
7.2.2.2关注消费型文化的需求309
7.2.2.3审视文化全球化的目的312
第8章余论316
8.1由“以人为本”至“以道为本”317
8.2由“中国制造”至“中国创造”320
热门推荐
- 631061.html
- 1777316.html
- 1243836.html
- 541386.html
- 466275.html
- 558215.html
- 1501259.html
- 856002.html
- 3106251.html
- 1313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1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9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3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4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4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6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2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