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的影响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的影响研究
  • 武文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3318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大学生-计算机网络-素质教育-影响-青少年-互联网络-大连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的影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5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工作和研究7

一、国外相关工作和研究7

二、国内相关工作和研究17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6

第三节 本书主要框架和研究方法28

一、本书主要框架28

二、本书主要研究方法30

三、本书的技术路线图31

第二章 网络素养与网络沉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维度32

第一节 网络素养与网络沉迷的理论基础32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32

二、媒介系统依赖理论38

第二节 网络素养与网络沉迷概念和研究维度44

一、网络素养概念和研究维度划分44

二、网络沉迷概念和研究维度划分51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沉迷调查设计55

第一节 问卷设计的原则55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56

一、问卷设计过程56

二、预测试结果分析及信效度检验57

第三节 问卷构成及调查实施65

一、正式施测问卷构成65

二、调查目的和调查方法66

三、样本选择和抽样步骤67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68

一、个人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68

二、家庭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72

三、学校因素统计结果75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结构维度及特点77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77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状况及特点81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状况81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特点82

第三节 本章小结96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建构与回归分析98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建构98

一、大学生网络沉迷因子分析98

二、生活满意度因子分析101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影响的理论假设102

四、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影响的理论模型建构105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回归分析105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总体指数对网络沉迷总体指数的相关分析105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各因子对网络沉迷总体指数的影响分析107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各因子影响网络沉迷症状回归分析110

四、大学生网络沉迷影响因素分析120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修正及解释128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修正128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模型解释128

三、大学生网络沉迷多因素影响综合模型拓展131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2

第六章 大学生网络素养失衡下的网络沉迷表现及原因解析133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素养失衡下的网络沉迷表现133

一、高效化媒介与膨胀化社会间的信息沉迷134

二、消费化媒介与表演化受众间的娱乐沉迷137

三、物质化社会与自由化受众间的情感沉迷139

四、网络民主环境和年轻受众间的关系沉迷140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沉迷原因分析146

一、网络自律批判素养不足147

二、网络安全道德素养的缺失149

三、网络信息技术素养较低150

四、心理素养发展不成熟152

第七章 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沉迷预防机制路径分析156

第一节 社会教育路径158

一、构建网络素养教育联动机制158

二、发挥社会公益组织重要作用161

三、开设在线网络素养教育平台162

四、完善网络监管和行业自律163

五、借助媒体传播优势165

第二节 学校教育路径167

一、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168

二、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素养师资队伍170

三、调整网络素养教育内容172

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174

五、倡导参与式传播177

第三节 家庭亲朋教育路径178

一、缩短父母与子女间的“数字鸿沟”178

二、改善父母对子女网络使用行为的教养方式179

三、调整亲子关系180

四、增加亲朋同侪社会支持181

第四节 自我教育路径182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观183

二、注重网络道德的内化184

三、加强网上行为自我约束能力186

第五节 本章小结187

参考文献188

附录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影响的调查问卷202

后记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