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古代文明史比较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彭顺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780074974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诗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西古代文明史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前言5
上篇 各有千秋的中西奴隶制文明第一章 中西古代文明起源之异同11
一 交往与文明起源11
二 交往与中西文明起源17
三 中西文明起源的差异20
第二章 中西奴隶制文明之不同特征26
一 政治强控机制与经济自控机制——不同的社会结构26
二 “普遍奴隶制”与“典型奴隶制”——不同的形态特征31
三 “内向同化”与“外向异化”——不同的动态特征36
第三章 中西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态比较39
一 不同的国家政权主体构成39
二 不同的国家形式47
三 不同的国家政权制约机制51
四 国家政权的内部职能不尽相同53
第四章 中西奴隶制经济比较58
一 中西奴隶制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58
二 各有特色的中西奴隶制社会经济66
第五章 中西奴隶制思想文化比较73
一 “多源”与“双源——不同的中西文化起源73
二 中西奴隶制文化发展之特点77
三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81
四 不同的思维方式85
五 古朴的自然主义与朴素的唯物论87
六 理性主义与宗教迷信89
中篇 遥遥领先的中国封建文明93
第六章 中西封建社会形成的不同途径及其影响93
一 西欧封建制形成是“日尔曼因素”与“罗马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93
二 中国封建制是“变法”的产物97
三 中西封建主义不平衡发展99
第七章 君主专制与“贵族民主制”106
一 中西不同政体形成的原因106
二 君主制与贵族民主制之差异108
三 中西封建政体发展的差异113
四 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115
第八章 中西封建土地制度比较118
一 地主制与领主制118
二 国有制与私有制的综合体121
三 地租与赋税的差异125
四 不同的等级结构128
第九章 中西封建社会各阶级比较142
一 中西封建社会地主之差异142
二 中西封建社会农民之差异155
三 中西封建社会流民之差异167
四 中西封建社会市民之差异175
第十章 中西封建社会农民战争比较185
一 中西农民战争比较研究的误区185
二 中西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基本差异189
三 动力与社会发展的顺差与反差198
第十一章 领先的中国科技与落后的西欧科技205
一 遥遥领先的中国科技205
二 落后的西欧科技212
三 中西科技差异形成之原因216
下篇 后来居上的西欧223
第十二章 大体相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展差异223
一 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与地位提高224
二 中国传统科学的成熟发展与西欧自然科学的兴起227
三 水平大体相同的中西农业生产技术231
四 各有优势的中西手工业生产技术234
五 不同的发展速度与趋势239
第十三章 不同类型的专制政权与对社会的不同作用246
一 产生的不同背景246
二 两种不同类型的专制政权248
三 不同的经济基础250
四 不同的阶级基础254
五 不同的政治统治措施257
六 不同的立国方针262
七 不同的经济政策266
八 对中西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272
第十四章 中西封建社会城市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276
一 封建领主的“对立物”与地主阶级的“堡垒”276
二 社会功能上的差异281
三 内部阶级结构上的差异284
四 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287
第十五章 中西资本主义生长的不同土壤295
一 不同的经济土壤295
二 不同的政治土壤300
三 不同的市场土壤305
第十六章 面对封建危机的不同改革308
一 “文艺复兴运动”与“文学复古运动”308
二 宗教改革与张居正改革316
三 不同质的改革运动320
第十七章 中西大航海比较331
一 不同的中西航海动因331
二 不同的组织形式335
三 不同的航海目的337
四 不同质的中西航海活动338
五 中西航海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339
六 郑和与哥伦布比较343
第十八章 近代科学的曙光与传统科学的晚霞354
一 西方近代科学的一丝曙光354
二 中国传统科学的晚霞358
三 中西科技差异形成原因探析364
后记369
热门推荐
- 138320.html
- 2395864.html
- 1750204.html
- 3192802.html
- 2031368.html
- 3466641.html
- 2148936.html
- 1635361.html
- 2317969.html
- 2417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6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0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6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9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1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