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心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东方心理学
  • 周冠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780646522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心理学-东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方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心理之道1

第一章 一门重要而待成熟的科学2

第一节 灵魂学·哲学·生物学——“三”与心理学发展之轨迹2

第二节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间科学——“三”与心理学学科性质之确认10

第三节 德国·美国·中国——“三”与心理学不断成熟之航向18

第四节 历史遗产·科学方法论·时代精神——“三”与中国心理学成熟之基础25

第二章 心理“自然之道”的提出34

第一节 老子的不朽业绩34

第二节 道气说的实质与精髓42

第三节 孔子承道与庄周道反54

第四节 道气论是中华心理思想发展的源头66

第三章 心理“自然之道”的科学依据92

第一节 道气论是“东方心理学”的哲学基础92

第二节 王守仁是和合心理学的先行者101

第三节 识知与识向之间的辩证关联115

第四节 人类的“觉悟”及“悟知”的由来129

第一节 心理动静之和合三分153

第四章 “和合心理学”的诞生153

第二节 意识与无意识之和合三分161

第三节 系统三分心理学的体系179

第四节 中国心理学有可能成熟于世界之前列194

第二编 朴欲之道194

第五章 老子的朴欲学说204

第一节 老子的“无欲”即“无妄欲”的朴欲204

第二节 老子“无欲”的实质是“朴欲”及“中欲”213

第三节 老子“管理心理学”的是非与功过220

第四节 专题研讨——怎样进入“无为”境界的玄同之门233

第六章 欲史与欲论238

第一节 麦独孤的动物本能的研究239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243

第三节 弗洛姆的爱欲说与阿德勒的自我理想欲论248

第四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欲论257

第七章 欲望的系统与层次271

第一节 在欲望观上马斯洛与马克思的尖锐对立271

第二节 人类欲望的系统层次结构新说280

第三节 生欲习欲与无为欲295

第三编 朴识之道313

第四节 理想欲与觉悟人313

第八章 “天人合一”的老子朴识心理学324

第一节 老子头脑中的“道”是从哪里来的324

第二节 识道的心理过程及其基本特征333

第三节 老子的知行合一观350

第四节 科学的认识自我的方法“以身观身”355

第九章 原始性的体识363

第一节 联觉与遗觉364

第二节 灵感的体气制约性371

第三节 “动作思”的原始性386

第四节 “直觉思”的主要特征395

第十章 神思407

第一节 夜梦的智慧407

第二节 科技神思425

第三节 诗文神思436

第四节 绘画神思448

第十一章 巧悟456

第一节 禅悟与妙悟456

第二节 高峰体验时的存在认知480

第三节 庄周的“无为”美思493

第四节 老子的“无为”理思505

第四编 德性之道505

第十二章 老子与东方学者的个性观514

第一节 老子个性的“德性论”514

第二节 荀况的“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517

第三节 孟轲的“性善论”与养“浩气”说520

第四节 王充的元气本源论528

第一节 个性系统的三分结构539

第十三章 个性的系统539

第二节 天然气禀之气质546

第三节 具有可塑性与习染性的性格559

第四节 从“智”“能”脱离到“智能”统一562

第十四章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568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个性生物欲望发展论569

第二节 阿德勒、荣格、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575

第三节 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及其个性内化说591

第四节 人类最佳个性及其形成途径599

后记5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