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全国土壤肥料总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测绘出版社
  • ISBN:750300555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第一篇 综论篇:我国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

第二节 耕地资源的属性2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内容要点4

第二章 我国耕地资源评述8

第一节 我国耕地到底有多少8

第二节 耕地主要类型及其分布11

第三节 我国耕地数量的历史变化15

第四节 我国耕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5

第一节 我国中低产土壤主要的障碍类型25

第二节 我国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34

第三节 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37

第四节 借鉴世界开发利用与保护耕地的有益经验39

第一节 立体开发模式42

第四章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开发利用模式42

第二节 中低中田改良模式44

第三节 持续稳产高产模式48

第四节 耕地扩展模式56

第五章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和重点开发区59

第一节 耕地资源开发潜力分析59

第二节重点开发区73

第二篇 分层篇:我国不同层次耕地资源开发利用75

第六章 我国平耕地资源开发利用75

第一节 平耕地资源评述75

第二节 平耕地主要土壤类型80

第三节 平耕地农业生产特点83

第四节 平耕地开发利用模式86

第五节 平耕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措施90

第六节 平耕地资源开发潜力92

第七节 平耕地重点开发区96

第七章 我国坡耕地资源开发利用104

第一节 坡耕地资源评述104

第二节 坡耕地主要土壤类型107

第三节 坡耕地农业生产重点109

第四节 坡耕地开发利用模式112

第五节 坡耕地增产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区118

第六节 坡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所采取的措施121

第七节 陡坡耕地应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牧124

第八章 我国涝洼耕地资源开发利用125

第一节 涝洼地的形成条件125

第二节 涝洼耕地数量、类型及其分布126

第三节 涝洼耕地土壤主要类型129

第四节 涝洼耕地开发利用模式131

第五节 涝洼耕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采取措施138

第六节 涝洼耕地开发潜力估算139

第七节 涝洼耕地重点开发区141

第三篇 区域篇Ⅰ发平原、丘陵为主的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148

第九章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划分148

第一节 分区原则与依据148

第二节 分区方法和分区结果150

第十章 东北平原区152

第一节 区域基本特征与类型区概况152

第二节 各层次耕地主要土壤类型、性状及其分布155

第三节 耕地数量、质量及其分布157

第四节 不同层次耕地开发利用模式161

第五节 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措施169

第六节 重点开发区和开发潜力估算172

第十一章 黄淮海平原区178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概况178

第二节 耕地现状分布180

第三节 不同层奖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190

第四节 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措施199

第五节 耕地开发潜国初估和重点开发区201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区203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概况203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述205

第三节 耕地资源分层开发利用模式213

第四节 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利用措施220

第五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区221

第四篇 区域篇Ⅱ:以丘陵、山区为主的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223

第十三章 东南丘陵山区223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概况223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述226

第三节 不同层次耕地开发利用模式231

第四节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236

第五节 耕地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区238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概况241

第十四章 华南丘陵山区241

第二节 耕地主要的土壤类型244

第三节 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245

第四节 不同层次耕地开发利用模式251

第五节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262

第六节 耕地开发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区264

第五篇 区域篇Ⅲ:以高原、山区为主的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267

第十五章 西南高原山区267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简况267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价271

第三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278

第四节 耕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措施285

第五节 耕地资源开发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项目286

第十六章 青藏高原区289

第一节 区域特征289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述290

第三节 耕地资源主要土壤类型295

第四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297

第五节 耕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299

第六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估算与重点开发区302

第十七章 川盆秦巴山区307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概况307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述309

第三节 耕地资源分层开发利用模式315

第四节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所需采取的措施321

第五节 耕地增产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区323

第六篇 区域篇Ⅳ:以干旱高原、平原为主的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325

第十八章 北部高原区325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简况325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价326

第三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331

第十九章 黄土高原区334

第四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337

第五节 耕地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和重点开发区339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概况344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述346

第三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352

第四节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所需采取的措施359

第五节 耕地资源开发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区360

第二十章 西北干旱区363

第一节 区域特征和类型区概况363

第二节 耕地资源评价365

第三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371

第四节 耕地资源开发利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开发措施378

第五节 耕地资源开发潜力估算和重点开发区379

第七篇 典例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典型51例384

附录:中国耕地资源与开发利用分区范围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