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方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马延和主编;蔡真,董红军,付卫平主要参编人员;李寅,张延平,于波整体校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586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历史篇 微生物学领域技术方法的发展历程和规律1
第一章 微生物学发展历程(总论)1
第二章 研究思路的发展历程(方法论的角度)6
第一节 微生物培养6
第二节 分子水平研究7
第三节 组学水平研究10
第三章 研究手段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的角度)13
第一节 微生物培养技术13
第二节 微生物分子操作技术17
第三节 微生物组学分析技术25
第四章 仪器设备的发展历程(工具的角度)30
第一节 微生物研究显微镜的发展历程30
第二节 微生物生物反应器的发展33
第三节 微生物代谢物检测仪器的发展34
第四节 微生物分子操作仪器的发展41
第五节 微生物高通量分析/检测仪器的发展43
第五章 微生物学技术方法演进案例的剖析与启示47
第一节 微生物改造:从传统物化因子诱变育种到代谢工程定向改造47
第二节 微生物资源发掘:从培养技术到非培养技术和宏基因组53
第六章 学科交叉对微生物学技术方法发展的作用61
第一节 物理学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61
第二节 化学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62
第三节 机械学在微生物发展中的作用66
第四节 信息学在微生物发展中的应用67
第五节 数学在微生物发展中的应用69
第二篇 方法篇 微生物学领域主要创新方法汇编71
第一章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71
第一节 微生物的快速筛选技术71
第二节 微生物的新型鉴定技术73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的技术方法75
第二章 微生物显微成像技术82
第一节 不同显微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使用对象82
第二节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发展85
第三节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发展92
第四节 重要应用举例95
第三章 微生物发酵培养技术99
第一节 发酵过程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99
第二节 微培养技术101
第三节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103
第四章 微生物菌种选育105
第一节 传统诱变的优点与局限105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网络改造主要创新技术106
第三节 微生物改造全局扰动技术114
第五章 微生物酶分子改造技术124
第一节 理性设计的原理与发展124
第二节 定向进化的原理与发展127
第三节 “理性进化”的原理和发展136
第六章 微生物大分子及代谢物的检测、分离与纯化技术141
第一节 微生物大分子及代谢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原理141
第二节 微生物大分子及代谢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与原理145
第三节 高灵敏性、高通量特点的代谢物检测技术154
第七章 微生物计算生物学技术158
第一节 计算生物学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158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159
第三节 微生物系统模拟与仿真163
第四节 计算结构生物学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166
第八章 微生物组学技术168
第一节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168
第二节 微生物基因芯片技术的最新发展177
第三节 微生物蛋白质组技术的最新发展180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物组技术的最新发展184
第五节 各种微生物组学数据的整合及模型构建及预测187
第六节 成功应用案例188
第三篇 战略篇 我国微生物领域技术方法创新的发展战略192
第一章 我国微生物学科和产业发展对技术方法创新的迫切需求、目标和工作重点192
第一节 微生物学科发展对技术方法创新的需求192
第二节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微生物技术方法的创新197
第三节 我国微生物领域技术方法创新的目标和工作重点200
第二章 我国微生物领域设备创新的需求、目标及工作重点203
第一节 高通量设备203
第二节 发酵在线监测和控制设备204
第三节 自动化取样分析一体化设备205
第四节 高通量微型生物反应器系统206
热门推荐
- 3090412.html
- 3141395.html
- 179023.html
- 3236746.html
- 3674755.html
- 455523.html
- 642294.html
- 1662702.html
- 3604701.html
- 683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0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6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1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7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9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6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