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硕士研究生哲学教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硕士研究生哲学教材
  • 暨南大学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硕士研究生哲学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1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恩格斯6

反杜林论(节选)&恩格斯64

当代西方哲学评价137

序·现代西方哲学概观137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分化与聚合137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144

三、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50

第一讲 逻辑实证主义153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和流传概况153

二、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绝对区分156

三、经验证实原则158

四、哲学的根本任务是语言分析活动161

五、用“物理语言”统一科学165

六、几点评论167

第二讲 批判理性主义170

一、科学发现的逻辑——证伪主义方法论171

1.反归纳主义171

2.经验证伪原则172

3.划界标准173

4.理论是大胆的猜测176

5.科学知识增长的理论177

二、反历史决定论的社会哲学181

1.历史无规律,不能预言181

2.宣扬社会改良主义182

三、世界3与科学哲学183

第三讲 逻辑实用主义185

一、抛弃逻辑实证主义的两个教条186

二、本体论的承诺188

第四讲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191

一、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理论192

1.科学“范式”的理论193

2.科学发展的模式195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8

1.科学的最基本单元是科学研究纲领199

2.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200

3.研究纲领的进化与退化201

4.科学方法论的评价标准204

三、夏皮尔的新历史主义205

1.科学哲学的根本问题206

2.科学“信息域”206

3.科学实在论208

第五讲 存在主义211

一、概况211

1.时代背景211

2.思想文化根源213

3.主要代表人物214

二、海德格尔的基本理论216

1.“亲在”的本体论216

2.“在”的情态219

3.“语言是存在的家园”220

三、萨特的主要思想观点222

1.存在先于本质223

2.自由观225

3.“人学辩证法”228

四、存在主义的一般特点230

第六讲 解释学233

一、解释学的起源和演变概况234

二、方法论的解释学235

三、本体论的解释学239

四、批判的解释学247

五、现象学的解释学250

六、解释学的一般特征及其在当代的影响252

第七讲 弗洛伊德主义255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产生和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255

二、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255

1.心理结构理论258

2.泛性论261

3.“本能”与“压抑”的理论263

三、新弗洛伊德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265

四、简要评论270

第八讲 发生认识论272

一、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272

二、发生认识论的基本理论274

1.认识起源于活动275

2.认识是双重建构过程277

3.认识的发展阶段和制约认识发展的基本因素280

三、发生认识论的成就与局限283

1.对主体能动性的探讨283

2.关于“活动”285

3.方法论的启示285

4.对社会因素的忽视286

第九讲 新托马斯主义288

一、新托马斯主义的产生288

1.来源——老托马斯主义288

2.神学传统在新时代的复苏289

3.当前的传播情况290

二、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292

1.“第一哲学”292

2.认识论295

3.伦理道德观297

4.社会历史观298

5.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300

三、新托马斯主义流传的原因301

第十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304

一、产生背景304

1.社会政治环境304

2.思想理论渊源306

二、发展概况及主要代表人物观点简述308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第一批代表人物308

2.法兰克福学派312

3.其他各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318

三、主要理论观点归纳及评价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