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婴诗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江婴著;高雷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146489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诗歌(地点: 中国 年代: 现代) 诗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婴诗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五言绝句(89首)1
序《江婴诗集》 王家广1
读鲁迅《过客偶吟》3
望月(二首)3
咏梅诗赠翼云兄3
冬日晨街4
农家喜雪4
读胡耀邦《再展宏图》4
秋夜独坐4
寄宁孙5
寄蜀地故人5
春日怀乡5
梦蜀地故人5
观电视剧《鸳鸯抗婚》6
玉泉(二首)6
大风雨6
见粽口占6
白堤散步7
游虎跑泉品茗7
闲眺西湖8
濯足西湖8
见《官街》照片口占8
登于桥水库大坝8
咏白壁9
寄英伦?孙9
燕郊别虎孙9
见修故宫9
虎丘石二首(试剑石·千人石)10
车抵苏州10
苏州花苑饭店(二首)10
黄龙洞11
灵隐寺道中11
花港观鱼11
游三潭印月12
重游虎跑泉12
牡丹亭上眺西湖12
西湖春水12
龙井访茶13
黄龙方竹13
眺孤山落日13
眺钱塘13
秋兴14
雪后京津道中14
酬赠西瓜14
过油漆店14
劫后偶遇故人15
寒宵15
英伦逢春(二首)15
观圣保罗大教堂16
感怀16
无题16
客英见无名花16
新修古寺17
三峡偶歌三首(山阿独泊、扁舟欲渡、岩下小屋)17
匡庐月下见杜鹃花开18
泉边18
过九江18
北温泉18
夜宿大官山下19
接史鹏兄贺年卡口占19
病中19
暮霭中遥见海河金钢新桥20
读王中陵先生《杨子〈一毛〉》口占20
芦沟桥事变六十周年20
酬内蒙古高雷先生赠枸杞20
内蒙古高雷先生专函问疾歌而酬之21
寄?孙21
落日21
谒中山陵(二首)22
官面22
题高雷《红豆诗钞》22
答客问22
题宝鸡青铜器博物馆23
读熊鉴兄诗即步原玉以赠23
闻湛江特大贪污案惊而吟之23
游情人泉吟留赠鹤年兄阖府24
游香港鹰儿寓所口占24
客香港喜与侯军先生相见24
鹰儿寓所与刘佩琼教授陈士恒书家等相聚口占25
见长沙符乃若胡出类二位吟长贺年卡题诗即步原玉以酬25
读刘征诗兄新年贺辞及《驼铃篇》感而歌并以之赠25
游少林寺26
悼林山先生26
七言绝句(628首)27
鹰儿病退归来29
赴内蒙古探视鹰儿29
水田春望29
忆鹰儿出生29
葆珍六十初度30
右派冤平30
文革焚书30
孔雀开屏30
游京郊西山卧佛寺31
过景山忆崇祯上吊之古松文革被焚31
题乔尔丹诺·布鲁诺铜像31
自谴31
观兵马俑32
碧峭青松32
过塑料花店32
喜风过天清32
相思子33
早行33
暮春登颐和园后山33
菊33
雪后34
喜盆栽白兰早发34
春雪34
见林下读书34
春郊信步35
偶感35
拟题狸奴图35
路灯35
闻鹊36
与老妻同游谐趣园36
看彩电36
岁寒三友36
忆水木清华37
咏令箭荷花37
迁居偶感37
茂林旧事37
忆逢源38
秋原信步38
江村往事38
忆佛事38
读稼轩《盟鸥》口占39
重经故里独临江干39
村笛39
月夜39
雨后40
芦沟桥事变五十年祭40
代妻述愿40
见寄故乡茶叶40
偶书妻怀41
爱孙晚归41
冬日游颐和园昆明湖见花样滑冰41
重登蛟矶见孙尚香庙毁于文革口占42
见捕雀42
白杨树下42
闲居咏怀43
北上负笈清华离芜前夕劲强夜不能眠写罗曼·罗兰之《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语相赠忆而歌43
银杏43
书蠹44
风雨凭栏44
酬以锦茵相赠者44
龚自珍《病梅馆记》重读口占44
忆童年45
雨中过南开马蹄湖45
自嘲眼好45
观日全蚀45
闻美将再登月46
蛛网46
夜读鹰明两儿文章46
赠韩大夫46
采石矶47
酬以苏州两面彩塑泥人见赠(二首)47
兴安岭大火47
华清池48
喜闻鹰儿将出国留学48
送儿孙出国赴京途中48
笼鹰48
忆江南49
闻平儿获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学位感而赋之49
与家人泛舟昆明湖49
忆出京50
咏红娘50
访曹雪芹故居50
戒烟50
咏金银花51
伤教师51
正定旧事51
咏春日51
西山红叶52
咏青冢(二首)52
黄沙雨52
太西煤矿大火53
远游发天津53
游飞来峰下石洞53
西湖孟夏之晓53
香樟树下独坐54
掩水园中广玉兰54
过岳坟54
登六合塔55
游南屏感赋55
杭州植物园广玉兰林间见睡莲55
苏杭道中见农家旧居56
包祠56
重返芜湖56
葆珍重来芜湖感慨殊多代为述怀(三首)56
黄金台57
夕眺盘山57
无题58
观《蒙娜·丽莎》油画58
笼鸟歌58
伤黄山迎客松58
忽忆“七五”悲愤而歌(六首)59
中越战争59
送鹰儿负笈之新西兰59
国营商场售货员59
欲登黄山绝云海亲友以老病相阻拟不从61
读史偶成61
夜读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61
观木偶戏62
见平儿阖家寄自英伦之贺年片上双猫图感赋62
过木樨地62
送明儿赴英读书兼寄平儿63
霜降香山63
题父亲遗画63
咏岁末63
无题64
咏黄山笔峰64
咏水仙花64
见晓鹰阖家自澳寄来之贺年片上三熊乘雪橇遂礼图口占64
翻阅台历有感于久阴65
新年平儿阖家有英寄夹心巧克力一盒65
春日凭栏65
见耕田口占65
偶适燕郊66
见盆花饰街口占66
南开哲学系赵林两青年结为伉俪赋此以贺66
偶过故里渔棚村隔江南眺芜湖66
忆鸠江别友67
接明儿自英寄来之贺年片67
儿明于布莱顿sussex大学校园中闻莺语喜而告余有感而歌67
偶感67
槐窗昼读(二首)68
白玉兰68
“五四”过红楼68
忽忆“牛棚”69
川上69
承德道中(四首)69
承德避暑偶感70
承德70
热河泉碑前拍照71
普乐寺古松71
眺蛤蟆石71
游塞湖71
磬锤峰下眺离宫72
窗前72
游文津阁72
中秋望月口号73
梦觉73
过霜林偶吟73
红叶歌(三首)73
赠奥泽恩74
梯云馆前观红叶74
登香山鬼见愁75
题虎孙彩照(三首)75
闻王实味沉冤昭雪76
深秋过农家76
北京图书新馆院中红瑞木76
秋幻76
立春眺远77
接明儿自英伦寄来之生日贺卡上书“黄昏欲比清晨夕阳可当朝日”感而酬之77
忽忆大跃进中之灭雀运动77
梅77
老妻葆珍六十晋七生日咏玉兰以为寿78
春上香山78
清明过长安街78
偶入颐和园见玉兰花开79
风雨送春偶感79
偶入苏州拙政园见白绣球花忽又生哀口占79
苏州水街79
留园小景80
运河船中80
见西湖睡莲偶感80
飞来峰麓树为藤缠几至枯死80
游莫愁湖81
过南京与茂林广益校友通话81
谒中山陵道中81
雨中访南京玄妙观81
过南京访临时大总统府82
登南京长江大桥82
偶感示老妻82
外孙女芳芳生日赠新书一本以贺83
闻江南霪雨成灾感赋83
示晨孙83
大风雨83
忆大儿媳婚事84
中秋紫竹院共马焱赏月84
人大北一楼夜读宗璞所赠作品选84
香山举行红叶节高价出售入场票感赋84
赠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陈锡平85
冬日夕眺85
见雨雪85
见售雨花石85
题宁孙于南澳学打电话之彩照86
回国机上俯眺86
闻鹦鹉学语86
漫空飞雪仰望有感86
津门伤雪87
忆南京大屠杀87
过河北平原87
愚人节感赋87
题宁孙袋鼠图88
吟味88
医院纪实88
忆流放中偶回津市88
闻故乡霪雨绵绵江淮泛滥然救灾中公款大吃大喝之风犹未减愤而歌之89
见撒纸钱89
家长89
读史口号89
冬望90
耶诞90
生日偶吟(三首)90
暮眺91
感怀91
寒雀91
《半叶》后记92
除夜吟烟花爆竹(三首)92
留客饮92
壁92
偶吟93
白发吟93
登香山见心斋94
玉兰94
水边山桃94
柳絮94
倚窗95
赠春梅95
人大校园偶对春花(二首)95
运书96
端午夜雨96
遥见96
春日口号96
过时装店97
仲夏雨后97
中秋海河望月97
秋夜月下97
对秋霖98
过地道见盲者抚琴行乞(二首)98
秋眺98
公款吃喝惠及圈豕99
风流散记(三首)99
眺新月100
香山梯云馆外与葆珍赏红叶100
忆昔(二首)100
机上俯眺英伦101
飞机升空101
机场见波音七三七即忆文革酷刑《坐喷气式》101
机降英Catwick机场见儿孙来接102
英Woking平儿寓所窗前闲眺102
平儿寓所餐桌边偶吟102
Woking河畔信步102
Woking逢冬雨103
伦敦大英博物馆103
白金汉宫103
于平儿处食芒果口占103
客英见白桦霜挂感赋104
布莱顿海滨凭栏偶眺(四首)104
忆出中南海105
忆求学时所长为数学105
忆投身革命105
自悼106
望云106
望月吟留别?孙106
酬英一对未留姓名之白发夫妇106
布莱顿明儿寓所后花园独坐107
布莱顿多雨偶晴海边骋目107
暮年自勉107
游朴次茅斯访狄更斯出生地见其儿时木制摇篮感赋107
布莱顿海滨见雨中浪里白鸥口占108
书怀108
小睡108
味老境偶吟(二首)108
雪霁109
见收缴兵器告示感赋109
秋日长街雨中踯躅109
水栽马蹄莲一别经年碧色如故且出新芽感而赋之(二首)110
人大校园雪后林中独步110
望月口占110
瓶花111
人大校院观“十·一”焰火111
悼洪升111
寒雀111
雨中过京112
客英逢生日平儿阖家祝贺并购蛋糕一枚燃烛六十六支以贺112
忆中山陵前雨中骋目112
忆别鸠江112
忆北上赴清华芜湖故旧借陶塘(镜湖)柳春园送别时为1947年秋113
癸酉岁末杂咏(二首)113
读黄宝来《戏马台吊项羽》113
题阎秉会水墨画《冥》113
观京戏《罢宴》感赋114
日暮过京遇雪114
人大校园眺燕山霜月(二首)114
惊闻蜀地故人丧偶(二首)115
梦游115
春花遇雪116
元霄节感怀116
滞留燕山之麓渤海之滨近五十年时怀江北故里116
葆珍七十初度歌而寿之116
春宵西窗下与老妻葆珍灯畔相对117
西窗闲立117
闻有白天鹅偶栖津郊水域忧而吟之117
闻出殡爆竹感赋117
万县市访故旧118
峡中吟留别蜀地故旧(二首)118
出南津关118
哀长江119
小孤山119
新月119
哀红叶119
早春临窗120
春雨转雪120
乙亥即景120
赠药家120
见宗璞赠《铁箫人语》口占121
咏起重机121
清明临窗121
喜闻燕语121
忆英伦黄水仙122
海河公园见碧桃122
海河闸边偶吟122
过仓州123
湖北夏初农村即景123
归元寺(三首)123
登黄鹤楼124
庐山客舍忆风雨(二首)124
庐山仙人洞偶记125
游大天池口占125
龙潭濯足125
庐山瀑布125
眺庐山五老峰126
庐山赏月126
庐山追蝶126
见庐山情龟感而歌之126
庐山茶姑127
临含鄱口127
别九江127
江上夜航(三首)128
抵芜湖(二首)128
大官山泉(二首)129
江北扫墓129
仰观始信峰惊其颠一松傲立130
白鹅岭涧边见白杜鹃130
下白鹅岭130
始信峰下见千年连理松131
雨中眺梦笔生花峰131
登黄山北海排云亭见回栏悬锁千枚怪而赋之(三首)131
雨中眺黄山132
屯溪江心洲宾馆夕眺132
新安江上渔舟132
屯溪道中133
游歙县太白楼(二首)133
游览棠樾牌坊群感赋133
别芜湖134
玄武湖夕眺134
葆珍与我北返外甥送至南京玄武湖火车站感而酬之134
有感于“挨宰”134
中国京剧节中见海河岸边巨型京剧脸谱宣传画感赋135
歌唱“公仆”135
孔方135
中国京剧节杂咏(二首)136
太白岩下与故旧相见136
无题(二首)136
惊闻以色列总理拉宾在二十万人和平大会上遇刺身亡137
伤金丝菊137
漫吟137
忆过三峡(二首)138
闻亚洲虎将绝迹感赋138
闻北京市委纪检书记常务副市长王宝森因涉嫌大贪污案饮弹山林138
过宁国忆故人139
观电视剧《三国演义》感赋139
读史杂咏(十二首)139
偶忆142
病眼口占142
过狮子林桥见龙饰口占142
耶诞口占143
羁泊海河之滨四十余载感赋143
偶客英见双鹊营巢屡为风坏哀而赋之(二首)143
七十生辰口占144
感时偶成(三首)144
大风145
题庐山双剑峰145
鼠年说鼠145
海河之畔送友南归兼寄江南诸故旧146
闻电视剧《司马迁》拍摄上影中经费不足求助官商因不识司马无人解囊感而吟之146
过北京琉璃厂146
反右四十周年将至感而吟之一147
秋夜147
陪加拿大朋友赴劝业场过北安桥见暴尸海河之湄哀而记之147
惊孤燕147
伤“实话实说”148
闻全斗焕被判重刑感赋148
龙卷风148
偶对秋树口占148
闻香港为“九一八”六十五周年及日本侵犯我钓鱼岛游行示威感赋149
喜香港即将回归149
见行政机关大楼门前黄牛雕塑忽觉其异遂记之149
寄爱国青年149
闻港台人士登上钓鱼岛150
闻日本抵赖南京大屠杀罪愤而赋之150
无题150
中秋吟遥酬亲朋自深圳以月饼见寄150
偶立阳台口占151
宁园访菊不遇湖边小坐151
读精神文明建设报导口占151
文艺报九六年笔会期间偶成二首(暮抵燕麓、同登香山)151
闻全斗焕欲掩盖屠城暴行感赋152
题虎孙蜗牛图152
酬亭儿赠白杜鹃152
冬末自京返津途中153
初春海河岸上见放纸鹰153
中科前三日接《友声诗刊》吟明月以酬尚荣光先生153
咏榆钱153
雨水节喜读湖南方予先生新诗二首154
偶记154
寄语154
无题154
咏杨柳155
又见玉兰花开155
咏竹四首(雨竹、竹节、竹笋、竹伞)155
咏月季(三首)156
题《王家广诗词选》157
火化157
见盛饰金者157
酬徐红梅教授赠宜兴花盆157
中华正气歌158
惊蟹价158
感事偶歌158
酬内蒙古高雷再次专函问疾158
题家父伍逸儒《江天帆影》图159
回首往事感赋159
酬学曾红梅夫妇重阳以白菊一株相赠(二首)159
感事偶成160
喜看电视剧《司马迁》160
感秋偶吟赠宝来160
宁园秋暮160
读报偶记161
记跑官送礼161
寄去国者161
小雪节下雨口占161
咏水仙162
《霜前》付梓眼底出血哀而吟之162
咏包装162
听广播偶记162
元旦163
见水仙花被弃于路边163
雨水节喜雨163
闻桃花早开163
寄西安家广兄164
酬麓山寺觉愿法师惠我法书164
闻香港举行烛光晚会感而歌之164
或日“人生并非专为讨他人喜欢”闻而有感164
碑林165
昭陵165
灞桥165
见报载美总统访华首站西安欢迎之盛况165
乾陵166
华清池166
宁园赏荷(二首)166
偶忆“老鼠过街”一语感赋167
听蝉167
地狱展览167
爱孙?自英归来省亲秋前二日为其十四岁生日喜而贺之168
爱孙宁于香港四十一层高楼中度过十六岁生日喜而贺之168
也赠反腐英雄杨昌剑168
抗洪杂咏(十首)169
见修路171
有感于“叱石成羊”171
感时偶成171
感事抒怀172
雨后见蜻蜓点水172
眺台湾172
忽忆杜甫172
见老妇行乞173
见独坐173
伤白头173
扫地173
项羽174
闻老妻时时抱怨自来水不洁感赋174
哭米勇174
遥望雁塔175
赠宝鸡汪霞175
深秋风雨175
南京夫子庙(二首)175
次韵酬巢湖陶光176
观流星176
同宝珍游秦淮河176
酬西安尊文兄转赠景德镇名磁弥勒一尊177
读朱自强《湄江诗抄》177
至日偶成177
题萧瑶《逍遥山庄》诗稿177
题老妻葆珍红花槐标本赠闽西日报记者谢乔莎178
过厦门于林山先生秋园雅集吟留赠鹭岛艺苑诸公178
赠吴斌178
登鸿山178
登晃岩179
登晃岩口占赠吴斌爱女姗姗179
夕谒陈嘉庚墓179
代丁子林教授抒怀180
忆开国升旗大典180
见木棉花红似火吟留别厦大教授黄拔荆林丽珠180
闻滁州丰乐亭文革历劫感赋180
闻平儿留学英伦博士论文顺利通过喜而歌之(二首)181
登醉翁亭181
《雍正王朝》观后181
记驻南使馆被炸后美使馆门前所见182
亭儿仲夏访台归来谈所见所闻感而赋之182
酬汪稚青先生182
题《陶光诗文选集》182
感事偶吟183
感事忆秦183
咏“豆腐渣工程”183
听葆珍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口占183
神坛中兴184
闻懒得反腐感赋184
感时杂咏(三首)184
咏卵石185
酬吴宏忠见寄“巴山雀石”185
次韵和尊文兄185
酬汤国春见寄月饼186
“十·一”五十周年杂咏(二首)186
和家广兄并步原韵186
重访西安于家广兄处再次与《雁塔》诸公相见187
过襄阳(二首)187
抵宜昌见站前人工草坪187
忆林昭兼序(三首)188
见“神舟”(二首)188
感事口占189
香江雅集189
闻山西李立松呼吁反腐入狱并遭割舌190
读《难忘,糟糠情》歌而贝曾钱明锵宋笑仙伉俪(二首)190
五言律诗(87首)191
忆西山红豆193
五十初度193
地震后返故里193
错化右派获得改正194
明儿函邀登香山赏红叶以此答之194
年及耳顺感怀194
颐和园冬眺195
冬日晨街195
病中195
过挂甲屯196
过崇文门同仁医院忆虎儿196
咏含笑196
酬以翰墨见赠者197
灵隐寺中古桧柏197
游断桥197
登孤山198
同葆珍返里过合肥198
过合肥吟留别故旧198
江北扫墓199
登蓟县凤凰山199
野步闻泣199
元宵200
仲冬登万寿山200
剑歌200
苏杭运河舟中201
雨中西湖(二首)201
北窗秋望202
钓台歌202
观出土漆器202
题虎孙自英寄来所绘大幅风景图203
题?孙自英寄来所绘金鱼图203
半叶203
“五·四”七十年祭204
又逢“五·四”204
布莱顿观海(三首)204
布莱顿逢耶诞205
布莱顿仲夏依栏206
京西雪后望月206
花市见盆梅206
望海楼前眺海河207
海棠207
太白岩207
风沙208
春郊雨后208
白鹿洞208
锦绣谷209
泛舟太平湖209
盆栽茉莉209
遥送香港保钓船出发210
招魂210
忆庐山瀑布210
彭德怀百年冥诞211
哀茉莉211
杜书贵212
闻綦江彩虹大桥坍塌忽忆人民公社是桥梁感而赋之212
南普陀杂吟十一首(望太虚、眺月下钟鼓山、古刹雨后、见院中木棉花开、寺中闲眺之一、寺中闲眺之二、客南普陀逢久阴、佛灯、见拜佛之一、见拜佛之二、殿外见官车成阵)212
登滁州琅琊山吟留别216
游南湖吟留别(二首)216
登大雁塔217
赠宝鸡袁君佩林217
赠宝鸡吟友汪君霞217
登三峡大坝218
游鄂西晓峰情人泉山洞218
抵宜昌见《三峡晚报》艾鹤年父女车站相迎218
过长沙访《湖南诗词》执行主编史鹏云翼兄219
见翼云兄旧居装修一新感赋219
过罗湖海关吟留别香港深圳两地亲友220
夜游香港尖沙嘴(二首)220
寄义女葛兰221
题清明上河园221
《陈明侯将军》读后221
榴红歌222
七官律诗(210)223
文革中复遭地震225
重游昆明湖225
养花225
无题226
梦归故里醒忆童年冬夜随父步月江干226
送平儿赴英读书226
感秋227
无题227
防护林227
长城228
寄合肥故旧228
过渔棚村228
寄合肥吾师229
亭儿三十生日感赋229
观人脑模型229
接鹰儿著作《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对话》一书感赋230
看京戏230
悼萨哈罗夫230
立春之夜偶成231
无题231
阴历除夕231
避暑山庄232
眺承德诸峰232
风雨行人233
人大北一楼前中秋望月吟寄海外儿孙233
燕郊冬日书怀233
代记夜梦234
寄西安尊文国宪兄兼呈《雁塔》诸公234
亭儿三十三岁生日回顾234
新春感怀235
重游燕园235
女娲歌235
冬晨早觉僵卧236
电视剧《望长城》首集观后236
游黄龙洞236
六十六初度感怀237
贯庄故人早春见过237
仲春游京郊西山植物园237
寄语大江238
见海棠花开花落238
岁暮滞京杂咏(三首)238
除夜闻京西大钟寺钟声感赋240
闻阿尔巴尼亚人民推倒霍查铜像感而吟之240
闻曼谷街头和平请愿者终将两手沾满人民鲜血之独裁总理推翻感赋240
春兴241
观电视剧《吴晗》241
游京西香山昭庙241
端午夜雨242
京西仲夏清华校友王义豹君来访242
游谐趣园243
抵英自Gawick机场赴平儿寓所途中243
抵Woking平儿寓所243
游海德公园途中244
游海德公园244
布莱顿明儿寓所夜不能寐偶成244
客布莱顿海滨闻鹰儿博士论文获得通过喜而赋之245
布莱顿公园莲花池畔小坐偶吟245
归国途中机上俯眺246
返津途中遇雪246
风雪之夜读陈寅恪诗集246
清明雨中过菜市口247
耶诞之后偶感247
伤张环礼247
北京春分248
榴红时节过菜市口248
“九·一八”感怀248
癸酉腊月初十余六十八岁初度偶吟249
方度耶诞复又生感遂记之249
葆珍七十周岁生日歌而寿之249
题《鲁迅全集》250
画家范增诗稿付梓作长句以贺250
初入蜀抵重庆惊两江夜景歌而赠江智春251
江轮上听北美访华团演奏251
酬江智春251
闻北京为孔子诞生二五四五周年举行盛大纪念会感赋(二首)252
读爱因斯坦传感赋252
渤海湾滩头秋眺253
赠红梅学曾253
大雾254
除夕254
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陈君锡平为我所塑之头像254
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观后255
老况255
闻戈壁之畔克拉玛依一剧院大火与会之三百多学童全部遇难而在场之首长干部竟皆脱险255
赠《湖南诗词》执行主编史鹏兄256
梁晓声《九三断想》内容介绍听后256
酬加拿大友人以音乐磁带一盒见寄257
赠若英达仁257
沽水春色257
老花匠258
应玉芬邀赴塘沽途中258
雨后偶入王串场公园见海棠尽雕259
偶游宁园遇风沙259
死后260
酬月260
见牧羊260
车过湖北农村依窗晨眺261
武汉归元寺放生池边偶吟261
登古琴台261
过武昌262
自九江上庐山262
登险峰262
访故里渔棚村(三首)263
匡庐记游263
重登赭山264
重游赭山广济寺见山谷石刻像文革历劫感而赋之264
重游镜湖265
重登采石矶(二首)265
采石矶头见太白雕像266
过南陵遇雨266
过泾县忆茂林广益中学267
咏黄山公路267
立黄山汤池两山间之长桥上267
咏黄山缆车268
白鹅岭放歌268
登始信峰268
黄山脚夫269
皖南山中见农耕269
黄山百泉269
别皖南270
咏广玉兰270
端午夜雨兼序271
抗日胜利五十周年祭偶吟271
酬延安夫妇以自种之黄豆花生等物相赠271
秋窗夜眺272
哀歌兼序272
伤女童273
闻三月二十三日夜可见彗星过空273
《五、一六通知》三十年祭274
悲歌——刘少奇百年祭274
明儿自英以电话告之博士论文已获通过喜而赋之274
赠马焱275
闻日寇侵入我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愤而歌之275
悲欢歌——为香港回归而作(四首)276
闻陈毓祥为保钓死难遗体运回香港正值中秋哀而吟之277
赠香港朱自强先生277
闻日寇将我插上钓鱼岛之中华旗帜拔出抛入海中愤而赋之278
感时偶成278
秋眺偶吟赠老妻葆珍278
重经赴清华道中279
感事偶吟279
赠海口包德珍吟友279
丁丑感秋280
自题《霜前横笛》280
见黄叶飘零忽生异感遂记之280
冬日偶入宁园281
闻三峡大江截流感赋281
秋窗夜眺回首平生感而吟之281
读海口包德珍吟友新年贺卡题诗次韵酬之282
感怀(二首)282
重登居庸关283
何永沂先生以《聂钳弩与K字楼》一文见示读后感赋283
大哀赋兼序283
偶见印尼军人伪装成大学生蹂躏华桥妇女后复以足践之照片愤而歌之284
闻北大百余学生为抗议印尼迫害华桥重上街头游行示威感赋284
大招歌285
洪水泛滥感慨殊多一一记之(四首)285
望昭陵286
酬《雁塔诗词》编委会诸公287
西安见家广兄287
访西安287
读尊文兄赠诗即步原玉奉酬288
用酬《雁塔》诸公韵再酬尊文兄兼呈《雁塔》诸公288
长安吟留别家广兄景奇大姐288
读尊文兄返里著书诗即步原玉(三首)289
读重庆家怡兄赠诗次韵奉和290
重庆家怡兄有迎新纪诗十三章一一次韵和之(第一章开篇、第二章澶洲之盟、第三章革新之史、第四章蒙元混一)290
第五章地理发现、第六章清兵入关、第七章独立宣言、第八章帝制浮沉、第九章二次大战、第十章乙丑风云、第十一章史无前例、第十二章苏联兴衰、第十三章结论)290
读史偶记294
“五、四”八十年祭294
画家方纪龙先生作《归乡自勉》索和即步原玉295
江之子歌295
阳陵出土从葬展观后295
阳历除夜坐电视前观世界各地迎新盛况偶成296
骏景楼四十一层之上窗前夜眺296
读西安高兆鸿诗兄《庚辰贺辞》即步原玉和之297
重庆赵家怡兄有《怀天津江婴兄》诗次韵酬之297
次韵西南师大李立新诗兄《读霜间横笛感赋》298
井岗山邝工先生作《花甲抒怀》索和即步原玉298
沙暴298
汨罗乃若诗翁作八十自述四首索和即步原韵亦自述也299
五、七言排律与五言古风(6首)301
除夕赠老妻303
六十自述303
大江歌305
古刹306
反右三十年祭307
卖花女307
诗余(词)(13阕)323
满江红·纪念鲁迅325
永遇乐·雪325
念奴娇·津门逢雪326
相见欢·重返故里再临江干(二阕)327
虞美人·访故里渔棚村(三阕)328
菩萨蛮·夏眺329
望江南·忆流放330
醉东风·拥窗林郁330
浪淘沙·风暴331
大江东去·渤海滩中秋望月忆东坡331
附录一:序与题诗333
附录二:诸家评论349
编后 高雷376
热门推荐
- 2323733.html
- 1738053.html
- 187013.html
- 3138181.html
- 2813637.html
- 461566.html
- 3505219.html
- 291949.html
- 3263873.html
- 1132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0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5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7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0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3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5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2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7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