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修订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丁冰,张连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3536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2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修订版前言1
目录1
第一章 凯恩斯经济学1
第一节 凯恩斯经济学的形成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
一、凯恩斯经济学的形成1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特征3
序言3
三、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4
第二节 就业理论6
一、充分就业的含义6
二、有效需求原理7
三、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10
初版前言11
第三节 工资理论与货币、物价理论17
一、工资理论17
二、货币与物价理论20
一、经济循环运动的原因27
第四节 经济周期理论27
二、投资乘数理论30
三、利息理论34
第五节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37
一、对经济运行的国家干预和调节37
二、财政政策39
三、货币政策40
四、对外贸易政策42
第二章 新古典综合派45
第一节 新古综合派理论的兴起和初步发展45
一、汉森对凯恩斯经济学的传播与发展45
二、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形成49
第二节 新古典综合派前期的主要理论模型53
一、希克斯—汉森模型53
二、三种市场的均衡及其调整59
第三节 收入—价格模型63
一、总需求曲线63
二、总供给曲线65
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69
第三章 新凯恩斯主义75
第一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和特点75
一、新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75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78
第二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82
一、商品价格粘性的分析82
二、劳动工资粘性的分析86
三、资本供给限额的分析88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模型90
第三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含义与实践94
一、新凯恩斯主义与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比较及政策含义94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实践与克林顿经济学96
第四章 新剑桥学派103
第一节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和形成103
一、新剑桥学派的兴起背景和理论渊源103
二、新剑桥学派的形成110
一、商品价值理论113
第二节 新剑桥学派的基本理论113
二、收入分配理论121
三、经济增长理论125
第三节 新剑桥学派的基本政策133
一、经济病症133
二、政策目标135
三、政策主张136
第一节 货币主义的产生137
第五章 货币学派137
第二节 现代货币数量论139
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思想渊源139
二、现代货币数量论模型142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区别144
四、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区别145
第三节 名义收入货币理论146
一、简单的共同模型146
二、名义收入货币理论模式148
三、名义收入的动态调整过程149
四、名义收入变动的时滞152
第四节 通货膨胀理论153
第五节 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155
一、主张经济自由155
二、提倡“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157
三、提倡收入指数化159
四、提倡实行负所得税制159
五、提倡实行浮动汇率制160
第六章 理性预期学派163
第一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163
一、预期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163
二、理性预期概念的提出及其核心思想171
第二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174
一、经济周期的预期决定说174
二、不变性定理179
三、李嘉图等价定理184
一、通货膨胀政策无效论和微观经济政策有效论188
第三节 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含义188
二、紧缩政策的无就业和产量成本论189
三、信誉重于规则的经济政策说190
第七章 供给学派195
第一节 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195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197
一、减税是最重要的刺激供给手段197
二、反对国家干预,减少限制性的规章条例201
三、削减政府支出,保持预算平衡203
四、紧缩货币,恢复金本位制204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及其后果205
一、80年代美国的税制改革实践206
二、取消规章制度的若干措施208
三、削减社会福利开支209
四、80年代改革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影响210
五、供给学派的政策后果211
一、弗莱堡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17
第八章 弗莱堡学派217
第一节 弗莱堡学派的形成与发展217
二、弗莱堡学派的形成219
第二节 欧根的理想类型与经济秩序思想223
第三节 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228
一、“社会市场经济”的由来228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229
第四节 弗莱堡学派的政策主张与德国的经济实践233
一、有限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234
二、全面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236
第九章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243
第一节 哈耶克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243
第二节 哈耶克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245
一、消费者主权论245
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47
三、“货币非国有化”的政策主张249
一、哈耶克的平等观251
第三节 哈耶克的平等观与理想社会251
二、哈耶克的理想社会253
三、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的道路”258
第四节 关于国际关系的学说259
第十章 公共选择学派264
第一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产生及其理论渊源264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264
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渊源267
一、公共物品的特征270
三、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270
第二节 政治市场与公共选择270
二、“搭便车”与政治市场272
三、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上个人选择的比较273
四、公共选择的意义275
第三节 公共选择规则276
一、投票规则的种类277
二、最优规则的选择281
三、投票反论与布莱克定理283
一、政府—政治活动失败论285
第四节 政府—政治活动失败与相应对策285
二、防止政府活动失败的对策291
第十一章 新制度主义296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的思想渊源与基本特征296
一、新制度主义的思想渊源与形成296
二、新旧制度主义的相似与差异298
三、新制度主义的特征299
第二节 加尔布雷思的主要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304
一、权力转移论与企业目标的变化305
二、二元体系理论与新社会主义308
三、社会统制与国民经济计划化313
第三节 谬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318
一、循环积累因果原理318
二、社会改革理论320
第四节 国际经济二元结构理论与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322
一、国际经济二元结构学说322
二、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对策324
第一节 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329
第十二章 新制度经济学329
一、交易费用理论330
二、企业理论332
三、产权理论336
四、科斯经济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342
第二节 诺斯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348
一、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348
二、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353
三、意识形态理论355
第三节 斯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理论359
一、产业组织理论359
二、信息经济学362
三、政府管制理论364
第十三章 瑞典学派369
第一节 瑞典学派的形成与发展369
一、瑞典学派的形成369
二、瑞典学派的发展370
三、瑞典学派的理论特点371
第二节 瑞典学派的研究方法372
一、一般均衡分析372
二、总量分析方法373
三、动态分析方法374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378
一、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378
二、赫克歇尔—奥林理论模型380
第四节 小国开放经济模型383
第五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理论387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含义388
二、当代经济制度的几种模式389
三、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392
第六节 战后瑞典的混合经济实践396
一、瑞典混合经济实践的前提条件396
二、混合经济实践的政策目标397
三、混合经济实践的发展阶段398
四、混合经济实践的后果399
一、创新理论的产生402
第十四章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402
第一节 创新理论的形成402
二、创新理论的渊源404
第二节 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405
一、创新的含义405
二、实现“创新”的条件:企业家和银行贷款406
三、创新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408
四、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413
第三节 创新理论的新发展417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417
二、制度创新理论的新发展425
第十五章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433
第一节 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形成433
一、经济成长阶段论的提出433
二、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发展435
第二节 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主要内容436
一、关于传统社会436
二、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437
三、“起飞”阶段440
四、向成熟推进阶段444
五、高额群众消费阶段447
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448
第十六章 增长经济学456
第一节 增长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456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456
二、增长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456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模型459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459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62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467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470
一、西蒙·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470
二、肯德里克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473
三、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474
一、经济增长极限论478
第四节 反经济增长论478
二、经济增长的社会限制论482
三、经济增长怀疑理论483
第五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484
一、罗默的收益递增型的经济增长模型485
二、卢卡斯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488
第十七章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492
第一节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兴起的历史与理论背景492
第二节 基本真实经济周期模型495
一、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496
二、基本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498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508
第四节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扩展511
一、多部门扩展512
二、劳动市场512
三、内生增长513
四、货币514
五、估计和假说检验的方法515
一、发展经济学的形成520
第十八章 发展经济学520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520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526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流派529
一、新古典主义529
二、结构主义534
三、激进主义537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544
一、比较成本—利益理论544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学544
二、贸易保护理论549
三、要素禀赋理论554
四、现代贸易理论559
五、贸易政策选择569
第二节 国际金融理论571
一、国际收支调整理论571
二、汇率决定理论578
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585
第二十章 福利经济学585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及理论基础585
二、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587
第二节 旧福利经济学589
一、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589
二、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590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593
一、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593
二、新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594
三、补偿原则理论599
四、社会福利函数理论603
第四节 新福利经济学的新发展607
一、次优理论607
二、相对福利理论610
三、公平和效率611
四、外生经济和不经济615
五、福利国家理论618
热门推荐
- 123824.html
- 3389260.html
- 482127.html
- 1895190.html
- 3651116.html
- 38423.html
- 2025209.html
- 2797850.html
- 3442988.html
- 2814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6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3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6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0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0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