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北方土石山区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秀彬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20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山区-水土流失-防治-研究-中国;山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北方土石山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一、自然背景与社会经济概况1
二、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3
三、水土流失的演变与发展趋势6
四、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效果7
五、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8
六、水土保持需解决的主要问题9
七、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和建议11
八、水土保持战略目标与治理方案14
第一章 自然地理背景与社会经济条件17
第一节 自然地理背景17
一、区域范围17
二、地质地貌18
三、气候22
四、河流水文27
五、植被33
六、土壤37
七、生态地理分区40
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44
一、人口状况44
二、社会经济45
三、土地利用47
四、工矿及能源48
第二章 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50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50
一、海河流域50
二、淮河流域56
第二节 水土流失成因63
一、自然因素63
二、人为因素67
第三节 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71
一、造成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生产力,制约地区经济发展71
二、淤积河道水库,加剧洪涝灾害,威胁下游水资源安全76
三、加剧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81
第三章 水土流失演变与发展趋势82
第一节 遥感监测反映的水土流失变化82
一、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变化82
二、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变化88
第二节 河流水库泥沙资料反映的土壤侵蚀变化92
一、海河流域92
二、淮河流域98
三、河流水库泥沙资料的局限性102
第三节 水土流失演变的主要特点104
一、深山区水土流失普遍减轻,山前丘陵区局部恶化104
二、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普遍好转107
三、部分经济落后地区水土流失仍很严重117
第四节 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分析125
一、有利因素125
二、不利因素126
第四章 水土保持的进展及其效果129
第一节 水土流失治理进展129
一、水土流失治理现状129
二、区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32
第二节 水土保持的作用与影响138
一、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138
二、维持与提高土地生产力143
三、改善群众生活,减少贫困人口145
四、减轻洪涝等灾害威胁149
五、减轻河道水库泥沙淤积151
六、减少水体的面源污染154
第五章 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157
第一节 水土流失防治的经验总结157
一、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157
二、封禁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159
三、预防监督是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162
四、规模治理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164
五、水土保持应与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165
第二节 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168
一、海河流域不同类型区小流域治理典型168
二、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小流域治理模式187
第六章 水土保持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97
第一节 水土保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7
一、坡耕地水土流失远未得到有效控制197
二、坡林地的水土流失未得到应有重视202
三、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投入偏低204
四、科研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205
五、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监督有待加强207
六、与水土保持有关的部门工作缺乏统一协调209
第二节 需研究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211
一、上游水土保持对下游水资源供给的影响211
二、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机制214
三、土壤侵蚀治理标准与水土保持建设标准218
第七章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和建议220
第一节 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定位220
一、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20
二、新时期水土保持功能的变化222
三、新时期水土保持面临的若干转变224
四、创新水土流失防治体制和水土保持监管机制224
第二节 增强全社会对水土流失危害及其潜在威胁的认识225
一、充分认识区域水土流失危害及其潜在威胁225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226
第三节 遵循地带性规律,合理部署治理措施229
一、遵循地带性规律,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229
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230
三、加强封育保护,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保持步伐231
第四节 抓好两大工程,带动全面治理工作231
一、淮河流域以坡耕地改造为主导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32
二、海河流域水源地保护工程236
第五节 强化协调管理,加强保障体系建设240
一、加强多部门的协调统一241
二、建立健全水土流失区的社会保障体系243
三、加强监督执法体系建设244
四、加强水土保持科技支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246
第八章 水土保持目标与治理方案249
第一节 区域水土保持目标249
一、近期目标与任务(2006~2010年)249
二、中期目标与任务(2011~2020年)249
三、远期目标与任务(2021~2030年)250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分区250
一、分区的目的意义250
二、分区原则251
三、分区方案252
四、分区概述254
第三节 分区治理目标与措施配置方案265
一、分区治理目标265
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269
第四节 治理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275
一、水土保持措施成本及效益的影响因素275
二、单项治理措施的经济成本277
三、单项治理措施的效益283
四、各治理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285
五、结语288
参考文献290
资料来源292
致谢303
彩图316
热门推荐
- 1787662.html
- 3162611.html
- 2195527.html
- 2855132.html
- 915491.html
- 2560486.html
- 1041068.html
- 1097017.html
- 2174674.html
- 2050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7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6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8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8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1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4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1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