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明与繁荣 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文明与繁荣 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 徐康宁等著(东南大学)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983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明与繁荣 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历史目光中的城市与中外城市文明比较1

一 城市的起源2

(一)村社与社会分工2

(二)城市与市场4

(三)城市与军事5

二 中国城市的历史变迁6

(一)最古老的城市6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7

(三)从王权象征到“市井”风格10

三 西方城市演变的历史观察12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城市13

(二)中世纪的地中海城市13

(三)资本主义工业化下的城市14

四 两种历史城市文明的较量与竞争——北宋东京与中世纪威尼斯的比较15

2 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概述27

一 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内涵28

(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定义28

(二)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分解29

二 城市经济发展的硬、软环境30

(一)公共产品硬环境30

(二)非公共产品硬环境32

三 城市经济发展的软环境33

(一)法律、法规与政策33

(二)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34

(三)商业信用与商业道德34

四 城市经济系统“自组织”规律35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35

(四)社会文化环境35

(二)城市经济的“自组织”规律36

(三)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37

五 城市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流动的效应40

(一)消费者流动的经济学分析40

(二)要素流动41

3 区位、分工与城市发展43

一 区位与城市44

(一)相关理论44

(二)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6

(三)城市区位优势的几个因素48

二 分工与城市52

(一)关于分工的理论52

(二)城市的分工与分工的城市54

三 精致和专业化的城市——瑞士城市的优势之探讨56

(一)瑞士的经济特征56

(二)瑞士城市的特征58

(三)专业化与国际化:构筑瑞士城市的独特地位60

4 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63

一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64

(一)产业集聚及其主要理论64

(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过程68

二 产业集聚对城市的作用72

(一)地利效应72

(二)分工效应74

(三)极化效应74

(四)规模效应75

三 中外城市的产业集聚比较分析77

(一)宏观层面的分析77

(五)产业集聚的负面效应77

(二)微观层面的比较分析83

四 国外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87

(一)发达国家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经验87

(二)对我国的启示89

5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93

一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分类94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94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95

二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96

(一)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生产96

(二)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97

(三)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现代化98

(一)当前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100

三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发展方向100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102

四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文明——关于城市桥梁、机场与地铁的探讨104

(一)河流与城市文明104

(二)桥梁与城市发展108

(三)南京长江三桥的经济效益分析110

(四)航空机场与城市地位113

(五)地铁(轻轨)与城市发展117

6 市场、商业与城市121

一 城市市场及其分类122

(一)市场与城市的演进122

(二)城市市场的分类125

(三)城市的市场体系128

(一)商业中心的城市化意义130

二 城市的商业中心130

(二)商业中心的内涵与特征132

(三)商业街135

三 东京银座与上海南京路比较研究140

(一)东京银座140

(二)上海南京路144

(三)东京银座与上海南京路的比较146

四 案例研究之一:太平南路商业街的重新规划150

(一)现状分析151

(二)太平南路商业街的功能定位153

五 案例研究之二:南京新街口商贸商务中心区159

(一)背景159

(二)概况160

(三)功能161

(四)中心内核——正洪街162

(五)展望163

7 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评价及指标体系设计165

一 相关的指标体系研究综述166

(一)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166

(二)区域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167

(三)高新技术区发展的综合评价168

(四)国家和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研究169

(五)其他相关研究169

二 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170

(一)建立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原则170

(二)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结构172

三 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方法174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174

(二)因子分析法基本模型176

(三)样本和数据的采集178

8 国内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研究179

一 数量评价模型180

二 30个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评价184

(一)初步评价184

(二)系统修正185

三 7个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分析189

(一)依据因子得分的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189

(二)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聚集程度191

(三)基础设施和城市舒适度195

(四)资金供给与资本市场利用197

(五)城市经济素质与国际化开放程度200

9 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205

(一)城市竞争概念的提出206

一 城市竞争的概念、内涵与特征206

(二)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征208

二 城市竞争力的测度与指标体系210

(一)城市竞争力的测度210

(二)指标体系212

三 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213

(一)理论与方法213

(二)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215

(三)关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途径216

(四)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218

四 城市分级与竞争力220

(一)城市的分级220

(二)我国城市分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3

(三)“市管县”:逆城市化的一种等级制度224

(一)香港、新加坡、上海:谁将成为亚太经济中心226

五 若干城市竞争力的比较研究226

(二)南京与杭州:两个中心城市之比较233

10 城市文化与城市竞争力241

一 城市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形成因素242

(一)对城市文化的理解242

(二)城市文化的内容245

(三)影响城市文化的主要因素246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248

二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49

(一)城市文化对经济的影响249

(二)城市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51

三 中外若干城市文化环境比较252

(一)北京:千年文明古都的力量252

(三)城市文化对环境的影响252

(二)香港:商业文化中的都市255

(三)巴黎:奢华的城市文化258

(四)纽约:无所不包的城市文化259

11 城市形象与城市竞争力263

一 城市形象的概念与内涵264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264

(二)城市形象内涵的多层次性265

(三)城市形象内涵的基本要素266

二 城市形象的作用269

(一)良好的城市形象能促进资本尤其是外资的集聚269

(二)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吸引人才270

(三)改善城市形象有利于展现城市的特征,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71

(四)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271

(六)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272

(五)塑造城市形象能够加强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市民素质修养272

三 城市形象设计策略的应用273

(一)城市形象的总体定位273

(二)城市功能形象定位274

(三)城市景观形象定位275

四 城市生态环境形象与未来城市竞争力——关于花园城市的探讨275

(一)花园城市概念的提出276

(二)从中央公园到城市森林:一种借鉴278

(三)从园林城市到花园城市:努力与希望280

1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环境283

一 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84

(一)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动力的变化284

(二)全球化加速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285

(三)首位城市的作用日益明显286

(一)中国城市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287

二 加入 WTO 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287

(二)税收优惠的政策调整与城市引资环境288

(三)更多的外资进入加速城市生产要素的流动288

三 加入 WTO 与中国城市的服务环境291

(一)金融保险服务环境的改善291

(二)信息服务环境的改善291

(三)房地产市场和人居环境面临新的变化292

(四)人才服务环境293

(五)商业消费环境295

13 优化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路径——以南京为考察对象299

一 南京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特征300

(一)综合环境较为优越300

(二)基础设施具有优势301

(四)商贸市场比较繁荣302

(三)产业结构比较完整302

(五)人才资源充足,人力成本较低303

(六)对市外企业有相当吸引力303

(七)缺乏独特的环境优势304

(八)国际化程度不高,影响力不够304

(九)创新环境有待优化305

(十)生活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305

二 优化南京经济发展环境的几项重要措施305

(一)树立城市竞争意识,通过优化经济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306

(二)完善综合优势,突出特别优势306

(三)在进一步开放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307

(四)力争建成国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308

(五)优化环境与发展城市产业相结合308

三 优化南京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突破口309

(一)营造创新环境,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310

(二)优化人才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311

(三)扩大城市影响力,集聚更多生产要素312

(四)优化开放环境,提高南京的国际化程度314

四 优化南京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对策建议315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南京城市的整体功能315

(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南京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317

(三)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增大南京的中心城市能量318

(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构筑南京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319

(五)调整相关政策,建立人才高地319

(六)创造条件设立保税区,扩大城市的开放功能320

(七)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优化人居环境321

(八)加强政府服务和中介服务,优化城市软环境322

主要参考文献324

后记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