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唐新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760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党的民族理论与社会保障2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2
(二)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发展繁荣的时期2
(三)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分类指导和加大扶持5
(四)社会保障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6
二、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障研究动态9
(一)国外研究动态9
(二)国内研究动态11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5
三、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本书的基本思路18
(一)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
(二)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7
(三)本书的基本框架29
四、本研究的主要特色31
(一)注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31
(二)研究视角的典型性32
(三)全面总结社会保障制度变迁32
(四)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思考制度创新33
(五)提出构建特困民族社会保障的新视角33
(六)探讨对民族地区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保障模式33
(七)从财政学角度论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34
(八)制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时间表34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35
第一节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35
一、庇古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说35
二、市场失灵论的社会保障说36
三、《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保障说37
四、需要层次论的社会保障说38
五、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说38
六、资产福利效应理论的社会保障说40
七、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保障说41
八、人权理论的社会保障说43
九、社会学理论的社会保障说44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47
一、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47
二、中国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思想50
三、中国传统保障措施5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55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55
二、列宁的社会保障理论57
三、毛泽东的社会保障理论58
四、邓小平的社会保障理论60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社会保障理论65
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理论67
第二章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71
第一节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分析71
一、福利国家型72
二、社会保障型72
三、储蓄保障型73
四、国家保障型73
第二节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74
第三节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评介78
第四节 部分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研究84
一、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84
二、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85
三、德国的社会救助制度87
四、日本的社会救助制度89
第五节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90
一、正确认识农村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90
二、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91
三、正确处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91
四、注重社会救助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92
五、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92
第三章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94
第一节 社会救济95
一、农村五保户供养95
二、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救济98
三、因战伤残人员救济100
四、农村其他困难救济101
五、自然灾害救济和恢复重建工作102
第二节 优抚安置106
一、伤残人员抚恤109
二、“三属”定期抚恤110
三、“三红”人员生活补助110
四、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111
五、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112
六、义务兵家属优待112
七、老党员生活补助113
八、安置制度114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115
一、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衰115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116
三、农村医疗救助启动118
第四节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118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19
二、计划生育奖励120
第五节 社会福利122
一、教育福利122
二、卫生福利128
第六节 扶贫开发133
一、我国扶贫工作发展概述134
二、针对特殊贫困群体的扶贫137
三、云南扶贫工作的发展及成效137
第七节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特殊保障141
第四章 民族地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144
第一节 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144
一、创建和发展时期(1951—1966年)144
二、停滞和倒退时期(1966—1977年)146
三、调整和恢复时期(1978—1985年)146
四、改革创新时期(1986年至今)147
第二节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49
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149
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156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9
四、城市医疗救助161
五、优抚安置161
六、补充保障163
第三节 民族地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166
一、法规依据不一致167
二、制度设计不统一167
三、支付标准差距大169
四、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缺乏特殊制度安排170
第五章 少数民族的传统保障171
第一节 家庭保障171
一、父系家庭保障172
二、母系家庭保障173
三、双系家庭保障173
第二节 家(宗)族保障174
第三节 社区保障176
第四节 其他保障177
一、未婚青年组织178
二、生产协作组织179
三、“賨会”组织179
四、其他互助组织180
第五节 约束机制181
案例:云南宁蒗永宁摩梭人的传统保障182
第六章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193
第一节 需要遵循的原则193
一、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194
二、政府组织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194
三、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原则195
四、分类指导与因地制宜的原则196
五、社会保障与民族传统保障方式相结合的原则196
六、低水平与广覆盖的原则196
第二节 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97
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197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其他发展和改革措施的关系198
三、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199
四、单项保障制度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系199
第三节 群众意愿及相关条件分析200
一、群众意愿分析200
二、民族地区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203
第四节 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206
一、政策依据206
二、基本思路206
三、总体框架207
第七章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210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障210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11
二、农村医疗救助213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救助214
一、五保户救助214
二、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5
三、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救济218
四、确立社会保障在反贫困中的基础制度地位221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福利226
一、教育福利226
二、医疗卫生福利228
第四节 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229
一、现行制度的缺陷229
二、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232
案例1: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不同范式分析235
案例2:云南玉溪市江川县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分析242
案例3: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分析248
案例4:云南南华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评析254
第八章 民族地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260
第一节 现状分析260
第二节 现行保障政策263
一、统一规定263
二、医疗保险规定264
三、失业保险规定265
四、工伤和生育保险规定265
五、专项规定266
第三节 保障内容268
第四节 制度建设270
一、就业服务271
二、户籍制度改革272
三、稳定就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272
四、流动就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273
案例:云南思茅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275
第九章 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278
第一节 现状分析279
一、全国征用耕地及失地农民基本情况279
二、云南省征用耕地及失地农民基本情况281
三、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的现状282
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284
第二节 特殊性研究287
一、城市发展用地带来的农民失地287
二、重点工程用地带来的农民失地288
三、就业安置形势严峻290
第三节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291
一、保障内容292
二、分类施保292
案例:云南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情况296
第十章 构建特困民族保障制度的特殊视角300
第一节 特困民族及其范围300
一、人口较少民族301
二、“直接过渡”民族302
三、居住在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303
第二节 特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分析304
一、历史沿革304
二、共同特点305
三、贫困的现状307
四、差距不断扩大308
第三节 特殊扶持政策与保障措施310
一、“直接过渡”政策310
二、加快发展的政策扶持312
三、特殊保障政策314
四、特困民族的特殊保障政策评析315
第四节 建立特殊保障的重要意义316
一、理论依据316
二、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317
三、缩小差距的政策选择318
第五节 构建特殊保障的模式和路径320
案例:云南怒江州贫困状况分析322
第十一章 构建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学分析326
第一节 财政与公共财政政策326
一、西方公共财政理论326
二、我国公共财政政策的建立327
三、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财政政策330
四、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331
第二节 社会保障预算334
一、国际通行做法334
二、国内现状335
三、方案设计336
第三节 开征社会保险税338
一、税种的选择338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339
三、方案设计343
第十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时间表349
第一节 时间表的制定349
一、医疗保障制度的时间表350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时间表353
三、完善五保户供养制度的时间表354
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时间表354
五、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表357
六、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表360
七、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表361
八、特困民族特殊保障制度的时间表361
第二节 财力分析363
一、“十五”期间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363
二、财政收支预测365
三、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分析368
四、财力分析369
第三节 农民承受力分析373
结论375
附录 文献综述388
参考文献411
后记442
热门推荐
- 743845.html
- 1064132.html
- 37453.html
- 3743530.html
- 3679909.html
- 3006484.html
- 3129740.html
- 2647676.html
- 2492431.html
- 685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6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6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1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2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2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6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6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