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伦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伦理学
  • 金刚,屈培恒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ISBN:753091011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伦理学的对象、特点和价值1

第一节 伦理学的对象1

一 伦理学及其产生1

前言页1

二 伦理学对象的历史演变4

第二节 伦理学的特点11

一 伦理学不同于哲学12

二 伦理学有别于心理学和教育学13

三 伦理学区别于美学16

五 伦理学的特点18

四 伦理学与社会学有本质区别18

第三节 伦理学的价值和方法20

一 伦理学的价值20

二 伦理学的方法23

第二章 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6

第一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26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26

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31

三 宋代到明代中叶的伦理思想34

四 明代中期到鸦片战争时期的伦理思想36

五 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39

六 中国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41

第二节 西方伦理思想的形成和演变43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43

二 中世纪封建时代的伦理思想46

三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伦理思想47

四 西方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5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58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道德品质的概括和总结5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58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道德现象的理论分析6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66

一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66

二 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7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人类伦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7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挑战82

第一节 现代西方价值观的冲击82

一 以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的价值观83

二 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伦理学88

三 弗洛伊德主义的伦理学90

一 “主体论伦理学”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歪曲和批判9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挑战94

二 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歪曲为“社会本位主义”,主张用所谓“个人本位主义”取代社会本位主义98

三 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对立,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挑战的实质10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103

一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科学性特色104

二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民族化特色106

三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大众化特色109

第五章 社会生活与道德的发展111

一 人性与人的本质112

第一节 人性与道德112

二 人性与道德的产生115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制约性和人的主体性117

一 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道德的制约118

二 社会其它因素对道德的影响121

三 道德的社会制约性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125

第三节 道德的历史发展127

一 原始社会人的发展与道德127

二 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道德129

三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道德135

四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道德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137

第四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39

一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39

二 道德进步的标准141

第六章 道德的特征、结构和功能142

第一节 道德的特征143

一 道德是“实践--精神”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143

二 道德是具有善恶价值的活动144

三 道德维持手段的特殊性145

一 道德的构成要素147

第二节 道德的结构147

二 道德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及特点149

第三节 道德的功能153

一 道德的主要功能154

二 道德的社会作用156

三 批判“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160

第七章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162

第一节 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形成和特点163

一 道德原则和规范及其形成163

二 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关系164

三 道德规范的特点1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167

一 集体主义原则及其由来167

二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68

三 正确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17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175

一 热爱祖国175

二 热爱人民177

三 热爱劳动178

四 热爱科学179

五 热爱社会主义180

第四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81

一 人道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82

二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184

三 实行人道主义的意义188

第八章 恋爱、婚姻、家庭道德189

第一节 爱情与爱情道德190

一 爱情的本质190

二 爱情与人生价值194

三 爱情道德198

第二节 婚姻家庭道德202

一 婚姻家庭的本质和历史演变202

二 夫妻道德205

三 长幼道德208

第三节 对“性解放”理论的批判209

一 “性解放”理论及其思潮是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两性关系上的表现210

二 对两种婚外性生活的道德评价215

第九章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216

一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217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形成、特点与作用217

二 职业道德的特点和社会作用220

三 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223

第二节 教师道德227

一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227

二 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229

三 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232

第三节 社会公德237

一 社会公德的特征与社会作用237

二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与要求242

第十章 个体道德及其心理机制244

一 伦理学研究个体道德的意义245

第一节 个体道德245

二 个体道德的内容248

三 个体道德的形成途径250

第二节 个体道德的心理机制255

一 道德义务255

二 道德良心259

三 荣誉与耻辱263

第十一章 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266

一 行为的本质267

第一节 道德行为及其运行机制267

二 道德行为的界定与分类269

三 道德行为的运行机制273

第二节 道德选择276

一 道德选择及其前提276

二 道德冲突处境下的行为选择280

三 道德选择自由与道德责任283

第三节 道德评价285

一 道德评价及其意义285

二 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操作技术289

第十二章 道德品质的培养297

第一节 道德品质和人格298

一 道德品质的特征和实质298

二 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和形成、发展300

三 道德品质和人格305

第二节 道德品质培养与形成的途径308

一 道德教育308

二 道德修养314

第十三章 道德境界的追求和人的发展与完善322

一 人生观的形成323

第一节 人生观323

二 人生观的核心326

三 人生观的类型329

第二节 道德理想与道德境界335

一 道德理想335

二 道德境界及其层次性337

第三节 道德进步与人的发展远景342

一 道德进步与人的发展342

二 人的发展远景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