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汪清县志 1909-1985【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汪清县志 1909-1985
  • 汪清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汪清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1页
  • 文件大小:216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汪清县志 1909-198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凡例3

概述5

第一篇 建置11

第一章 位置 界域11

第一节 位置 面积11

第二节 界域 变迁11

第二章 建置沿革11

第三章 行政区划12

第四章 县城 乡镇15

第一节 县城15

第二节 乡镇17

第五章 地名26

第一节 县名由来26

第二节 村落考述26

第二篇 自然环境31

第一章 地质31

第一节 地层31

第二节 侵入岩32

第三节 构造32

第二章 地貌32

第一节 地貌特征32

第二节 山脉 山峰33

第三节 地貌类型33

第三章 气候34

第一节 四季气候特征34

第二节 日照34

第三节 气温35

第四节 地温冻土35

第五节 降水35

第六节 霜期36

第七节 冰雹36

第八节 风情36

第九节 气候区划36

第十节 物候37

第四章 水文38

第一节 地表水38

第二节 地下水38

第五章 土壤39

第六章 生物40

第一节 植物40

第二节 动物40

第七章 自然环境41

第一节 土地资源41

第二节 森林资源42

第三节 水资源42

第四节 矿产资源42

第五节 野生植物资源43

第六节 野生动物资源44

第八章 自然灾害44

第一节 水灾44

第二节 低温冷害45

第三节 旱灾46

第四节 雹灾46

第五节 霜冻46

第六节 风灾46

第三篇 人口 民族47

第一章 人口47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分布47

第二节 人口构成52

第三节 人口变动56

第四节 计划生育58

第二章 民族58

第一节 朝鲜族58

第二节 汉族59

第三节 满族59

第四节 其他民族59

第五节 民族团结59

第三章 婚姻家庭60

第一节 婚姻60

第二节 家庭60

第四篇 林业61

第一章 林业资源61

第一节 林地面积61

第二节 林木蓄积63

第二章 木材生产与木副产品63

第一节 采伐63

第二节 集材64

第三节 运输65

第四节 销售66

第五节 木副产品68

第三章 营林69

第一节 采种69

第二节 育苗71

第三节 植树造林72

第四节 抚育75

第五节 绿化77

第四章 森林保护77

第一节 护林防火77

第二节 林政管理78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80

第四节 森林植物检疫80

第五节 野生动物保护80

第五章 乡村林业80

第一节 林业站80

第二节 育苗81

第三节 造林82

第四节 抚育改造83

第六章 林场简介84

第一节 汪清林业局所属林场84

第二节 天桥岭林业局所属林场85

第三节 大兴沟林业局所属林场87

第四节 汪清县林业局所属林场88

第七章 管理机构90

第五篇 农业93

第一章 土地开发93

第一节 开发93

第二节 利用与保护95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95

第一节 土地改革95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95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96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6

第三章 作物分布与产量97

第一节 粮食作物97

第二节 经济作物102

第三节 蔬采瓜果102

第四章 农技农艺104

第一节 耕作制度104

第二节 作物栽培104

第三节 施肥与土壤改良105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105

第五节 品种改良106

第六节 农技推广106

第五章 农业机具107

第一节 农用工具107

第二节 农业机械108

第三节 农机培训109

第四节 农机管理109

第六章 畜牧业110

第一节 畜禽种类及饲养110

第二节 畜禽改良114

第三节 疫病防治115

第四节 草场116

第七章 特产与副业生产117

第一节 人参117

第二节 药材117

第三节 采集118

第四节 狩猎119

第五节 编织119

第六节 果树120

第七节 养殖121

第八章 国营农场畜牧场122

第一节 国营农场122

第二节 国营蓄牧场123

第六篇 水利 电力125

第一章 水利125

第一节 水利工程125

第二节 防洪治涝127

第三节 水土保持128

第四节 水利费用129

第五节 管理机构129

第二章 电力129

第一节 发电130

第二节 供电132

第三节 用电135

第四节 管理机械及职工队伍137

第七篇 工业140

第一章 经营体制140

第一节 私营企业140

第二节 个体手工业140

第三节 集体工业140

第四节 国营工业149

第二章 行业153

第一节 化工医药153

第二节 建材157

第三节 机械电子160

第四节 纺织缝纫164

第五节 采矿166

第六节 食品饮料169

第七节 林产加工171

第八节 造纸印刷174

第三章 企业管理175

第八篇 交通 邮电177

第一章 交通177

第一节 古道177

第二节 公路178

第三节 运输183

第四节 交通监理187

第五节 国营铁路187

第六节 森林铁路190

第二章 邮电193

第一节 邮政193

第二节 电信194

第九篇 城乡建设197

第一章 县城建设197

第一节 市政建设197

第二节 房屋建设199

第三节 城镇管理201

第四节 市内交通202

第五节 县城规划203

第二章 乡村建设204

第一节 房屋建设204

第二节 道路建设205

第三节 饮水设施205

第四节 集镇规划206

第三章 环境保护207

第一节 大气207

第二节 水体207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208

第四节 噪声208

第五节 机构208

第十篇 商业209

第一章 私营商业209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211

第一节 经营概况211

第二节 供应215

第三章 国营商业217

第一节 发展概况217

第二节 国营公司218

第四章 物资220

第一节 发展概况220

第二节 主要物资购销221

第三节 供应部门221

第五章 对外贸易222

第一节 贸易概况222

第二节 生产基地222

第六章 粮油225

第一节 粮油购销225

第二节 粮油储运230

第三节 饲料盐业234

第十一篇 财政税务235

第一章 财政235

第一节 机构沿革235

第二节 财政体制235

第三节 财政收入236

第四节 财政支出238

第五节 监督审计238

第二章 税收246

第一节 机构沿革246

第二节 税种税率246

第三节 税制改革250

第四节 稽征管理251

第五节 农业税管理254

第十二篇 金融259

第一章 金融机构259

第二章 货币262

第一节 货币种类262

第二节 现金管理263

第三节 货币流通264

第四节 发行 出纳265

第三章 储蓄存款265

第一节 储蓄网点265

第二节 储蓄种类及利率265

第四章 贷款267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267

第二节 工商企业信贷267

第三节 农业信贷269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270

第五节 农村信用信贷272

第五章 会计结算国库业务273

第一节 会计结算273

第二节 国库业务273

第六章 保险274

第一节 保险业务274

第二节 财产保险275

第三节 人身保险276

第十三篇 经济管理277

第一章 工商管理277

第一节 集市贸易与市场管理277

第二节 企业登记279

第三节 商标管理280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282

第二章 物价管理282

第一节 物价变化282

第二节 物价调整287

第三节 物价监督检查288

第三章 标准计量管理289

第一节 标准计量289

第二节 量具管理289

第三节 标准与质量监督289

第十四篇 政党 群团29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291

第一节 中共汪清县委的建立与发展291

第二节 基层组织295

第三节 党员298

第四节 代表会议 代表大会300

第五节 中心工作301

第六节 统一战线303

第七节 纪律检查304

第八节 驻县州属企业党委30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汪清县地方组织306

第三章 群众团体307

第一节 工会307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309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311

第四节 农会312

第五节 商会工商业联合会312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313

第七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313

第八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313

第十五篇 政权 政协315

第一章 权力机关315

第一节 各界代表会议315

第二节 历次人民代表会议315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316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18

第二章 行政机关319

第一节 县级行政建制319

第二节 基层行政建制325

第三节 政务活动325

第三章 人民政协326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326

第二节 历届会议327

第三节 主要活动328

第十六篇 公安 司法329

第一章 公安329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9

第二节 治安管理330

第三节 消防333

第四节 监所管理334

第五节 武装警察334

第六节 边防管理334

第二章 检察335

第一节 机构沿革335

第二节 刑事检察335

第三节 法纪检察336

第四节 经济检察337

第五节 监所检察337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337

第三章 审判338

第一节 审判机构338

第二节 人民陪审339

第三节 审判程序制度339

第四节 刑事审判339

第五节 民事审判340

第六节 经济审判340

第四章 司法行政341

第一节 人民调解341

第二节 律师341

第三节 法制宣传342

第四节 公证342

第十七篇 民政、外事、侨务343

第一章 选举343

第二章 参战支前344

第一节 抗日战争344

第二节 解放战争344

第三节 抗美援朝344

第三章 拥军优抚345

第一节 拥军345

第二节 优属345

第四章 救济福利347

第一节 灾害救济347

第二节 社会救济348

第三节 扶贫348

第四节 社会福利349

第五章 安置351

第一节 军队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51

第二节 支边农民安置352

第三节 收容遣送352

第六章 婚姻登记353

第七章 殡葬353

第八章 来信来访354

第九章 外事355

第十章 侨务355

第十八篇 劳动人事357

第一章 劳动管理357

第一节 劳动就业357

第二节 职工培训360

第二章 劳动保险360

第一节 劳动保护360

第二节 保险待遇361

第三节 退休 退职 离休361

第三章 人事制度363

第一节 干部队伍363

第二节 干部管理365

第三节 行政监察368

第四节 落实干部政策369

第四章 机构编制370

第五章 工资福利373

第一节 工资制度373

第二节 调资升级373

第三节 岗位津贴374

第四节 职工福利374

第六章 精简下放375

第一节 职工精简375

第二节 干部下放375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76

第十九篇 军事377

第一章 兵役制度377

第一节 募兵制377

第二节 征兵制377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377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377

第五节 预备兵役制378

第二章 驻军378

第一节 清军378

第二节 民国军378

第三节 日军379

第四节 伪满军379

第五节 抗日军队379

第六节 人民解放军379

第三章 地方武装380

第一节 民间武装380

第二节 自卫团380

第三节 土匪武装380

第四节 人民武装381

第四章 民兵383

第一节 组织建设383

第二节 军事训练383

第三节 民兵作用384

第五章 战事纪略386

第一节 反日部队386

第二节 民国军386

第三节 国民救国军386

第四节 汪清县游击队387

第五节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独立师388

第六节 东北抗日联军389

第七节 苏联红军390

第八节 剿匪部队390

第六章 人民防空391

第一节 防空组织391

第二节 防空工程392

第二十篇 教育 科技393

第一章 教育393

第一节 私塾393

第二节 学前教育393

第三节 小学教育394

第四节 中学教育395

第五节 职业教育397

第六节 成人教育399

第七节 教学设备401

第八节 勤工俭学401

第九节 教育经费402

第十节 教师403

第二章 科学技术404

第一节 科技机构404

第二节 科技队伍405

第三节 科学普及405

第四节 科技成果405

第五节 气象观测407

第六节 地震观测407

第七节 水文雨量407

第二十一篇 文化409

第一章 文化机构409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409

第二节 文化局、馆、站409

第三节 文工团410

第四节 图书馆410

第五节 书店410

第六节 电影、公司、影剧院411

第七节 档案馆(局)412

第八节 广播站(局)412

第二章 文学艺术413

第一节 创作413

第二节 演出415

第三节 民间文艺421

第三章 图书报刊档案422

第一节 图书422

第二节 报刊425

第三节 档案426

第四章 广播、影视427

第一节 广播427

第二节 电视428

第三节 电影428

第五章 文物430

第一节 古代遗存430

第二节 革命遗迹435

第三节 重要文物437

第二十二篇 卫生 体育445

第一章 卫生445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445

第二节 医疗队伍447

第三节 医疗技术448

第四节 医疗设备449

第五节 妇幼保健450

第六节 疾病防治451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455

第八节 医药管理455

第九节 医疗制度456

第二章 体育456

第一节 学校体育456

第二节 群众体育457

第三节 体育设施458

第四节 体育竞赛459

第二十三篇 社会463

第一章 人民生活463

第一节 农民生活463

第二节 职工生活466

第二章 衣食住行468

第一节 鞋帽、衣着468

第二节 饮食习惯469

第三节 居民住用470

第四节 交通工具470

第三章 礼节、礼仪471

第一节 传统礼节471

第二节 传统礼仪472

第三节 一般礼节472

第四章 婚嫁丧葬472

第一节 婚嫁472

第二节 丧葬474

第五章 时令节日475

第一节 汉族的传统节日475

第二节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476

第三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477

第四节 回族的传统节日477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节日477

第六章 宗教信仰478

第一节 基督教478

第二节 天主教478

第三节 佛教、道教478

第七章 陋习流弊479

第一节 封建迷信479

第二节 赌博吸毒479

第三节 抽贴算命480

第四节 明妓暗娼480

第五节 封建恶习480

第八章 方言谚语480

第一节 方言480

第二节 谚语481

第三节 民谣482

第九章 传统习俗482

第一节 吃火锅482

第二节 做年(粘)糕483

第三节 领牲483

第四节 索罗杆子483

第五节 挂旗483

第六节 诞辰483

第七节 起名483

第八节 过周岁483

第九节 过生日484

第十节 过花甲484

第十章 遗事逸闻484

第二十四篇 人物485

第一章 人物传略485

第二章 烈士名录496

大事记545

附录557

编纂始末5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