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新教科书 动物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民国新教科书 动物学
  • 丁文江编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22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新教科书 动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生物与无生物——动物与植物——动物之分类——体形学与体功学——发生学——动物与其境遇之关系——动物学之应用1

第二章 原生动物11

第一节 变形虫 变形虫之形状——变形虫之生活(行动、营养、呼吸、生殖、外界之激刺、)——细胞11

第二节 草屦虫及钟形虫 草屦虫之体形——草屦虫之生殖——变形虫与草屦虫之比较——钟形虫16

第三节 总论 原生动物之生活——原生物与卫生(瘧疾、睡疾、)——原生动物之骨骼——原生动物之分类(食足类、纤毛类、鞭毛类、膜变类、)19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25

多细胞动物之生殖与发生——人体中细胞之种类(筋肉细胞、皮肤细胞、连接细胞、輭骨细胞、硬骨细胞、神经细胞、血轮细胞、)——动物皆有之功用(饮食、消化、循环、呼吸、排泄、行动、生殖、神经、感觉、)——体功之分劳25

第四章 多孔动物33

浴用之海绵——盃形之海绵——结合体之海绵——海绵之分类(石灰质、矽质、角质、)33

第五章 腔肠动物39

第一节 水螅与水母 淡水水螅之形状——淡水水螅之构造——淡水水螅之生殖(发芽生殖、受精生殖、)——水螅之结合体(海桧、海桅)——水螅之水母——寻常之水母39

第二节 海葵及珊瑚 海葵之形状构造——海葵与珊瑚——珊瑚之骨骼46

第三节 结论 腔肠动物之分类(水螅类、水母类、珊瑚类、)——结合体与个体48

第六章 蠕形动物51

第一节 环虫类 蚯蚓之形状——蚯蚓之行动——蚯蚓之土穴——蚯蚓之构造——蚯蚓之复生力——蚯蚓与腔肠动物之比较——沙蚕——水蛭51

第二节 寄生之蠕形动物 肝蛭之体形——肝蛭之发生(利的亚)——縧虫之体形——縧虫之发生——縧虫之种类(鱼縧虫、豚縧虫、牛縧虫、)——蛔虫之体形蛔虫之发生——旋毛虫——线虫与金线虫——寄生虫之特色——寄生虫之退化60

第七章 节肢动物——甲壳类71

1.高等甲壳类 龙虾之甲壳——龙虾之行动——龙虾之感觉——龙虾之食道——龙虾之血脈呼吸——龙虾之神经——龙虾之排泄——龙虾之发生——蟹与虾(蜘蛛蟹)——寄居虫71

2.下等甲壳类水蚤——退化之甲壳类83

第八章 节肢动物〔续〕——昆虫类87

第一节 昆虫之种类87

1.直翅类 蝗之头部——蝗之胸部——蝗之腹部——蝗之内部——蝗之发生——蝗之同类(螳螂、蟋蟀、樟螂、)87

2.鳞翅类 蝶之形状——蝶之生长(蛹)——蝶与蛾之比较94

3.双翅类 蝇之形状构造——蝇之发生——蝇与疾病(伤寒、霍乱、痢疾、痨瘵、)——蚊之构造——蚊之发生——蚊与疾病96

4.鞘翅类 种类(扑火虫、叩头虫、萤、)101

5.半翅类 蝉之构造——蝉之发生——木虫之生殖——他种之半翅类(浮尘子、树?、臭虫、)102

6.脈翅类 蜻蜓之生活——蜉蝣之生活105

7.膜翅类 蜂——蜂之生活——蚁之生活107

8.弹尾类 蠹鱼113

第二节 昆虫优勝之原因114

(甲)形状彩色与周围之近似 保护色——木叶蝶——竹节虫114

(乙)防御器 警戒色——拟态116

(丙)合羣 合羣之利——羣之与个体一时与万世118

第九章 节肢动物〔续〕——多足类与蜘蛛类121

第一节 多足类总论——蜈蚣及簑衣虫——千足虫121

第二节 蜘蛛类总论——蜘蛛之体形——蜘蛛之网——蝎之体形——他种之蜘蛛类(扁?、疥虫、)——节肢动物之总论123

第十章 輭体动物129

总论129

第一节 腹足类 蜗牛之生活——蜗牛之形状——蜗牛之壳——蜗牛之食道——蜗牛之血脈——蜗牛之排泄及生殖——蜗牛之神经——海产之腹足类(海螺、尖尾螺、?、石决明、石鳖、海蛞蝓、)——石鳖之构造——海蛞蝓之构造129

第二节 双壳类 总论——蚌之生活——蚌之外部——蚌去壳後之形状——蚌之神经感觉——蚌之食道——蚌之循环系——蚌之鳃——蚌之发生——他种之双壳类——牡犡——海扇136

第三节 头足类 墨鱼之生活——墨鱼之形状——墨鱼之骨骼——墨鱼之内部——鹦鹉螺之壳——其他头足类(章鱼、蛸船、小螺、)146

结论——輭体节肢蠕形三者之比较152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155

总论155

1.星鱼 星鱼之形状——星鱼内部之构造——星鱼之生活155

2.阳遂足 阳遂足之形状——阳遂足之复生力161

3.海胆 海胆之形状——海胆内部之构造162

4.海百合 海百合之形状165

5.海参 海参之形状——海参内部之构造——海参之生活166

棘皮动物与腔肠动物之比较169

第十二章 脊椎动物汎论171

脊椎动物之特色——脊椎动物之分类(鱼类、两棲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脊椎动物之脊柱——脊椎动物之四肢——脊椎动物皮肤之附属物——脊椎动物之呼吸——热血与凉血171

第十三章 脊椎动物〔一〕——鱼类181

总论181

第一节 鲈鱼 鲈鱼之形状——鲈鱼之骨骼——鲈鱼之食道——鲈鱼之呼吸器——鲈鱼之循环系——鲈鱼之排泄器——鲈鱼之行动——鲈鱼之神经系——鲈鱼之感觉器181

第二节 鱼之种类189

1.板鳃类鲛鱼——?鱼189

2.硬鳞类 鳣鱼——鲟鱼191

3.硬骨类 鲤鱼——鲶鱼——鳟鱼——鳗鱼——鲱鱼——鰵鱼——比目鱼——鲭鱼——河豚——海马192

4.有肺类 肺鱼之特色——肺鱼之种类201

第十四章 脊椎动物〔二〕——两棲类205

总论205

第一节 蛙 蛙之形状——蛙之皮肤——蛙之骨骼——蛙之神经——蛙之食道——蛙之循环——蛙之呼吸——蛙之生活——蛙之发生205

第二节 两棲类之种属216

1.有尾类蝾螈类——鲵类——土鳗类216

2.无尾类 蟾蜍类 (蟾蜍、树蜍、负卵蟾、攜卵蛙、)219

第十五章 脊椎动物〔三〕——爬虫类221

总论221

1.蜥蜴类 蜥蜴之形状——蜥蜴之生活——蜥蜴之种类221

2.龟类 龟之骨骼——龟之食道——龟之血脈——龟之呼吸排泄——龟之神经感觉——龟之种类(龟、鳖、?、)224

3.蛇类 蛇之特色——蛇之行动——蛇之食物——蛇之内部——蛇之种类228

4.鱷鱼类 鱷鱼之形状——鱷鱼之种类(扁吻?、长吻鱷、短吻鱷、)232

第十六章 脊椎动物〔四〕——鸟类235

总论235

第一节 鸽 鸽之形状——鸽之羽毛——鸽之骨骼——鸽之神经感觉——鸽之食道——鸽之循环系鸽之呼吸236

第二节 鸟之生活 飞行——鸣声——营巢——移居——食物244

第三节 鸟之种类250

1.走禽类走禽类之特色——鸵鸟250

2.飞禽类 潜水类(?、潜鸟、)——鸥类(鸥、海燕、)——鹅鸭类(鹅、鸭、雁、?鶿、)——鹭鹳类(鹭、鹳、漫画、鹤、水鸡、鹬、千鸟、)——鸡类(鸡、雉、鹑、孔雀、)——鸽类(鸽、鸠、)——鹰类(鹰、鹫、枭、兀鹰、)——鹦鹉类(鹦哥、鹦鹉、)——杜鹃类(杜鹃、鱼狗、)——啄木鸟252

3.鸣禽类 鸣禽(百灵、麻雀、莺、云南莺、鸦、乌、鹊、燕、百舌、画眉、鹪鹩、山莺、鹣、)263

第十七章 脊椎动物〔五〕——哺乳类271

总论271

第一节 兔 兔之形状——兔之骨骼——兔之神经感觉——兔之食道——兔之血脈——兔之呼吸——兔之排泄——兔之生活271

第二节 哺乳动物之种类278

1.下等哺乳类 下等哺乳类之特色——鸭嘴兽——针鼹鼠278

2.中等哺乳类 中等哺乳类之特色——澳洲之袋鼠——美洲之袋鼠280

3.高等哺乳类高等哺乳类之特色及种类——贫齿类(食蚁兽、穿山甲、)——游水类(海豚、鲸、海牛、人鱼、)——翼手类蝙蝠)——食虫类(猬)——齧齿类——肉食类(狮、虎、)——有蹄类(长鼻类、偶蹄类、奇蹄类、)——灵长类(阔鼻类、狭鼻类、人猿类、)283

第十八章 动物之分布309

第一节 动物之楼处动物之境遇——陆棲动物之种类——淡水动物之种类——海中动物之种类309

第二节 动物之区域 地理之分区(旧北地区、新北地区、热带区、东洋区、澳洲区、新热带区、)——动物分区之理由312

第十九章 古动物学319

第一节 古动物学之研究法 动物之变迁——化石之由来——地层之分别(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319

第二节 化石之种类三叶虫——筍石(菊面石)——腕足类——中世纪之爬虫(蛇颈龙、怒龙、翼手龙、禽龙、)——始祖鸟——石蟹与羊头322

第二十章 天演331

物种不变论——种与族之区别——家畜之变迁——生物一系论——物竞天择论——用进废退论——外司门之遗传性论——结论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