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研究
  • 刘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5404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教育行政-教育制度-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缘起2

二、研究方法6

三、概念界定10

四、文献综述13

五、相关问题21

第一章 逆境中的突围(1898—1911):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初创25

一、旧制传承与西制东渐27

(一)旧制传承27

(二)西制东渐30

二、清末中央教育行政体制32

(一)学校局:维新派的设想32

(二)京师大学堂:大学统管全国学务35

(三)管学大臣:大学校长兼管全国学务42

(四)总理学务大臣: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相分离47

(五)学部:现代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诞生49

三、清末省教育行政体制64

(一)学务处与学校司:省教育行政体制的初始64

(二)提学使司:省教育行政机构的正式形成68

四、清末地方教育行政体制78

(一)劝学所:府、厅、州、县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78

(二)改革劝学所:从独立走向附属83

结语91

第二章 混乱中的秩序(1912—1926):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93

一、民国初期中央教育行政体制95

(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过渡性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95

(二)北洋政府教育部:官僚性质的机构97

(三)教育部官制:从否定传统到逐步调整106

二、民国初期省教育行政体制121

(一)教育司与教育科:独立与附属的张力121

(二)教育厅: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归属124

三、民国初期县市教育行政体制132

(一)裁撤劝学所:设第三科管理教育行政132

(二)恢复劝学所:县市领导的辅助机关134

(三)成立教育局:独立的新型教育行政机构139

四、民国初期学区教育行政体制146

结语150

第三章 统一中的理想(1927—1928):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遽变153

一、民国中期中央教育行政体制155

(一)教育行政委员会制:集体领导的开端155

(二)大学院制:教育独立化与行政学术化的尝试158

(三)大学院组织制度:最高教育行政机构165

(四)大学院的废止:理想的破灭172

二、民国中期省教育行政体制178

(一)大学区制:大学掌管全区教育事务178

(二)大学区组织制度:大学作为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181

(三)大学区制的运行与撤销:大学与中小学的矛盾激化185

三、民国中期县市教育行政体制206

(一)大学区制下的教育局改组:强调合议制206

(二)大学区制下的教育局组织制度:增添各种委员会209

结语211

第四章 转型中的规范(1929—1949):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定型213

一、民国后期中央教育行政体制215

(一)教育行政制度的转型:从理想到现实215

(二)恢复教育部并修订组织制度:日趋完善与成熟221

(三)教育部组织制度:规范的中央教育行政体制223

二、民国后期省教育行政体制229

(一)从大学区制到教育厅制:理性回归229

(二)抗日战争期间教育厅组织制度改革:机构精简,权限集中231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教育厅组织制度改革:体制复员与调整232

三、民国后期县市教育行政体制235

(一)新县制与教育行政235

(二)裁局设科:战乱时期的临时政策237

(三)恢复教育局:县市教育行政体制走向理性249

四、民国后期的国民教育制度257

结语263

第五章 历史轨迹与体制经纬265

一、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发展的路径266

(一)清末:从应对性设置到正规化建构269

(二)民国初期:从休克式颠覆到规范化重整270

(三)民国中期:从理性设计到理想破灭271

(四)民国后期:从理性回归到曲折成熟272

二、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发展的制约因素274

(一)政治混乱274

(二)经济凋敝275

(三)战争频仍276

(四)思想多元277

(五)外制影响278

三、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发展的特征281

(一)科学化特征281

(二)民主化特征284

(三)政治化特征287

(四)开放性特征288

四、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89

(一)体制紊乱289

(二)制度割裂291

(三)过于理想292

(四)方式激进293

(五)过于西化294

五、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分析架构296

(一)集权与分权297

(二)独立与依存300

(三)领袖制与委员制303

(四)专家与民众304

(五)学术与官僚305

(六)本土与西化306

(七)激进与保守307

(八)理想与现实308

(九)刚性与弹性309

(十)主体与边缘309

主要参考文献311

后记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