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音韵学导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音韵学导论
  • 罗常培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8964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1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46页
  • 主题词:汉语-音韵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音韵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绪论1

1.1音韵学与音韵沿革1

汉字音素之分析1

中国音韵学之定义1

字音之古今流变1

1.2音韵学之功用2

音韵学与语言学之关系3

音韵学与文字学之关系3

音韵学与校雠学之关系3

音韵学与文学之关系4

1.3音韵学研究法5

审音5

明变5

旁征6

袪妄6

1.4古今音韵变迁大势7

第一期 周秦古音7

第二期 两汉古音8

第三期 切韵前期8

第四期 切韵后期10

第五期 北音时期10

第六期 音标时期11

第二讲 声类之分析12

2.1声母之定义12

声母之异名12

发音器官部位图13

2.2辅音之发音部位13

双脣音13

脣齿音14

齿间音14

舌尖前音14

舌尖中音14

舌尖后音15

混合舌叶音15

舌面前音15

舌面中音16

舌根音16

小舌音16

喉音16

2.3辨五音与七音17

附第一表 声母发音部位异同表18

2.4辅音之发音方法18

(甲)受阻之状态19

塞声或破裂声19

鼻声19

擦声或摩擦声19

边声19

颤声20

(乙)带音与不带音20

释清濁21

附第二表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异名表22

(丙)送气与不送气24

2.5释发送收与戛透拂轹揉27

附第三表 声母发音方法异名表28

附第四表 辅音表30

第三讲 韵类之分析31

3.1韵母之成素31

3.2元音之分析31

国际音标元音图32

元音之舌位32

元音之脣形33

正则元音非正则元音与标准元音33

元音之宽窄与长短34

口元音与鼻元音34

3.3声化元音与韵化辅音34

「资」「疵」「私」与「知」「池」「尸」内所含之韵母34

西儒耳目资所谓「甚」「次」「中」34

西人对于此类音之转译35

高本汉所拟之舌尖元音[?][?][?][?]35

儿音的演变36

自成音缀之[m][n][η]36

第五表 国际音标元音表37

3.4广韵与国音中之元音38

广韵之十三元音38

国音之十元音38

3.5介音之分析38

宋元等韵系统中之介音[i][u]38

现代多数方言中之介音[i][u][y]38

3.6释等呼39

分等之起源39

「等」指介音[i]之有无及元音之弇侈39

江永及陈澧对于等的解释39

外转各韵之分等40

内转各韵之分等40

四等元音之分配40

宋元等韻之「开」「合」二呼41

明人之并等增呼42

潘耒之四呼说43

第六表 等呼观念演变表45

3.7尾音之分析46

元音尾[-i][-u]46

鼻音尾[-m][-n][-η]46

塞音尾[-p][-t][-k](附[-?]和[-l])46

3.8释曲韵之六部46

3.9释转摄及阴阳47

「摄」的定义及译名47

戴震之「有入」「无入」两类48

孔广森之「阴声」「阳声」48

章炳麟「鼻音有三孔道」说48

「阴韵」与「阳韵」48

附第七表 古今尾音分类异同表49

广韵音系之二介音,十一元音与八尾音50

第四讲 调类之分析51

4.1声调之定义51

4.2论平上去入51

平上去入之起源51

四声三问52

四声之实不自齐梁始52

4.3古今声调之异54

陈第古无四声说54

顾炎武古四声一贯说54

段玉裁古无去声说54

孔广森古无入声说55

江有诰古人所读之四声与今不同说55

黄侃古无上去惟有平入说55

牟应震钱玄同古有上声说55

孔好古声调乃音组减变而成说55

4.4四声之性质56

旧说之笼统56

刘复论四声性质56

赵元任论四声性质56

4.5辨识声调之困难57

调值纷误自古已然57

清濁演变为阴阳因方言而异58

附第八表 古今调类分合异同表60

4.6辨识声调之方法62

审辨调类之方法62

王鉴四声纂句62

赵元任四声纂句63

辨阴阳之方法63

平仄与舒促64

北音入声之演变64

五声之异名64

附第九表 五声异名表65

审辨调值之方法65

实验法65

耳听法66

基本调符三十种66

附第十表辨调例字表68

附第十一表平粤调值异同表69

第五讲 汉字标音方法之演进70

5.1汉字音之结构70

‘起舒纵收’与‘头颈腹尾神’70

汉字音结构之七式70

5.2反切以前之标音法73

譬况发音73

读若75

直音76

5.3反切77

反切之定义77

反切之起源77

反切之方法78

反切之乖啎79

切韵射标法80

反切之流弊83

5.4改良反切运动83

吕坤交泰韻83

金尼阁西儒耳目资84

杨选?声韻同然集87

李光地王兰生音韻阐微90

刘熙载四音定切92

改良反切之困难93

5.5注音符号与国语罗马字94

注音符号简说94

国语罗马字拚法要点96

各式标音法举例99

附录 唐诗拟音举例100

壹、五言古诗100

李白月下独酌100

杜甫新安吏101

高适登陇102

王维渭川田家102

李益观回军103

贰、五言律诗103

王勃别薛华103

李白送友人104

杜甫天末怀李白104

温庭筠商山早行104

宋之问途中逢寒食105

叁、五言绝句105

金昌绪春怨105

刘禹锡视刀环106

孟郊古别离106

崔颢长干曲二首106

肆、七言古诗107

李白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雪107

李白怨情107

杜甫乾元中庽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录二108

白居易卖炭翁109

伍、七言律诗110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110

杜甫秋兴八首选二110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11

李商隐隋宫111

陆、七言绝句112

贾至巴陵与李十二裴九汎洞庭112

岑参逢入京使112

刘禹锡石头城112

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113

杜牧泊秦淮1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