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体偶联药物【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抗体偶联药物
  • (瑞士)劳伦斯(LAURENTDUCRY)著;高凯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336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抗体-药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抗体偶联药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抗体偶联药物研发进展1

摘要1

1 引言2

2 抗体偶联药物的构成4

2.1 抗体偶联药物的定义4

2.2 抗体偶联药物识别的靶点/抗原5

2.3 细胞毒素药物和连接子6

2.4 抗体的选择7

3 目前抗体偶联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8

3.1 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临床概况8

3.2 曲妥珠-美坦新衍生物(T-DM1)临床概况9

3.3 CMC-544(Inotuzumab Ozogamicin)临床概况11

3.4 早期临床试验中的其他抗体偶联药物12

4 挑战与前景15

致谢17

参考文献17

第2章 抗体偶联药物靶标选择:关键因素25

摘要25

1 引言25

2 靶标选择的关键因素25

2.1 特异性25

2.2 表达水平26

2.3 内化26

2.4 靶标的异质性26

2.5 可及性27

3 在靶标选择中需考虑的相关因素27

3.1 鉴别合适的病患群27

3.2 靶抗原调节27

4 实例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27

4.1 特异性27

4.2 表达水平28

4.3 内化29

4.4 异质性30

4.5 可及性30

4.6 鉴定合适的病患群31

4.7 靶标的表达是否可调32

5 结论33

参考文献33

第3章 抗体偶联药物中抗体的选择:内化和细胞内定位36

摘要36

1 引言36

2 材料37

2.1 流式细胞术检测内化所需试剂37

2.2 细胞内定位检测所需试剂37

3 方法38

3.1 流式细胞术检测内化38

3.2 细胞内定位检测39

4 注意事项41

参考文献42

第4章 抗体偶联药物的负载43

摘要43

1 引言43

2 美登素类化合物44

3 澳瑞他汀类47

4 卡奇霉素49

5 毒伞肽51

参考文献53

第5章 抗体偶联药物的连接子技术60

摘要60

1 引言60

2 化学不稳定的连接子61

2.1 酸不稳定的连接子(腙类)61

2.2 二硫化物连接子65

3 酶催化裂解的连接子67

3.1 肽连接子67

3.2 β-葡糖苷酸连接子70

4 不可裂解的连接子71

5 偶联考量事项74

6 结论75

参考文献76

第6章 药物-接头稳定性的体内水平检测85

摘要85

1 引言85

2 材料87

2.1 活体动物阶段87

2.2 ELISA分析88

2.3 TFC-MS/MS分析88

3 方法89

3.1 PK研究89

3.2 ELISA:偶联抗体和总抗体89

3.3 TFC-MS/MS游离药物的分析91

3.4 PK分析91

4 注意事项91

致谢94

参考文献95

第7章 抗体偶联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ADME表征97

摘要97

1 引言97

2 ADC的药代动力学98

3 ADC PK鉴定的分析物选择和关键参数98

3.1 清除99

3.2 分布容积100

4 ADC优化与开发中PK的应用100

5 ADCPK解释101

6 ADC ADME鉴定102

6.1 ADC连接子在血浆中的稳定性102

6.2 ADC组织分布103

6.3 ADC分解代谢/代谢和消除103

6.4 体外DDI评估104

7 结论105

致谢105

参考文献105

第8章 生物制药环境下细胞毒性化合物的安全操作109

摘要109

1 引言109

2 ADC的工艺109

3 ADC的有效负载——细胞毒性药物110

4 操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111

5 风险降低措施113

5.1 暴露控制113

5.2 工作环境的监控114

5.3 个人的保护装备114

5.4 泄露115

5.5 废弃物管理115

6 结论115

致谢116

参考文献116

第9章 针对肿瘤靶向的细胞毒性药物与抗体铰链区巯基之间基于马来酰亚胺的小试、中试规模偶联118

摘要118

1 引言118

2 材料120

2.1 实验室供应和设备120

2.2 试剂122

3 方法122

3.1 利用马来酰亚胺PEG作为替代药物的模拟偶联122

3.2 小试(5mg)规模的ADC制备124

3.3 150mg规模的ADC制备130

3.4 HIC测定药物抗体偶联比(DAR)133

3.5 聚体的SE-HPLC分析133

3.6 DAR的LC-MS测定133

4 注释134

参考文献137

第10章 通过赖氨酸的偶联方法139

摘要139

1 引言139

2 材料140

3 方法141

3.1 一步法偶联141

3.2 采用O-琥珀酰亚胺试剂的进行两步法偶联143

3.3 采用亚氨基硫烷试剂进行两步法偶联148

4 注释149

参考文献149

第11章 基于巯基反应性连接子的位点特异性偶联:改造THIOMAB152

摘要152

1 引言152

2 材料153

2.1 位点特异性突变153

2.2 THIOMAB153

2.3 偶联153

2.4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和质谱(LC-MS)分析154

2.5 细胞表面结合154

2.6 体外活性154

3 方法155

3.1 定点突变155

3.2 在HEK293细胞中的小量THIOMAB生产155

3.3 与含反应性巯基连接子的偶联156

3.4 定量157

3.5 改造ADC的细胞表面结合159

3.6 改造ADC的体外活性160

4 注意事项160

参考文献162

第12章 抗体的细菌谷氨酰胺转胺酶修饰164

摘要164

1 引言164

2 材料166

2.1 抗体和底物166

2.2 去糖基化166

2.3 酶偶联166

2.4 抗体重链突变166

2.5 质谱分析167

3 方法167

3.1 IgG1的去糖基化167

3.2 BTGase催化偶联167

3.3 定点突变以及去糖基化IgG1的制备167

3.4 质谱在反应质控中的运用168

4 注意事项169

致谢171

参考文献171

第13章 抗体偶联药物的制剂处方研发172

摘要172

1 引言172

2 ADC质量属性的工艺过程考量174

3 ADC制剂处方开发的考虑因素174

3.1 物理稳定性175

3.2 化学稳定性175

4 稳定性指示方法177

4.1 药物抗体偶联比率(DAR)的测定177

4.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未偶联的小分子药物177

4.3 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SE-HPLC)分析分子大小异质性178

4.4 非还原CE-SDS法分析分子大小异质性179

4.5 活性效价180

5 影响ADC制剂处方开发的生物物理因素180

6 配伍研究和临床注射182

7 制剂处方的决策182

参考文献182

第14章 偶联工艺的开发和放大185

摘要185

1 ADC工艺开发:为何、如何?185

2 熟悉工艺过程186

3 寻找理想的工艺参数:利用DoE作为工具187

3.1 制订实验计划188

3.2 使用DoE进行参数筛选的例子188

4 工艺参数的验证191

5 规模放大到克级水平及纯化工艺的开发191

6 临床供应192

7 通向商业化进程的挑战193

致谢193

参考文献194

第15章 纳米载体偶联抗体的方法195

摘要195

1 引言195

2 材料196

2.1 糖修饰组分196

2.2 胺或羧酸修饰组分196

2.3 巯基偶联组分196

3 方法197

3.1 通过高碘酸氧化的糖修饰197

3.2 通过碳二亚胺的氨基或羧基修饰199

3.3 通过巯基偶联200

4 注释204

致谢205

参考文献205

第16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药物抗体偶联比率(DAR)210

摘要210

1 引言210

2 材料212

3 方法212

3.1 测定药物最大吸收λ(D)212

3.2 测定抗体和药物在280nm和最大吸收λ(D)处的消光系数(ε)212

3.3 获取ADC样品的吸收光谱213

3.4 计算ADC的平均DAR213

4 注意事项213

致谢214

参考文献214

第17章 利用疏水作用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抗体偶联比率(DAR)和药物负荷分配216

摘要216

1 引言216

2 材料218

2.1 仪器设备218

2.2 HIC218

2.3 RP-HPLC218

3 方法218

3.1 HIC218

3.2 RP-HPLC220

4 注意事项222

参考文献223

第18章 用LC-ESI-MS测量药物抗体偶联比(DAR)和药物分布224

摘要224

1 引言224

2 材料225

2.1 设备225

2.2 试剂225

3 方法226

3.1 样品制备226

3.2 LC-ESI-MS分析226

3.3 DAR和药物分布的计算228

4 注意事项229

致谢229

参考文献230

第19章 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测定电荷异质性和未偶联抗体水平232

摘要232

1 引言232

2 材料233

3 方法234

4 注意事项236

参考文献237

第20章 用于测定抗体偶联药物(ADC)生产中的可萃取物/可溶出物的基于风险的科学方法238

摘要238

1 引言238

2 基于风险评估的科学方法239

3 可萃取物和可溶出物研究运行方案241

4 结论243

致谢243

参考文献243

索引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