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哲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刑法哲学
  • 陈兴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054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905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955页
  • 主题词:刑法-法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2

第二节 刑法哲学的范畴体系12

第一编 犯罪本体论27

第一章 主观恶性27

第一节 主观恶性的嬗变27

第二节 心理事实34

第三节 规范评价50

第四节 主观恶性的阻却68

第二章 客观危害72

第一节 客观危害的嬗变72

第二节 行为事实77

第三节 价值评判100

第四节 客观危害的阻却114

第三章 再犯可能118

第一节 再犯可能的概念118

第二节 再犯可能的表征119

第三节 再犯可能的预测131

第四章 初犯可能136

第一节 初犯可能的概念136

第二节 初犯可能的表征137

第三节 初犯可能的预测150

第五章 犯罪本质二元论155

第一节 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155

第二节 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164

第三节 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犯罪本质二元论174

第六章 故意犯罪189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嬗变189

第二节 故意犯罪的概念191

第三节 故意犯罪的法定分类203

第四节 故意犯罪的学理分类209

第七章 过失犯罪218

第一节 过失犯罪的嬗变218

第二节 过失犯罪的概念221

第三节 过失犯罪的法定分类228

第四节 过失犯罪的学理分类232

第五节 无过失责任240

第八章 作为犯罪248

第一节 作为犯罪的嬗变248

第二节 作为犯罪的概念251

第三节 作为犯罪的形式256

第四节 作为犯罪的类型264

第九章 不作为犯罪273

第一节 不作为犯罪的嬗变273

第二节 不作为犯罪的概念276

第三节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281

第四节 不作为犯罪的类型299

第十章 犯罪的附随情状304

第一节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304

第二节 犯罪的时间和地点331

第二编 刑罚本体论339

第十一章 道义报应339

第一节 道义报应的概念339

第二节 刑罚的伦理根据346

第三节 道义报应的实现351

第十二章 法律报应354

第一节 法律报应的概念354

第二节 刑罚的法律根据361

第三节 法律报应的实现364

第十三章 个别预防368

第一节 个别预防的概念368

第二节 个别预防的功能377

第三节 个别预防的实现383

第四节 个别预防的评价385

第十四章 一般预防391

第一节 一般预防的概念391

第二节 一般预防的功能396

第三节 一般预防的实现399

第四节 一般预防的评价404

第十五章 刑罚目的二元论416

第一节 道义报应与法律报应416

第二节 个别预防与一般预防418

第三节 报应与预防:刑罚目的二元论425

第十六章 生命刑449

第一节 生命刑的演进449

第二节 生命刑存废之争452

第三节 各国生命刑的比较461

第四节 中国生命刑的限制464

第五节 生命刑的修订及其评价475

第十七章 自由刑483

第一节 自由刑的演进483

第二节 自由刑优劣之争488

第三节 各国自由刑的比较494

第四节 中国自由刑的改革498

第五节 自由刑的修订及其评价512

第十八章 财产刑515

第一节 财产刑的演进515

第二节 财产刑存废之争520

第三节 各国财产刑的比较529

第四节 中国财产刑的改造541

第五节 财产刑的修订及其评价547

第十九章 资格刑552

第一节 资格刑的演进552

第二节 资格刑存废之争558

第三节 各国资格刑的比较565

第四节 中国资格刑的完善571

第五节 资格刑的修订及其评价578

第二十章 保安刑582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演进582

第二节 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586

第三节 各国保安处分的比较592

第四节 中国保安刑的建构600

第五节 保安处分的修订及其评价608

第三编 罪刑关系论617

第二十一章 罪刑关系二元论617

第一节 已然之罪与报应之刑617

第二节 未然之罪与预防之刑619

第三节 双重罪刑关系的辩证统一622

第四节 罪刑关系基本原理的意义626

第二十二章 罪刑关系的基本原则631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631

第二节 罪刑均衡原则652

第二十三章 罪刑关系的法定化667

第一节 刑事立法的概念667

第二节 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671

第三节 刑事立法的方式678

第四节 刑事立法的技术694

第五节 刑事立法的效力703

第二十四章 罪刑关系的质的个别化708

第一节 定罪的概念708

第二节 定罪的原则717

第三节 一般犯罪的认定722

第四节 特殊犯罪的认定751

第五节 刑事疑罪的处理757

第二十五章 罪刑关系的量的个别化766

第一节 量刑的概念766

第二节 量刑的原则771

第三节 各种刑罚的裁量779

第四节 量刑的情节787

第五节 量刑的方法795

第六节 量刑的制度799

第二十六章 罪刑关系的现实化803

第一节 行刑的概念803

第二节 行刑的原则813

第三节 各种刑罚的执行815

第四节 行刑的制度841

第二十七章 罪刑关系的理论化846

第一节 概述846

第二节 行为中心论850

第三节 行为人中心论855

第四节 社会危害性中心论(上)860

第五节 社会危害性中心论(下)866

第六节 罪刑关系中心论870

结束语877

附录Ⅰ 参引书目880

附录Ⅱ 索引892

后记9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