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编土木工程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崔京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323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土木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编土木工程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
1.1 土木工程的重要性1
1.1.1 概述1
1.1.2 专业覆盖面宽,行业涉及面广2
1.2 土木工程可以大幅拉动国民经济5
1.2.1 经济腾飞为土木工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5
1.2.2 投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9
1.2.3 土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16
1.2.4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
1.2.5 土木工程是我国走出去的主行业22
1.2.6 “一带一路”开创了一个新契机24
1.3 土木工程的特点25
1.3.1 土木工程难度大25
1.3.2 土木工程效益高29
1.3.3 土木工程服役久30
第2章 土木工程的学科优势和人力资源开发31
2.1 概述31
2.2 现代科学的高速增长和科技文献半衰期31
2.2.1 现代科学的高速增长31
2.2.2 科技文献的半衰期32
2.3 土木工程的延续性和普适性33
2.3.1 延续性33
2.3.2 普适性33
2.4 土木工程与人力资源开发34
2.4.1 人口膨胀和失衡34
2.4.2 中国人口问题的特殊性和严重性35
2.4.3 中国人口的就业状况40
2.4.4 土木工程可以吸纳各类人力资源41
2.5 结论——伟大的土木工程42
2.5.1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42
2.5.2 伟大源于自身的特点和属性43
第3章 房屋建筑与特种结构46
3.1 居住建筑与房地产业46
3.1.1 居住建筑推动房地产业发展46
3.1.2 城镇化促进住房建设47
3.1.3 民生工程促进住房建设48
3.2 高层建筑50
3.2.1 高层建筑发展的背景50
3.2.2 世界高层建筑52
3.2.3 中国高层建筑55
3.3 特种结构58
3.3.1 高耸结构58
3.3.2 纪念性建筑物59
3.4 大跨结构与交通枢纽63
3.4.1 大跨结构——会堂与剧场63
3.4.2 交通枢纽——机场与车站64
3.5 体育运动场馆67
3.5.1 宏伟众多的奥运场馆67
3.5.2 建筑设计理念和宜居城市70
第4章 交通运输工程72
4.1 概述72
4.1.1 交通运输工程分类72
4.1.2 专业设置的历史渊源72
4.1.3 中国交通工程的大发展73
4.2 公路与城市道路74
4.2.1 普通公路74
4.2.2 高速公路75
4.2.3 城市道路76
4.2.4 川藏公路76
4.3 铁路77
4.3.1 世界铁路的发展77
4.3.2 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79
4.3.3 青藏铁路与宜万铁路82
4.3.4 京沪高铁、哈大高铁、京广高铁84
4.4 桥梁87
4.4.1 桥梁结构型式87
4.4.2 中国桥梁建设的新崛起89
4.5 隧道96
4.5.1 铁路、公路隧道96
4.5.2 海底隧道96
4.5.3 隧道的舒适度97
4.5.4 中国隧道建设的迅猛发展97
4.6 管道运输99
4.6.1 管道运输的重要性99
4.6.2 中国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99
4.6.3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99
4.6.4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100
4.6.5 川气东送工程102
第5章 水利工程103
5.1 水利工程面临的形势103
5.1.1 水循环和中国水利103
5.1.2 水资源问题104
5.1.3 中国“水”的生态危机108
5.1.4 水力(能)开发前景广阔111
5.1.5 水利工程的综合性及其分类111
5.2 水库的重大作用112
5.2.1 概述112
5.2.2 水库的四大作用112
5.3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15
5.3.1 水利工程影响环境实例115
5.3.2 水库对气候、水质和生物的影响117
5.3.3 引发地质灾害119
5.3.4 淤积和渗漏120
5.3.5 水库移民122
5.4 三峡和小浪底工程122
5.4.1 三峡工程122
5.4.2 小浪底工程123
5.5 水电站工程125
5.5.1 概述125
5.5.2 水电站的类型和布置126
5.6 航道和运河128
5.6.1 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128
5.6.2 运河129
第6章 防灾减灾133
6.1 灾害的定义、属性、分类与分级133
6.1.1 灾害的定义与属性133
6.1.2 灾害的分类与分级134
6.2 全球灾害的严重性141
6.2.1 自然灾害呈日益上升的趋势141
6.2.2 反对和抵制两种人为灾害144
6.2.3 人为干预和社会发展认识的滞后147
6.3 中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150
6.3.1 灾频高、损失大150
6.3.2 灾种多,治理难度大152
6.3.3 走出认识上的误区155
6.4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大作用158
6.4.1 灾害的随机性决定了土木工程的重要性158
6.4.2 防灾和灾后重建也离不开土木工程159
第7章 地下工程161
7.1 开发地下空间的紧迫性161
7.1.1 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尖锐161
7.1.2 人类对地球认识和开发的困难161
7.1.3 向地下要发展空间163
7.2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164
7.2.1 必要性和优越性164
7.2.2 中国地铁建设突飞猛进165
7.3 地下建筑节能167
7.3.1 中国建筑耗能情况167
7.3.2 最廉价的建筑节能措施168
7.4 抗灾、抗爆与防护171
7.4.1 地下空间的抗灾能力171
7.4.2 必须加强人防工程建设172
7.5 战略储油173
7.5.1 战略储油的重要性173
7.5.2 水封油库174
7.5.3 水封气库176
7.6 地下储藏是一个发展趋势177
7.6.1 地下粮仓177
7.6.2 地下储藏历史悠久、前景广阔178
第8章 能源工程179
8.1 能源工程离不开土木工程179
8.2 我国的能源形势179
8.2.1 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179
8.2.2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异军突起180
8.2.3 提高能源利用率,开拓能源渠道181
8.3 核电站181
8.3.1 核能是后油气时代的主要能源之一181
8.3.2 核电站的基本原理182
8.3.3 核电站的类型183
8.3.4 中国核电站的飞速发展183
8.3.5 三次核电事故184
8.3.6 正确认识和对待核安全问题187
8.3.7 土木工程为核电建设和核安全保驾护航189
8.4 石油和燃气工程191
8.4.1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和消费状况191
8.4.2 海上采油平台的类别191
8.4.3 深海采油是一个发展趋势193
8.4.4 中国海上采油大发展194
8.4.5 高度关注海上采油的安全问题196
8.4.6 天然气和燃气工程197
8.5 可再生能源工程199
8.5.1 几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199
8.5.2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强劲发展200
8.5.3 中国是风能发电大国201
8.5.4 中国太阳能发电方兴未艾203
8.6 电力输送工程206
8.6.1 特高压输电势在必行207
8.6.2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207
8.6.3 青藏直流联网和疆电外送工程208
8.6.4 特高压输电几成遍地开花之势208
第9章 现代高科技工程211
9.1 高科技工程离不开基础性建设211
9.2 航天工程212
9.2.1 航天起步阶段212
9.2.2 空间站的建设213
9.2.3 中国的航天事业214
9.3 探月216
9.3.1 人类探月大事记216
9.3.2 中国的探月历程216
9.4 火星探测219
9.4.1 人类火星探测大事记219
9.4.2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219
9.4.3 火星探测的意义219
9.5 北斗卫星和气象卫星220
9.5.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20
9.5.2 气象卫星和环境卫星222
9.6 其他高科技工程223
9.6.1 南极考察站223
9.6.2 信息网络、云计算225
第10章 历史、发展与未来229
10.1 历史和发展229
10.1.1 概述229
10.1.2 古代土木工程229
10.1.3 从“世界遗产名录”看中国古代土木工程的辉煌234
10.1.4 近代土木工程235
10.1.5 现代土木工程237
10.2 辉煌的未来240
10.2.1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40
10.2.2 继续发展传统的土建项目240
10.2.3 材料的进步和更新241
10.2.4 面向荒漠、海洋和太空243
10.2.5 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244
10.3 科教兴国与人才战略245
10.3.1 “863”与“973”计划245
10.3.2 教育的大发展和终身教育245
10.3.3 人才战略246
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
- 1525265.html
- 302049.html
- 1060472.html
- 2812516.html
- 2536989.html
- 1931292.html
- 762765.html
- 3203888.html
- 1123491.html
- 1869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8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9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7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7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