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俄语的认知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杨明天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78109518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俄语-认知-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俄语的认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1
1.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
1.1.1 引言1
目录1
1.1.2 认知与认知科学2
1.1.3 两代认知科学8
1.1.4 认知语言学10
1.1.5 语言认知研究的方法14
1.1.6.1 框架理论和脚本理论15
1.1.6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15
1.1.6.2 拟象性16
1.1.6.3 象似性和语法化16
1.1.6.4 认知语法17
1.1.6.5 话语的认知研究22
1.1.7 认知研究与语用维度26
1.1.8 世界的图景27
1.1.8.1 世界图景的概念及分类27
1.1.8.2 语言的世界图景和词汇引进29
1.2.1 认知语义学简史30
1.2 认知语义学研究概述30
1.2.2 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32
1.2.3 语义学与认知行为33
1.2.4 语义和现实的关系33
1.2.5 主要语义理论概述34
1.2.5.1 原型意义34
1.2.5.2 范畴理论35
1.2.5.4 前景和背景37
1.2.5.3 范畴化37
1.2.5.5 侧面、基体和积极区域38
1.2.5.6 隐喻38
1.2.5.7 意义的组织和多义现象40
1.2.6 Ч.ФИЛЛМОР的结构语法41
1.2.7 А.Херсковиц的前置词语义42
1.2.8 拓扑语义学42
1.2.9.1 意象及其维度43
1.2.9 认知语法的语义描写43
1.2.9.2 意象图式44
1.2.9.3 意象图式与图式变化45
1.2.10 主流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比较46
1.2.10.1 理论的共同点46
1.2.10.2 理论的差别47
1.2.11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共识50
1.3 小结54
第二章 时间/空间语义的认知研究58
2.1 俄语时间语义的认知研究58
2.1.1 时间语义的认知研究概述58
2.1.2 线性时间模型认知60
2.1.3 循环时间模型认知67
2.1.4 小结76
2.2 俄汉语具有“远”语义的空间词语的隐喻接近77
2.2.1 概述77
2.2.2 语言空间的特点78
2.2.3 准空间“远”80
2.2.4 异象存在空间“远”82
2.2.5 俄汉语空间“远”向时间的转化83
2.2.6 俄汉语空间“远”表示程度85
2.2.7 小结87
第三章 俄汉静态感觉世界的语言表达90
3 概述90
3.1 心理学关于感觉的基本结论91
3.2 语言感觉限定语的基本分类92
3.3.1 标准性质的限定语93
3.3 标准性质的限定语和递近性质的限定语93
3.3.1.1 颜色94
3.3.1.2 形状95
3.3.1.3 触觉98
3.3.1.4 味道100
3.3.1.5 气味102
3.3.1.6 光线103
3.3.1.7 声音104
3.3.1.8 尺寸106
3.4 知觉限定语的功能性、客体性、多情态性108
3.4.1 视觉的光线与颜色108
3.4.2 视觉与触觉的形状和尺寸109
3.4.3 视觉和触觉109
3.4.4 味道和气味110
3.4.5 声音110
3.5 小结111
第四章 温度和开始/结束语义的认知分析113
4.1 俄汉温度语义隐喻的接近113
4.1.1 概述113
4.1.2 俄汉语基本温度意义的比较113
4.1.3 俄汉语温度语义的隐喻的使用118
4.1.4 小结124
4.2 俄汉语“开始”和“终结”语义的隐喻使用的接近125
4.2.1 概述125
4.2.2 积极使用在“开始/结束”隐喻过程中的述谓128
4.2.3 小结133
5.1 俄汉“命运”概念的理解接近135
5.1.1 概述135
第五章 命运和生/死的认知分析135
5.1.2 命运的人性化137
5.1.3 命运作为信息的来源139
5.1.4 命运存在的形式140
5.1.5 命运的几何形式143
5.1.6 命运的物化143
5.2.1 概述145
5.1.7 小结145
5.2 俄汉“生/死”的语言世界图景145
5.2.2 生/死的意义146
5.2.3 俄汉语生/死的世界图景比较148
5.2.4 小结153
第六章 俄语动词体的认知分析154
6.1 概述154
6.2.1.1 体的初步形象155
6.2.1 52—54年《语法》之前及现代俄语科学院语法体系之外的对体的认识155
6.2 动词基本体意义的认知图式的演变155
6.2.1.2 动词体的级图式和道路图式156
6.2.1.3 体的“线”、“点”、“圆圈”图式158
6.2.2 科学院现代俄语《语法》对动词体的认识160
6.2.2.1 52—54年《语法》对动词的体认识160
6.2.2.2 70年《语法》对体的认识160
6.2.2.3 80年《语法》对体的认识161
6.3 动词体的认知分析162
6.3.1 行为的界限和完整性问题163
6.3.2 运动动词体意义165
6.3.3 重视观察者的因素来解释体的意义167
6.3.4 完成体与现在时170
6.3.5 被动态中的体意义170
6.4 小结171
第七章 语句一句子的认知观176
7.1 概述176
7.2 基本观点176
7.3.1 紧随关系、否定关系和带有原因限定语的疑问178
7.3 语句一句子的认知观点178
7.3.2 人称、动物性179
7.3.3 重复意义181
7.3.4 普遍一个别关系182
7.4 认知模型185
7.5 复杂的认知模型186
7.5.1 简单句中时间意义的繁化模型187
7.5.2 复合句中时间意义的繁化模型188
7.5.3 句子的无连接词联结体中时间意义的繁化193
7.6 小结195
第八章 篇章的认知研究196
8.1 篇章的认知心理研究对叙述性精读课文教学的启示196
8.2 纯科学篇章的隐含性204
第九章 柏杨杂文幽默的认知分析212
结束语229
本书主要术语的汉俄对照242
主要参考文献246
热门推荐
- 3189433.html
- 3172306.html
- 1312482.html
- 144948.html
- 2436661.html
- 1227699.html
- 1462086.html
- 2969756.html
- 1068192.html
- 580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8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9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7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