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洋教育通史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西洋教育通史 下
  • 雷通群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45493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洋教育通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3

第四编 晚近的教育3

第一章 总论3

(一)社会状态3

(二)思想界的状态4

(三)教育界的状态6

第二章 新人文主义的教育9

第一节 新人文主义的真相9

(一)新人文主义的意义与特质9

(二)新人文主义的内容10

第二节 新人文主义的教育家12

(一)赫尔德12

(二)洪堡13

(三)席勒14

第三章 理性的道德的教育17

第一节 理性的道德教育之真相17

第二节 里希特17

第三节 康德19

第四节 尼迈尔24

第五节 赫尔巴特26

第六节 赫尔巴特学派37

(一)赫尔巴特学派37

(二)齐勒38

(三)莱因40

(四)赫尔巴特之反对者40

第七节 罗森克兰茨42

第四章 社会的人道的教育45

第一节 社会的人道的教育之真相45

第二节 裴斯泰洛齐46

第三节 裴斯泰洛齐学派57

(一)裴斯泰洛齐教育的传播57

(二)裴斯泰洛齐学派——欧维尔伯格——丁特——哈尼施——第斯多惠58

第四节 施莱尔马赫60

第五章 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66

第一节 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之真相66

(一)国家社会主义教育的概念66

(二)国家主义的教育之来由67

第二节 费希特68

第三节 福伊勒71

第六章 科学的功利主义的教育74

第一节 实证主义之勃兴74

(一)实证主义的思潮之勃兴74

(二)实证主义之意义与特质75

(三)实证主义教育之勃兴76

第二节 斯宾塞77

第七章 其他的教育思想81

第一节 福禄培尔81

第二节 贝内克89

第三节 维尔曼94

第四节 雅克托100

第五节 贝恩102

第六节 罗利102

第七节 戴林格103

第八节 孔佩雷104

第八章19世纪的教育之实际105

第一节 德国教育之实际105

第二节 法国教育之实际108

第三节 英国教育之实际110

第四节 美国教育之实际115

第五节 本期著名的教育实际家123

(一)法国的著名教育家——拉·夏洛泰——塔列兰——孔多塞123

(二)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贝尔——兰格斯特——雷克斯124

(三)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贺拉斯·曼——巴纳德——佩奇——谢尔登——约翰诺特——帕克126

第九章19世纪的教育总评130

第五编 现代的教育135

第一章 欧战以前的教育135

第一节 总论135

(一)欧战前的社会状态135

(二)欧战前思想界的状态137

(三)欧战前的教育139

第二节社会本位主义的教育139

(一)社会本位的教育之由来139

(二)社会的教育学之概念140

(三)社会的教育学者——伯尔格曼——纳托普140

第三节 新个人主义的教育155

(一)新个人主义教育的概念155

(二)新个人主义教育之由来——尼采——爱伦·凯156

第四节 国家公民的教育161

(一)国家公民教育的概念161

(二)国家公民教育之由来162

(三)凯兴斯泰纳163

(四)其他的国家公民教育主倡者166

第五节 人格的教育167

(一)人格的教育之由来167

(二)人格的教育之概念167

(三)人格的教育学者168

(1)倭铿168

(2)布德170

(3)林德172

(4)其他的人格教育说175

第六节 艺术的教育177

(一)艺术的教育之概念177

(二)艺术的教育之由来177

(三)艺术的教育论者178

(1)罗斯金178

(2)朗格180

(3)韦伯181

第七节 实验的教育学184

(一)实验教育学之概念184

(二)实验教育学的由来184

(三)实验教育学者184

(1)拉伊184

(2)梅伊曼187

第二章 欧战后的教育190

第一节 总论190

(一)欧战后社会的倾向190

(二)思想界的倾向191

(三)教育界的倾向191

第二节 民本主义的教育192

(一)民本主义的解释192

(二)杜威193

第三节 文化的教育199

(一)文化教育学之意义199

(二)文化教育学之由来199

(三)文化教育学之立场与特色199

(四)文化教育学者200

(1)狄尔泰200

(2)斯普朗格20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教育208

(一)社会主义的概念208

(二)社会主义的由来209

(三)现代社会主义的理想210

(四)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家211

(1)保罗211

(2)平克维奇214

(五)社会主义教育的总评216

第三章 现代欧美教育之实际219

第一节 总论219

第二节 苏俄的教育220

第三节 德意志共和国的教育223

第四节 法英美的教育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