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 中国通史 第1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 中国通史 第1卷
  • 龚勋主编;邢涛总策划 著
  • 出版社: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80595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青年读物;中国历史-少年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 中国通史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约170万年前~公元907年16

第一章 文明的曙光16

史前时期 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16

旧石器时代的中国16

元谋人16

蓝田人16

北京人16

火的发现和应用17

山顶洞人17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18

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18

手工业的进步18

仰韶文化19

河姆渡文化19

原始社会的生活20

母系氏族公社20

原始宗教20

父系氏族公社21

家庭结构的出现和演变21

文明的曙光22

原始城堡的初现22

粮食的加工22

中华始祖黄帝23

尧舜时代23

第二章 奴隶制初建26

夏 公元前21~前17世纪26

夏朝的建立26

大禹治水26

涂山之会26

禹都26

禹伐三苗27

皋陶作刑27

夏启立国27

夏朝的治与乱28

甘之战28

设官分职28

五十而贡29

少康中兴29

夏桀亡国29

第三章 青铜器的辉煌32

商 公元前17~前11世纪32

商王朝的勃兴32

商的兴起32

成汤建商32

盘庚迁殷33

武丁中兴33

商朝的制度34

宗法制度的形成34

贡纳制35

周祭制出现35

商王朝的军事35

商朝的衰亡36

纣王暴政36

酒池肉林36

牧野之战37

周边的方国37

商朝的经济和文化38

神道设教38

甲骨文39

商的农业生产技术39

青铜文化的繁荣39

大学的建立39

第四章 礼乐时代42

西周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42

周朝的建立42

西周的建立42

周王朝统治的巩固42

成康之治43

穆王西征43

西周的政治及军事44

周朝的官制44

西周的军事制度44

周礼的形成45

西周的宗庙祭祀45

西周的经济46

西周的农业生产46

西周的畜牧业46

西周的建筑47

西周的工商业47

西周的衰亡48

国人暴动48

共和行政48

宣王中兴49

西周时期的周边少数民族49

烽火戏诸侯与西周灭亡49

西周的文化艺术50

文字的发展——金文50

早期的诗歌与《诗经》50

西周的教育51

《周易》51

完整的礼乐制度51

《周髀算经》51

第五章 动荡与变革54

春秋与战国 公元前770~前221年54

东周王朝的建立54

平王东迁54

王室的衰落54

周郑交恶55

王子带叛乱55

秦国立国55

春秋争霸56

齐桓公首霸56

晋文公称霸57

秦穆公称霸西戎57

吴越的仇杀57

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58

井田制的瓦解58

铁器时代的来临58

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59

手工业的发展59

商人阶层的诞生59

春秋时期的文化60

春秋时期的教育制度60

“清静无为”的道家60

“克己复礼”的儒家60

私家撰史的风行61

新乐的兴起61

春秋末期的制度变革62

封建君臣关系的雏形62

奴隶制的瓦解62

兵役制的改革63

世兵制的设立63

战车时代的最后辉煌63

封建社会的萌芽64

国野制度的消亡64

重民思想的产生64

人才的大流动65

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65

战国变法时代66

李悝变法66

魏行武卒制67

冲击旧贵族的吴起改革67

商鞅变法67

战国七雄争霸时代68

魏国独霸中原68

齐魏共主天下68

马陵之战69

合纵连横69

五国相王69

秦并巴蜀70

楚三战而衰70

齐、秦称帝70

燕昭王招贤71

乐毅破齐71

白起拔郢71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72

老庄之道72

孔孟之道72

兼爱的墨家73

务实的法家73

战国中后期的军事改革74

骑兵的诞生74

职业军人队伍的壮大74

军队管理体制的完善75

日趋精良的铁兵器75

防御装备的改进75

混合兵种的时代75

秦国崛起76

秦赵长平之战76

秦灭二周76

秦置东郡77

六国覆灭77

战国中后期的文化与科技78

《吕氏春秋》78

屈原与楚辞78

韩非与《韩非子》78

李冰与都江堰79

神医扁鹊79

第六章 天下一统82

秦 公元前221~前206年82

大一统的秦朝82

帝制初创——“始皇帝”82

郡县体制的建立82

秦中央机构的设立82

统一货币83

统一度量衡83

统一文字83

秦始皇巩固统治84

迁徙豪富84

焚书84

坑儒84

南戍五岭85

北拒匈奴与修建万里长城85

始皇出巡85

秦朝的暴政86

沉重的徭役86

“世界第八大奇迹”86

沙丘之变87

秦二世酷政87

赵高专权87

秦末农民起义88

陈胜、吴广起义88

巨鹿之战88

刘邦入关中88

楚汉争霸战争89

第七章 大汉雄风92

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25年92

汉朝初建92

汉朝的建立92

异姓诸侯王的分封92

高祖恢复社会经济92

高祖抑商93

礼法的建立93

汉律的制定93

汉初经济的恢复94

“与民休息”的政策94

农具的推广和改进94

汉初奖励生育95

“文景之治”95

定都长安95

富庶的王朝95

翦除诸侯和七国之乱96

诛韩信等异姓王侯96

诸吕之变96

七国之乱及平定97

西汉盛世的到来97

西汉中前期的边疆政策98

稳定南疆98

南疆的再次稳定98

统一西南疆域99

东越之乱99

西汉和匈奴的和战100

冒顿单干统一匈奴100

白登之围100

反击匈奴战争的开始100

汉匈大决战101

张骞通西域101

李广利降匈奴102

苏武出使匈奴102

汉匈两族的民族融合102

长城体系的完善103

西汉中期的和亲103

西域都护之设103

西汉的工商业104

西汉冶铁业104

西汉的冶铜业104

西汉纺织业105

汉朝的漆器制造业105

城市的兴起105

西汉的商业105

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106

推恩令的颁行106

酎金夺爵106

刺史监察制度和察举制度的建立107

中央军的设置107

西汉的衰败108

巫蛊之祸108

武帝轮台之诏108

霍光辅政109

昭宣中兴109

西汉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109

新朝与各地起义110

新朝的建立110

王莽改制110

王莽对匈奴的战争111

绿林军起义111

赤眉军起义111

西汉的文化112

皇帝倡导下的音乐变革112

西汉百戏112

设立太学113

汉赋兴起113

第一部通史著作诞生113

第八章 外戚宦官政治116

东汉 公元25~220年116

东汉的建立和巩固116

东汉王朝的建立116

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116

尚书台权力的加强117

完善监察制度117

取消都试117

东汉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18

光武中兴118

豪族地主势力的发展119

王景兴水利119

杜诗制水排119

东汉的边疆外交政策120

窦固征匈奴120

班超使西域120

窦宪击匈奴121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121

东汉与罗马正式建交121

外戚和宦官擅权122

外戚专权122

宦官封侯123

党锢之祸123

何进、袁绍诛宦官123

东汉农民起义与封建割据124

黄巾起义124

董卓专权124

群雄讨董卓125

李榷、郭汜之乱125

张鲁起义125

东汉的科技文化126

造纸术的改进126

张衡发明地动仪126

王充与《论衡》127

《九章算术》127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127

班固与《汉书》127

第九章 分裂下的统一130

三国 公元220~280年130

曹操崛起130

献帝迁许130

官渡之战130

曹操统一北方131

唯才是举131

魏国的兴衰132

魏国的建立132

赤壁之战132

魏蜀之间的战争132

魏国的屯田制度133

魏国的选士制度133

高平陵之变133

蜀汉始末134

蜀汉政权的建立134

夷陵之战134

诸葛亮治蜀134

蜀国的民族政策135

蜀汉灭亡135

吴国的兴亡136

世袭领兵制136

吴国的经济与手工业136

开拓岭南137

吴国的造船业和海上交通137

孙吴灭亡137

三国时期的科技和文化138

魏初的医学与神医华佗138

马钧的发明138

建安文学139

竹林七贤139

刘徽与《九章算术注》139

第十章 门阀士族的强盛142

两晋 公元265~420年142

西晋兴衰142

西晋的建立142

西晋统一全国142

西晋分封142

永嘉之乱144

流民起义144

五胡十六国纷立145

东晋初建146

刘琨守晋阳146

东晋王朝的建立146

祖逖北伐147

侨置州郡县147

士族统治下的东晋148

王敦之乱148

庾亮辅政148

桓温北伐149

北府兵的建立149

东晋后期的战事和佛教的兴起150

淝水之战150

桓玄之乱150

刘裕北伐151

法显西行取经151

两晋的文化152

向秀、郭象注《庄子》152

陈寿与《三国志》152

陶渊明与田园诗152

从篆隶到楷书153

士大夫的绘画艺术153

第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156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156

北魏兴起156

拓跋部内迁156

北魏建国156

北朝伊始157

北魏孝文帝改革157

南朝的建立158

刘裕代晋158

元嘉之治158

宋魏大战159

典签之设159

竟陵王之乱159

齐梁陈的更迭160

萧齐代宋160

梁夺齐权160

梁初的统治160

侯景之乱161

霸先建陈161

北魏的衰亡与分裂162

宗主督护制的崩溃162

六镇起事162

河北流民起义162

河阴之变163

北魏的分裂163

高洋称帝163

北周的勃兴164

北周代西魏164

府兵制的改革164

北周武帝灭佛165

北周统一北方165

南北朝的结束165

北方民族大融合165

南北朝的经济与科技166

农业生产的革新166

经济重心的南移166

精密的数学体制167

郦道元作《水经注》167

南北朝的文化168

山水诗勃兴168

沈约与“四声八病”168

钟嵘与《诗品》168

范晔与《后汉书》169

刘勰与《文心雕龙》169

范缜与《神灭论》169

第十二章 盛世的前奏174

隋 公元581~618年174

隋朝的制度改革174

官制的改革174

均田制的推行175

户籍制度的完善175

法律制度的改革175

军事制度的改革175

杨广暴政176

杨广夺政176

炀帝改制176

炀帝的暴政177

大运河的开通177

杨玄感起义177

隋末农民起义与隋朝灭亡178

隋末农民大起义178

李渊晋阳起兵179

隋朝覆灭179

隋朝的周边和外交关系180

吐谷浑扰境180

大陆与台湾联系增强180

隋炀帝征高丽181

炀帝雁门被围181

日本遣隋使来华181

隋朝的科技文化182

音韵学的统一182

医学的重大发展182

天文历法的发展182

高超的桥梁建筑技术183

发达的地图编绘技术183

造船技术的进步183

第十三章 帝国的辉煌186

唐 公元618~907年186

唐朝初建186

李唐建国186

李世民西征186

唐郑相争187

李建成东征187

玄武门之变187

贞观之治188

房谋杜断188

魏徵直谏188

奖励法吏189

冯盎归唐189

太子之争189

唐初的制度改革190

权力均衡的中央政体190

藩镇割据兴起198

裴度平淮西之乱198

宦官擅权198

朋党之争199

唐末农民大起义199

唐朝灭亡199

唐朝的建筑和交通200

规模宏大的长安城200

四通八达的国内交通200

海上“丝绸之路”201

江河航运的发展201

唐朝的农业202

均田制的推行202

耕作技术推陈出新202

农田水利的发展203

全面开发耕地203

唐朝的手工业204

“南青北白”的制瓷业204

唐朝的官营手工业204

兴盛的造船业204

发达的造纸业205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205

冶炼业的发展205

唐朝的商业206

活跃的对外贸易206

繁荣的市场贸易206

乡村集市的普及207

完善的市场管理制度207

南方工商业继起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