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护理学基础【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高晓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626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护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护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护理学概述1
一、护理学的定义1
二、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2
第二节 护理学的发展2
一、护理学的形成2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4
三、中国护理学的发展5
二、护理学的范畴7
一、护理学的性质7
第三节 护理学的性质和范畴7
第四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的影响8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8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9
三、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工作的影响11
第五节 护理工作方式12
一、个案护理(case nursing)12
二、功能制护理(functional nursing)12
三、小组制护理(team nursing)12
五、系统化整体护理(systematic approach to holistic nursing care)13
四、责任制护理(primary nursing)13
第二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14
第一节 人14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4
二、人的基本需要15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16
四、人的自我概念16
第二节 健康17
一、健康的概念17
二、疾病的概念18
三、健康和疾病的关系20
第三节 环境20
一、人的内环境21
二、人的外环境21
第四节 护理21
一、护理的概念21
二、护士在维护和促进健康中的作用22
第五节 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相互关系23
一、概念、模式和概念模式24
第一节 护理概念和模式24
第三章 护理模式与相关支持性理论24
二、护理理论与护理概念模式的区别25
第二节 护理模式25
一、人际关系模式25
二、自理模式27
三、保健系统模式29
四、适应模式32
第三节 相关的支持性理论35
一、系统论35
二、人的基本需要论37
三、信息交流论40
四、解决问题论41
五、压力与适应理论42
六、角色理论46
第四章 护理程序50
第一节 护理程序的概念51
一、护理程序的定义51
二、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51
三、护理程序的特性51
四、护理程序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52
一、护理评估53
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步骤53
二、护理诊断55
三、护理计划57
四、实施59
五、评价60
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62
第一节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66
一、组织结构与功能66
第五章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66
二、我国护理组织系统68
第二节 医院与社区服务70
一、医院70
二、社区卫生服务75
第三节 卫生服务策略76
一、全球战略目标76
二、初级卫生保健77
三、健康新视野78
第一节 概述80
一、法律的定义80
第六章 护理与法80
二、法律的分类81
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82
四、法的制定82
五、法律与道德的关系83
第二节 护理立法83
一、护理立法的意义83
二、世界各国护理立法概况84
三、中国护理立法概况84
二、护士与护生的法律责任85
第三节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85
一、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范围85
三、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86
四、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过失的原因87
第四节 医疗事故的处理87
一、医疗事故88
二、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置89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93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96
第一节 健康教育概述96
第七章 健康教育96
二、健康教育的意义97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程序97
一、评估97
二、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及目标98
三、选择健康教育的方法100
四、实施健康教育101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方法102
一、非正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02
五、评价102
二、正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03
第四节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103
一、教育者103
二、教育对象103
三、教育方式104
第八章 环境105
第一节 环境的定义和范围105
一、环境的定义105
二、环境的范围106
第二节 医院环境106
一、医院的物理环境107
二、医院的社会环境109
第三节 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112
一、患者单位及设备112
二、铺床法(bed making)113
第九章 入院和出院的护理123
第一节 入院护理123
一、入院程序123
二、患者入病区的初步护理124
一、出院方式125
第二节 出院护理125
三、分级护理125
二、出院护理126
第三节 运送患者法127
一、在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127
二、搬运患者法129
第十章 舒适与安全136
第一节 满足患者舒适的需要136
一、舒适与不舒适136
二、不舒适的原因137
三、增进舒适的方法138
第二节 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164
一、影响安全的因素164
二、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165
第十一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71
第一节 医院感染171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171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172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172
五、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173
四、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173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174
一、概念174
二、清洁法175
三、消毒、灭菌方法175
第三节 洗手与手的消毒181
一、洗手的方法181
二、手的消毒182
第四节 无菌技术183
一、概念183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184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84
一、隔离的概念192
二、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192
第五节 隔离技术192
三、隔离原则193
四、隔离的种类与措施194
五、隔离技术196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201
一、体温的概念202
二、体温的产生与调节202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202
三、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203
四、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204
五、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208
六、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211
七、测量体温的方法211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215
一、脉搏的概念215
二、脉搏的产生215
三、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215
四、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217
六、测量脉搏的方法(以桡动脉为例)219
五、测量脉搏的部位219
第三节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222
一、血压的概念222
二、血压的产生及影响因素222
三、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223
四、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225
五、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226
六、测量血压的方法(以肱动脉为例)228
一、呼吸的概念231
第四节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231
二、呼吸的过程与调节232
三、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233
四、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234
五、测量呼吸的方法236
六、促进呼吸的护理技术238
第十三章 饮食护理249
第一节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249
一、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49
三、营养素250
二、热能250
第二节 医院饮食252
一、基本饮食252
二、治疗饮食253
三、试验饮食255
第三节 饮食护理255
一、营养的评估256
二、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258
一、管饲饮食259
第四节 特殊饮食护理259
二、要素饮食263
第十四章 排泄护理265
第一节 排尿护理265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265
二、常见的排尿异常266
三、排尿异常的观察267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269
五、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271
一、与排便有关的解剖生理282
第二节 排便护理282
二、常见的排便异常283
三、排便异常的观察284
四、排便异常的护理286
五、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290
第十五章 给药方法和药物过敏试验法300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300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300
三、给药途径、次数和给药时间301
二、给药原则301
四、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302
五、给药程序304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305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308
一、目的308
二、常用药物及其作用308
三、常用方法308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312
一、注射原则312
二、注射前准备313
三、常用注射法316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328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328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330
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331
四、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332
五、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333
六、碘过敏试验法333
七、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334
一、静脉输液的定义及原理335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335
第十六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335
二、常用溶液及其作用336
三、常用的静脉输液方法336
四、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346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处理346
六、输液反应及护理347
七、输液微粒污染与消除349
八、输液泵的应用350
九、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PICC)350
一、血制品的种类及适应证352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352
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353
三、输血方法354
四、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357
第十七章 标本采集360
第一节 标本采集的意义及原则360
一、标本采集的意义360
第二节 各种标本的采集361
一、痰标本的采集361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361
二、咽拭子标本采集364
三、血液标本的采集365
四、尿标本采集368
五、粪便标本采集371
第十八章 冷、热疗法373
第一节 概述373
一、冷、热疗法的效应373
二、冷、热疗法的作用374
三、影响冷、热疗效的因素375
四、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376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377
一、局部冷疗法377
二、全身冷疗法383
第三节 热疗法的应用385
一、干热疗法385
二、湿热疗法388
第十九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393
第一节 病情观察393
一、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393
二、病情观察的内容394
三、病情观察的方法397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398
一、危重患者的护理398
二、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399
三、常用抢救技术401
第二十章 临终护理408
第一节 概述408
一、濒死及死亡的定义408
二、临终关怀409
三、安乐死410
四、死亡过程与分期411
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412
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412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414
第三节 死亡后护理415
一、尸体护理416
二、患者家属的护理418
第一节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与保管要求421
一、医疗和护理文件的重要性421
第二十一章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421
二、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要求422
三、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保管要求422
第二节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423
一、体温单423
二、医嘱单424
三、护理记录单425
四、病室报告426
五、护理病历427
附:护理病历435
参考文献441
热门推荐
- 1478489.html
- 1360731.html
- 2108823.html
- 3782330.html
- 3084292.html
- 1116852.html
- 2588998.html
- 3632992.html
- 1491440.html
- 1551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1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4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9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9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2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6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