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辛尘著 著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99548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中国画-绘画理论-研究-中国-唐宋时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绘画“逸品说”及其研究意义与方法1
第一节 “逸”思想、“逸品”与绘画“逸品说”3
一、“逸”思想与“逸品”3
二、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基本脉络10
第二节 中外有关中国传统绘画“逸品说”研究概述14
一、海外有关中国传统绘画“逸品说”研究举例14
二、国内关于绘画“逸品说”研究举例22
第三节 如何研究绘画“逸品说”27
一、有关“逸品说”研究诸线索之关系辨析27
二、绘画“逸品说”历史嬗变之连续与断裂33
三、“逸品说”研究中史与论之关系36
第一章 唐代两种截然不同之“逸品”观39
第一节 李嗣真《画评》:“超然逸品”41
一、李嗣真是否曾首倡绘画“逸品”41
二、李嗣真“逸品”之含义及其特征44
第二节 张怀瓘《画断》:改造李嗣真“逸品”与创立“正统”评画品第体系48
一、为品定性,分科定级48
二、张怀瓘何以取消“逸品”51
第三节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格外逸品”53
一、朱景玄之“逸品”定位53
二、“格外逸品”三例分析55
第二章 “画之本法”:唐代“逸品说”坐标63
第一节 唐人“画之本法”探源65
一、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主体之形成及其“法”意识之由来65
二、谢赫“六法”及其“士性”辨析73
三、“六法”作为“画之本法”之确立78
第二节 “士体”:作为“逸品说”之实践基础82
一、绘画之初分“士体”与“工体”、“宫体”82
二、“士体”:文人士大夫之情怀87
第三节 “画之本法”范畴中之唐代绘画94
一、从薛稷、韩滉与韩幹、边鸾看唐代“士体”与“宫体”94
二、“以形写神”:“画之本法”之核心精神105
第三章 晚唐、五代“逸品”观深层矛盾与“大传统”之影响117
第一节 张彦远两难:就画论画?以人评画?119
一、以“自然”替换“超然逸品”之意义120
二、否定“格外逸品”之存在123
三、突出评画标准之“士性”125
第二节 “自然说”与“格外逸品说”之学术思想背景128
一、“方外之人”与“格外逸品”130
二、两种“自然”观132
三、“神品”与“格外逸品”之辨及其与禅学发展之关系133
第三节 荆浩《笔法记》:“六法”新解138
一、荆浩“六要”与谢赫“六法”之比较140
二、“神妙奇巧”四品说:唐代“逸品说”之分解141
第四节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首推逸格”147
一、黄休复“逸格”之含义及其“首推逸格”之原因148
二、“逸格”:唐代两种“逸品”观之融合152
第四章 从“画之本法”到“院体”准则——北宋时期“逸品说”嬗变之学术与艺术背景155
第一节 北宋以来“大传统”之裂变及其艺术观念变化之根源158
第二节 北宋“正统”艺术观与“六法”之演绎163
一、刘道醇“六要”与“六长”:“六法”新说163
二、郭若虚解析“六法”:徘徊于“正统”画与“士人画”之间167
第三节 北宋“院体画”艺术观及其基本准则173
一、北宋“院体画”艺术观之形成及其特征174
二、《林泉高致集》与《宣和画谱》:“院体画”四准则178
三、韩拙《山水纯全集》:“院体画”教科书183
第五章 两宋“士人画”精神与“逸品”地位之确立187
第一节 苏轼“士人画”艺术观与“逸品说”之理论升华190
一、苏轼“常理说”及其理论依据193
二、苏轼“传神说”内涵及其“寓意说”解析197
三、“士人画”应有之特质:诗化与“天工”202
四、苏轼“逸品”观及其意义204
第二节 苏、黄、米:北宋士人“墨戏说”及其真义207
一、“墨戏”之真义207
二、“墨戏”与人品、学问212
三、“墨戏”作为佯狂之“行为艺术”215
第三节 画院内外:“院体画”与“士人画”之比较221
一、北宋“院体画”特征例析223
二、北宋“士人画”特征例析228
第四节 邓椿《画继》:文人“逸品”绘画地位之确立240
一、邓椿推崇“士人画”之思想来源241
二、从评画依据与画家排序看《画继》之“士人画”立场244
三、邓椿“逸品说”与“逸品”地位之确立247
第六章 唐宋绘画“逸品说”之馀绪——元明清绘画“逸品说”嬗变概述251
第一节 元代:“复古”与“逸品说”257
一、赵孟頫“复古”真义及其“戾、行之辨”258
二、赵孟頫绘画艺术实践与“士夫画”之新走向261
三、汤垕《画鉴》:元代“士夫画”艺术观及其评画新标准262
第二节 明清时期:“戾家画”与“逸品说”267
一、明代中期“戾、行之辨”与绘画发展大势267
二、明代“正统”绘画艺术观与“逸品说”274
三、明代“心学”思潮与“逸品”绘画观278
四、董其昌“南北宗论”与文人“逸品”绘画至上地位之确立283
结语 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之艺术史意义287
一、“逸品说”:“大传统”在绘画艺术实践中具体落实288
二、“逸品说”:中国古代绘画风格创新之催化剂与理论依据291
三、“逸品说”嬗变:“画之本法”之解构与重新建构295
四、“逸品”、“逸品说”之得失兴衰宜作两面观298
后记301
热门推荐
- 3682469.html
- 1147840.html
- 2227543.html
- 731097.html
- 1511435.html
- 161360.html
- 1098209.html
- 3610454.html
- 2817061.html
- 1602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0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0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2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5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6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