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民族识别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尤伟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12703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云南民族识别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19
第一节 秦汉至清代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19
一、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对秦汉时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19
二、樊绰的《云南志》对唐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21
三、李京的《云南志略》对元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23
四、天启《滇志》对明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25
五、《滇南志略》对清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30
第二节 民国时期相关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36
一、丁文江先生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36
二、其他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38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40
一、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概况40
二、对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的评价45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云南民族识别概说49
一、1951年对云南省各民族的认识与分类49
二、1954年对云南民族的识别51
三、1958年和1960年对云南民族的进一步识别59
第二章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的识别63
第一节 云南彝族众多支系的识别概况64
一、民国以前对彝族先民的认识64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彝族的认识68
三、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工作概况69
第二节 彝族支系“土家”的识别归并77
一、邓川、永胜自称“利帕”的“土家”族的识别归并77
二、漾濞、祥云、永平、凤仪“土家”族的识别归并79
第三节 永胜、华坪“倮”、“水田”等十个族群的识别归并83
一、永胜“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的识别归并84
二、永胜二区“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的识别归并88
第四节 “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91
一、“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91
二、“罗武”、“阿车”的识别归并95
三、“山苏”、“车苏”的识别归并97
第五节 “普”族、“普拉”族、“母几”族等的识别归并99
一、“普”族、“母几”的调查识别工作99
二、石屏“普拉”族的调查识别工作106
三、文山“普”族(“普拉”)的调查识别工作108
第六节 昆明“子君”族的识别归并111
第七节 华坪“水彝”族的识别归并112
一、名称、历史及人口112
二、语言112
三、社会组织和文化113
第八节 云龙县“罗武”的调查识别114
一、名称、历史及人口分布114
二、语言115
三、经济生活115
四、社会文化115
第九节 弥勒县“阿西”的调查识别117
一、名称、历史与人口分布117
二、语言118
三、经济生活118
四、社会文化119
第十节 “土家”族(蒙化县)和“蒙化”族(景东县)的调查识别120
一、名称121
二、人口及分布区域122
三、语言122
四、经济与社会文化123
第十一节 路南圭山“撒尼”调查识别125
一、名称、历史与人口分布126
二、语言文字126
三、经济生活127
四、社会文化127
第十二节 昆明市“散民”的调查识别129
一、名称、历史与人口分布129
二、语言文字129
三、经济130
四、社会文化130
第十三节 1960年对部分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131
一、西畴、弥勒、元阳、泸水、师宗等地“阿乌”的识别归并131
二、丘北“撒”的识别归并132
三、富宁“倮”的识别归并132
四、马关“卓拉”的识别归并132
五、宁洱、思茅“达头”的识别归并133
六、澜沧“阿茨戛”的识别归并133
七、宾川“过拉”的识别归并134
八、镇雄“南京”的识别归并134
九、西双版纳“本人”的调查识别135
十、马关、西畴“孟武”的调查识别135
十一、丘北“僰”人的调查识别136
十二、景洪“三达”的调查识别136
十三、泸水“菟峨”的调查识别137
第三章 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之外民族的识别138
第一节 纳西族的识别139
一、民国以前对纳西族先民的认识13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纳西族的识别141
三、1960年对“阮可”支系的识别146
四、分布在四川与纳西族有关的支系146
五、云南四川相连地区“纳日”的识别148
六、维西玛丽玛萨人的识别151
第二节 哈尼族的识别156
一、民国以前对哈尼族先民的认识15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哈尼族的识别158
三、新平“糯比”、“梭比”、“卡都”、“拉乌”、“苦聪”的识别164
四、墨江、普洱两县“哈尼”、“豪尼”六个支系等的识别167
五、1960年对哈尼族支系的调查识别172
六、易武“苦聪”的调查识别173
第三节 傈僳族的识别175
一、民国以前对傈僳族先民的认识17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傈僳族的识别177
三、1960年对昌宁县“永白族”的识别181
第四节 拉祜族的识别182
一、民国以前对拉祜族先民的认识18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拉祜族的识别183
第五节 独龙族的识别189
一、民国以前对独龙族先民的认识18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独龙族的识别190
三、1954年对“怒”族和“俅”族的识别194
第六节 怒族的识别200
一、民国以前对怒族先民的认识20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怒族的识别200
三、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菟峨怒族的识别205
第七节 基诺族的识别206
一、民国以前对基诺族先民的认识20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基诺族的识别206
第四章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他语支民族的识别213
第一节 云南藏族的识别213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藏族先民的认识21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藏族的识别216
第二节 云南白族的识别223
一、民国以前对白族先民的认识22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白族的识别226
第三节 普米族的识别234
一、民国以前对普米族先民的认识23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普米族的识别236
第四节 景颇族的识别245
一、民国以前对景颇族先民的认识24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景颇族的识别246
第五节 阿昌族的识别252
一、民国以前对阿昌族先民的认识25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阿昌族的识别254
第五章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识别258
第一节 傣族的识别259
一、民国以前对傣族先民的认识25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傣族的识别262
第二节 云南壮族的识别272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壮族先民的认识27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壮族的识别归并274
第三节 云南布依族的识别293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布依族先民的认识29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布依族的识别295
第四节 云南水族的民族识别300
一、民国以前对水族先民的认识30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水族的识别303
第六章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识别309
第一节 云南苗族的识别310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苗族先民的认识31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苗族的识别312
第二节 云南瑶族的民族识别317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瑶族先民的认识31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瑶族的识别318
第七章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的识别324
第一节 布朗族的识别325
一、民国以前对布朗族先民的认识32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布朗族的识别327
三、西双版纳“克木人”的识别337
四、金平“莽人”(芒人)的识别341
第二节 德昂族的识别344
一、民国以前对德昂族先民的认识34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德昂族的识别345
第三节 佤族的识别350
一、民国以前对佤族先民的认识35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佤族的识别352
第八章 云南其他民族的识别360
第一节 部分汉族的识别361
一、富宁“蔗园”族的调查识别361
二、马关、河口“都匀”进行了调查识别363
三、腾冲“京东”人进行了调查识别364
第二节 云南满族的识别364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满族先民的认识36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满族的识别366
第三节 云南蒙古族的识别369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蒙古族先民的认识36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蒙古族的识别371
第四节 云南回族的识别374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回族先民的认识37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回族的识别375
结语379
一、为云南各民族共同繁荣、边疆稳定,顺利推进云南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79
二、结合云南民族实际,开展云南民族识别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云南民族识别工作中得到发展381
三、云南民族识别工作促进了民族学科的发展,为云南各民族的民族平等从学术上做出了贡献,为云南当代历史的书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史料384
四、民族识别遗留问题的反思386
参考文献392
一、古代文献392
二、地方志392
三、与云南民族识别工作有关的研究著作392
四、与云南民族识别工作有关的研究论文394
五、云南民族识别的识别报告及相关文献396
热门推荐
- 860865.html
- 2643718.html
- 1421837.html
- 3314843.html
- 3864466.html
- 1834859.html
- 64209.html
- 2734459.html
- 3472819.html
- 2764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5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3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9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8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6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3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