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陶瓷史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陶瓷史 上
  • 方李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3033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陶瓷-工艺美术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陶瓷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陶瓷史观1

一、概述3

二、文化的传播与全球互动5

三、民族的迁徙融和与文化互动8

四、器物的文化表象11

五、从神圣到世俗的内在动因13

六、官民窑互动的历史进程16

七、文人文化与中国陶瓷审美19

八、走向俗文化的元明清陶瓷23

九、透过陶瓷史重新理解中国社会26

十、中国陶瓷史研究的当下价值32

十一、写作理路34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37

第一节 概述39

一、陶器的起源39

二、陶器出现的意义40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陶器41

一、遗址的分布41

二、原料与品种特点42

三、造型与装饰44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陶器46

一、彩陶艺术的出现与产生46

二、彩陶艺术的分布状况49

三、彩陶纹样的文化内涵68

四、彩陶纹样的艺术价值76

五、黑陶艺术的出现与发展80

六、黑陶艺术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85

七、原始陶器与中国价值观萌芽88

第二章 夏商时期的陶瓷91

第一节 概述93

一、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陶器93

二、制陶手工业的发展状况98

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灰陶器102

一、夏商灰陶的原料与器形102

二、商代灰陶的变化与发展104

第三节 夏商时期的白陶器106

一、白陶的缘起与发展106

二、商代白陶的特征107

第四节 夏商时期的印纹硬陶110

一、印纹陶的制作与烧成方式110

二、夏商时期印纹陶的发展111

第五节 商代的原始瓷器112

一、商代原始瓷器出现的意义112

二、商代原始瓷器的完善与发展113

第六节 结语114

一、瓷的发明及其意义114

二、与青铜器共存的艺术语言115

第三章 周代的陶瓷117

第一节 概述119

一、周代与夏商文化的承继关系119

二、王室贵族与奴隶“百工”122

第二节 周代的灰陶器123

第三节 周代的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125

第四节 周代的建筑用陶126

第五节 结语128

一、富有原始宗教意味纹饰的解体128

二、礼器中的酒器与豆129

三、周礼与审美129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131

第一节 概述133

一、文化的大变革时代133

二、疆域的扩张与陶瓷品种的丰富135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灰陶器136

一、灰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日常生活136

二、春秋战国的灰陶与陶明器137

三、春秋战国时期灰陶的造型与装饰138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139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141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彩绘陶与其他陶明器143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陶145

第七节 结语147

一、陶瓷品种世俗化的倾向147

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器形变化148

三、装饰题材的丰富149

第五章 秦汉时期的陶瓷151

第一节 概述153

一、中国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移153

二、新的文化观与秦汉时期的陶瓷生产156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灰陶器158

一、秦汉灰陶器中的品种158

二、汉代灰陶明器的发展159

三、汉代灰陶器的装饰161

第三节 汉代的铅釉陶164

一、铅釉陶及其起源164

二、铅釉陶的品种及特点165

第四节 秦汉时期原始瓷的发展与成熟168

一、秦汉时期原始瓷的发展168

二、东汉末年成熟瓷的出现170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陶塑173

一、秦时期的陶塑173

二、西汉早中期的陶塑177

三、西汉后期至东汉的陶塑179

第六节 秦汉时期的建筑用陶183

一、汉代的画像砖183

二、秦汉时期的瓦当186

第七节 结语189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193

第一节 概述195

一、新民族的羼杂196

二、新宗教的传入197

三、新兴瓷器业的发展199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的青瓷202

一、南方地区的青瓷生产202

二、北方的青瓷生产208

三、青瓷的造型与装饰209

四、青瓷的成就与特点21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黑瓷与白瓷214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陶器及陶明器与建筑用陶217

一、陶器217

二、陶明器217

三、建筑用陶220

第五节 瓷明器的出现222

第六节 汉晋以来的外销瓷225

第七节 结语228

第七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231

第一节 概述233

一、强盛与开放233

二、城市的新布局与手工艺的发展236

三、科举制度与文人生活239

四、茶文化与瓷器241

五、外来人口所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融242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青瓷245

一、隋代的青瓷245

二、唐五代的越窑250

三、唐五代的“秘色瓷”255

四、唐五代越窑以外的青瓷257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白瓷266

一、隋唐五代邢窑的白瓷266

二、邢窑以外隋唐五代的白瓷270

第四节 唐五代的釉下彩瓷及其他瓷器275

一、唐五代的釉下彩275

二、唐代其他品种的瓷器280

第五节 唐代的三彩陶器283

一、唐三彩的烧成工艺与窑址283

二、唐三彩的用途与装饰工艺285

三、唐三彩中的陶俑287

第六节 唐青花291

一、唐青花的市场291

二、唐青花的起源与窑口292

三、唐青花外销的交通条件293

第七节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陶瓷的外销294

一、隋唐五代外销瓷的路线与港口294

二、销往海外的越窑青瓷298

三、销往海外的白瓷、三彩瓷、青花瓷300

四、销往海外的长沙窑瓷器304

五、唐代中国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305

第八节 结语308

一、文化融合的时代308

二、人文基础在陶瓷艺术上的显现310

三、陶瓷艺术中文人气质的发端318

第八章 宋辽金时期的陶瓷319

第一节 概述321

一、时代新局面的形成321

二、城市经济的繁荣323

三、城市文化的繁荣326

四、宋代手工业与陶瓷器的发展329

第二节 北方地区的瓷窑331

一、北方白瓷与定窑331

二、磁州窑336

三、耀州窑342

四、钧窑346

五、汝窑351

六、北宋官窑354

第三节 南方地区的瓷窑359

一、景德镇窑359

二、南宋官窑367

三、哥窑370

四、龙泉窑373

五、吉州窑378

六、建窑382

七、德化窑385

第四节 辽代的陶瓷389

一、上京地区391

二、中京地区393

三、东京地区394

四、南京地区394

五、西京地区396

六、辽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396

七、辽代的三彩佛像399

八、辽代制瓷业的贡献403

第五节 金代的瓷器404

一、金定窑406

二、金钧窑409

三、金耀州窑411

四、金磁州窑415

第六节 宋代陶瓷的对外贸易428

一、海上陶瓷之路428

二、宋代的海外贸易429

三、宋沿海一带生产外销瓷的窑场430

四、近年出水古陶瓷带来的新信息433

第七节 结语437

一、宋代北方地区的制瓷特点437

二、宋代南方地区的制瓷特点439

三、宋代陶瓷的美学特征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