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事法律监督程序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事法律监督程序研究
  • 徐汉明,蔡虹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19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事法律监督程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中的检察权6

第一节 民事检察权概述6

一、民事检察权的概念6

二、民事检察权的性质10

三、民事检察权的内容16

第二节 民事公诉权简析18

一、民事公诉权的概念18

二、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制度的构建24

第三节 民事诉讼监督权概论29

一、民事诉讼监督权的界定29

二、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32

三、民事诉讼监督权的特点34

第四节 司法弹劾权的设置和完善37

一、司法弹劾权的概念37

二、设置司法弹劾权的必要性40

三、司法弹劾权的可行性及其设置43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基础理论47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价值47

一、程序安定性——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形式价值的重要体现50

二、实体公正——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实质价值之一53

三、程序正义——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实质价值之二56

四、增进效率——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实质价值之三58

五、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诸价值之间的平衡61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功能65

一、平衡利益冲突67

二、恢复受损秩序70

三、创建制度规范73

四、有序分配资源75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目的77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79

二、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目的81

三、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目的与民事诉讼的目的之间的关系83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基本构造84

一、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基本构造之一——检察权与审判权的关系85

二、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基本构造之二——检察权与诉权的关系87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与相关诉讼原则的协调性94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与审判独立94

一、审判独立的特定含义94

二、审判独立并不排斥外在力量的监督97

三、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不会干涉审判独立98

四、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可以优化审判工作的外部环境99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与维护生效判决的既判力100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与处分原则103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与诉讼结构的平衡106

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立法缺陷109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的历史回顾109

一、初创时期(1949~1957)109

二、中断时期(1957~1977)111

三、恢复时期(1978~1991)112

四、发展时期(1991年至今)113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指导思想和诉讼观念反思114

一、“有错必纠”原则的再认识115

二、对“有限监督”、“事后监督”理念的反思117

三、将“改判”作为监督结果评价标准的误区118

四、关于“重实体、轻程序”的反思120

五、关于“重公权、轻私权”的反思121

第三节 现行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立法的具体缺陷122

一、监督范围狭窄122

二、监督方式单一128

三、抗诉权配置不足129

四、审判机关接受监督的义务虚化133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的评价134

第五章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范围的完善141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范围概说141

一、从民事诉讼进程的角度看,包括审判监督与执行监督141

二、从监督内容的角度看,包括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141

三、从介入监督时间的角度看,包括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142

四、从监督对象的角度看,包括对案件的监督和对人的监督143

第二节 关于审判监督范围的完善143

一、关于抗诉监督的范围143

第三节 赋予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权146

一、民事执行监督立法缺陷与民事执行现状146

二、“执行难”、“执行滥”的原因分析151

三、赋予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分析153

四、民事执行监督范围的界定157

五、执行监督对象的界定161

第四节 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诉讼职务违法行为监督权163

一、对民事诉讼中的职务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必要性163

二、监督调查范围的界定169

第六章 监督方式的完善与监督权配置171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方式的完善171

一、关于审判监督方式——抗诉172

二、关于执行监督方式——发监督意见书172

三、关于法官职务违法行为的监督方式——发监督意见书178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权配置179

一、调查权179

二、调卷权183

三、抗诉案件的再审监督权184

四、特殊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和现场监督185

五、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的义务186

第七章 建立和完善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的立法建议187

第一节 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的立法现状与缺陷187

一、民事检察证据制度的立法现状187

二、民事检察证据制度的缺陷190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的必要性194

一、建立和完善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是有效实现民事检察职能的需要194

二、建立和完善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是规范民事检察职权行使的需要196

三、建立和完善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198

四、建立和完善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是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199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民事检察证据制度体系的宏观思考201

一、民事检察证据制度的立法体例201

二、民事检察证据制度的分类203

三、民事检察证据制度的特征207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民事抗诉证据制度体系的微观设计212

一、规范检察机关立案阶段审查证据的方法及标准212

二、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关于事实认定的抗诉条件216

三、完善检察机关的调查收集证据制度221

四、检察机关的证据说明与质证230

第八章 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程序的完善233

第一节 关于抗诉程序的完善233

一、关于抗诉与再审级别233

二、关于抗诉程序的启动236

三、关于立案、审查与处理程序237

四、关于再审监督程序238

第二节 关于执行监督的程序设计238

一、执行监督的管辖239

二、执行监督的启动程序239

三、执行监督的实施程序240

四、人民法院对执行监督案件的审查处理241

第三节 对法官职务违法行为监督的程序设计242

一、案件来源243

二、调查启动程序243

三、调查进行程序243

四、处理程序244

五、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调查监督案件的审查处理程序244

附:民事诉讼法监督立法建议稿245

一、总则部分的修改245

二、关于审判监督内容的修改和分则部分的修改245

三、关于执行监督的修改249

参考文献253

跋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