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3【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3
  • 李春光纂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237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64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名人-生平事迹-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方维甸(约1758—1815

方勤襄公三大荣遇1103

方勤襄公功德1103

戴敦元(1768—1834

号为神童1104

数十载一布被1105

会试佳卷1105

笃好历算之学1105

驴车尚书1106

戴简恪廉俭1106

征税有方1107

戴公风度1107

戴简恪挽联1107

汤金钊(?—1856

汤文端之治狱1108

汤文端受知三朝1108

赔偿菜翁1109

汤金钊学行1109

宝当藏之于心1110

托病不谢和珅1110

其二1110

为学与为官1111

厄于陈蔡之间1111

汤金钊虚心下士1112

孙尔准(1770—1832

孙文靖公之善行1112

孙文靖参幕职时之器识1113

孙文靖公之奇闻1113

奉请黄忠端崇祀孔庙1114

贞不绝俗1114

生平纪闻拾遗1115

孙文靖疏荐陶文毅1116

伊里布(1772—1843

力拒滥杀贪功1116

伊相国言官场炎凉1117

周天爵(1772—1853

书周文忠公遗事1119

周天爵严惩“五少爷”1121

海忠介复生1122

周天爵赍金寿母1122

周天爵痛失关东大汉1122

陶澍(1779—1839

陶文毅之家世1124

纪文达知陶文毅1125

志在转移世运1125

陶文毅公之婚姻1126

陶澍创汇题之法1126

陶文毅以敢谏结主知1127

陶文毅识左文襄1127

其二1128

陶公轶事1128

其二1131

陶文毅趣闻1132

陶澍之诗1132

陶文毅受知与知人1133

寿陶宫保联1133

穆彰阿(1782—1856

穆彰阿之奸1134

穆相与王鼎尸谏1135

穆彰阿势倾中外1136

谗戴熙1136

穆彰阿书扇之妙用1137

权相预知死期之奇特1138

林则徐(1785—1850

幼时之聪颖1139

同学拾钱见心术1139

林文忠访延记室1139

留心经世之务1140

林文忠折服龚定庵1141

林文忠公制一怒字1141

林文忠办理河工之精核1142

劝慰幕僚之语1142

林则徐祈雨1142

左宗棠为林则徐所知1143

千古江山册1143

禁烟1144

居官功过系于鸦片一案1144

察知夷情严加防范1145

林文忠公以茶易烟1146

遣戍伊犁之一说1146

西北民称林为神人1147

辞南中绅民赎锾之举1147

林文忠契张亮基1148

但分良莠 不分汉回1148

联话一则1148

办事必替人设想1149

手迹遍传冰天雪海中1149

林文忠临殁大呼星斗南1149

林则徐之死1150

其二1150

文宗赐林文忠挽联1150

邓廷桢(1776—1846

邓廷桢出督两广1151

俄罗斯终为中国患1151

琦善(约1790—1854

琦善三十岁任巡抚1152

琦善之将略1152

叶名琛(1807—1859

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1154

叶名琛被执之原因1158

叶名琛在印度1159

其二1159

不作学政真可惜1161

倭仁(1804—1871

理学名臣1162

倭仁辅导圣学1163

其二1163

倭文端沮开同文馆1165

其二1165

倭仁与总署同文馆1166

日记数则1168

一钱不敢纳1168

倭文端守旧1169

门人挽联1169

宝鋆(1807—1891

宝文靖之风趣1170

宝文靖遗事(二则)1170

宝鋆宦海沉浮1171

宝鋆论崇礼其人1171

曾国藩(1811—1872

曾文正公始生1172

少年之一异事1173

曾文正大度1174

殿试列三甲1174

藏云洞1175

以小见大1175

出穆彰阿门下1175

受宣宗之知之又一说1176

宦途琐记1177

咸丰帝圈图寄曾国藩1179

为幕客所欺1180

曾文正公劝人读七部书1180

曾文正公知人1181

曾国藩之滑稽1181

曾国藩夜课1182

礼贤下士1182

设柜求言1183

曾文正公不禁秦淮灯舫1183

曾国藩移节东流1183

曾文正公请复日讲旧典1184

曾国藩用人之术1184

曾文正纳妾1185

十九条挺经1186

曾国藩养心棋1187

其二1188

曾左友谊之始末1188

曾左交恶1189

曾侯甘心受欺1190

曾公言行记1191

学习西方技艺1193

李鸿章服膺曾公识人1193

曾文正规其戚1194

曾国藩删却李秀成供状1195

江南官书局之先河1195

一生三变1196

曾国藩为官三议1196

文正驭将之权术1198

曾国藩诙谐答左宗棠1198

曾国藩家眷不废纺织1199

其二1199

曾国藩提倡节俭1200

三圣七贤1200

曾文正与左相气度1201

一君一相之说1201

不信书 信运气1202

曾国藩之晚年1202

临终绝笔1203

曾文正公挽联1203

曾国藩之死1204

胡林翼(1812—1861

陶文毅识胡林翼1205

胡林翼遗闻1206

其二1206

其三1209

勤于治事1209

胡林翼论军事1209

胡林翼之远虑1211

胡林翼之智谋1211

叙益阳胡文忠公御将1212

词臣骄慢1214

天诛星使1215

胡林翼取军饷之法1216

与官文释嫌为兄弟1216

胡文忠荐贤1216

言行琐记1217

其二1219

胡文忠爱才1219

胡文忠学问为勋烈所掩1220

胡林翼之瞑目1220

左宗棠(1812—1885

异僧之言1221

左文襄未达时1221

左相少年事1222

其二1222

曾左相与戏为联语1223

左宗棠之受大用1223

左文襄循资进用1224

左文襄公遗闻1225

其二1226

其三1228

其四1228

其五1228

左文襄轶事1229

力拒骆文忠公徇私1229

左宗棠与樊云门1230

文襄有霸才1232

左文襄遗议1232

左宗棠之诙谐1233

遗闻拾零1233

其二1236

其三1237

张佩纶心感左之持公论1237

左文襄之远识1237

纪胡文忠左文襄轶事1238

左宗棠赴闽督师1239

督师福建趣事1240

其二1240

督闽数事1242

其二1243

出师新疆1243

左文襄辟荒于新疆1244

左宗棠之见憎士论1244

俭德1244

塞上献诗左文襄1245

左文襄联语1245

腹中满贮马绊筋1245

入朝为诸大臣所侮弄1246

文襄将略1246

左文襄俊辩1247

黄马褂被窃1247

文襄小像1248

左文襄公晚年意气1248

左宗棠晚年1250

肃顺(1816—1861

肃顺本末1251

自称无赖1252

肃顺推服楚贤1254

其二1255

肃顺之专横1255

肃顺之狱1256

肃顺狱异闻1257

善待汉人1259

肃顺轶事1259

其二1262

阎敬铭(1817—1892

阎敬铭为官精勤1262

阎文介公察人之道1263

阎文介方正1264

阎文介崇俭1265

其二1265

其三1266

阎文介性喜朴质1267

阎文介开通太行北道1268

铁面之不易1268

谏阻修复颐和园失宠1269

以王安石自况1269

阎文介遗事1270

其二1271

其三1272

痛揭军国受病之由1272

文祥(1818—1876

一言回天1273

文祥让文华殿大学士1273

奕待文祥1274

狄仁杰之流亚1274

文祥阻金安清内用1275

上疏筹战守1275

在总理衙门遇事持以定力1275

大臣远略1276

沈葆桢(1820—1879

塞心孝廉载重1277

沈文肃之恩遇1277

知有国不知有曾1278

沈文肃双忠格天1278

沈葆桢为政数事1279

其二1280

其三1280

其四1281

其五1281

其六1282

善治盗1282

无官场习气1283

昨夕眼泪为多事1283

喜诵自撰联语1283

袁州学官1284

沈文肃诛蠹吏1284

沈文肃和松沪铁路1285

挽沈文肃诗1285

有林文忠之遗风1286

神明不乱1287

丁宝桢(1820—1886

丁宝桢之露头角1288

为官一清如水1289

为官两袖清风1290

丁宝桢憾未掌文衡1291

丁宝桢治蜀1291

其二1294

丁文诚公墓碑之刻1294

李鸿章(1823—1901

李文忠未达时1296

李鸿章其人1296

其二1299

李鸿章用人之一事1299

李鸿章最喜衡文1300

李鸿章使美之轶闻1301

手杖佳话1302

李鸿章笑史1303

其二1304

李文忠公权谋机警1304

李鸿章率师镇压太平军1307

李文忠滥用乡人1308

李合肥轶事1308

其二1310

其三1312

李鸿章过于自满1313

李文忠办洋务成效1314

李鸿章英雄本色1315

李文忠徇私坏法1315

李鸿章欲设银行1316

李文忠孤立1316

李合肥注意使材1317

李鸿章购海晏轮船1317

李鸿章创办海军遗闻1317

李鸿章之骂1319

李鸿章登舰折服德将1319

评说李鸿章1320

平生服膺曾文正1320

李鸿章为政之失误1322

中堂目疾1323

斥县令革陋规1323

李鸿章斥袁世凯1324

七十生辰妙联1325

马关之奇辱1326

马关对联1326

李鸿章之虚惊1327

李文忠庚子议和事1327

李鸿章请赐坐面陈1329

李鸿章庚辛议和时气焰1329

李鸿章孙家鼐相戏语1330

李鸿章之死1330

李鸿章致死之由1331

丁日昌(1823—1882

丁日昌任知县1332

李鸿章与丁日昌之藏书1333

丁日昌之为官1333

刘壮肃讽丁日昌1333

丁雨生投机不售1334

丁日昌与刺马案1334

丁日昌落拓之性情1335

丁日昌师卫嗣君故智1336

外交须恃力1336

曾国荃(1824—1890

杀人如麻 挥金似土1337

曾威毅抚晋之政绩1338

学于老庄 依于孔孟1338

威毅伯攻克金陵1339

其二1340

天王府之所获1340

曾国荃不懂规矩1341

贪得之传闻1341

曾国藩训导曾国荃1342

曾国荃十六字箴言1342

具应变之才而善处功名1343

曾国荃劾罢官文1344

记曾忠襄语1344

晚年昏德1345

岑毓英(1829—1899

岑毓英以军功显达1345

封疆奇才1346

为李鸿章所欺1346

岑毓英为官风度1347

潘祖荫(1830—1890

收藏金石甚多1348

其二1348

潘祖荫翁同龢并为天阉1348

潘祖荫为富家赘婿1349

潘尚书趣闻1349

其二1351

其三1352

潘文勤之好士1352

潘祖荫撰述及轶事1353

其二1353

潘文勤胡文忠保左文襄1356

潘祖荫无愧名臣1357

潘祖荫其人1357

潘祖荫与翁同龢1358

刘坤一(1830—1902

刘坤一轶事1359

其二1360

其三1361

刘坤一之虚怀雅量1362

刘忠诚与连文冲轶事1362

文芸阁之不满刘坤一1363

刘岘庄制军轶事1365

刘坤一字体1366

刘坤一怀曾国藩诗1366

刘坤一求雨事1366

刘坤一治粤意见1367

制军捉赌被罚1367

为督抚之政绩1368

洞察大局 能断大事1369

其二1369

刘坤一大事不糊涂1370

密推李鸿章主国政1371

操守非张之洞所及1372

刘忠诚祠联1372

翁同龢(1830—1904

翁同龢未达时1373

翁同龢之为帝师1373

翁同龢与刚毅1374

翁同龢之狡黠1375

记翁同龢数事1375

其二1376

其三1377

翁同龢荣禄交恶1377

翁同龢误中会元1378

记翁文恭公事1379

翁相国荐康某之诬1380

翁同龢以磕头健身1380

翁同龢五不居士1380

鹿传霖诬翁氏误国1381

翁同龢之被逐1382

其二1383

翁同龢之被地方管束1383

翁师傅晚境1385

朝闻道夕死可矣1385

王文韶(1830—1908

少时欲弃儒就贾1386

为近日枢臣之有才者1386

临大事不糊涂1386

王文勤之圆滑1387

其二1387

王文韶之相业1388

王文韶不辨国名1388

王文勤公深知大体1389

陈宝箴(1831—1900

陈宝箴之忧国1389

开风气 正学术1391

其二1391

陈右铭治湘勇于改革1392

陈右铭募饷乞师1393

陈宝箴妙语解嫌1394

其二1394

陈宝箴为文有奇气1395

吴可读(约生于1810—1879

少时风流倜傥1395

报臣忠烈1396

吴可读严劾害民之臣1396

请免外国使臣之跪拜1397

吴柳堂尸谏及其轶事1399

其二1399

授命无惭卫史鱼1400

刘铭传(1836—1895

曾文正李文忠识刘省三1401

刘铭传其人1401

刘铭传受知曾公1403

虽为武夫而诗文成集1403

刘铭传数事1404

其二1404

其三1406

其四1406

刘壮肃杀陈总兵1406

刘壮肃补记1407

大潜山房诗与刘铭传1409

号称福将1411

丁汝昌(1836—1895

丁汝昌兵败刘公岛1411

其二1412

丁之志节有伦理学之价值1412

丁汝昌惟求一死塞责1413

丁汝昌死有余辜1413

荣禄(1836—1903

荣禄之恩遇及其与肃顺之恩怨1414

荣文忠公精相术1415

以“山查”二字订交1416

荣禄口蜜腹刀1417

荣禄政见之一斑1418

奏康有为乱法非制1419

荣禄统军意态1419

荣禄贪黩1421

戊戌政变后之荣禄1421

荣禄貂褂1424

荣相谲谏1424

荣禄权略1425

苦谏废光绪帝之不可行1425

其二1426

荣文忠与光绪朝相始终1427

荣禄倾陷沈桂芬1430

鹿传霖(1836—1910

鹿传霖之为官1431

鹿张二人之戏骂1431

鹿传霖轶事1432

其二1432

其三1432

鹿传霖督川1433

鹿传霖之笑柄1434

鹿传霖暗中主复科举1434

鹿文端一语隽永1435

鹿文端查办贻谷案1435

漫话鹿文端1436

鹿文端身后之议论1437

毓贤(?—1901

说毓贤1438

毓贤为官冷酷1439

毓屠户六则1440

毓贤遭杀身之祸1447

毓贤从容就死1447

张之洞(1837—1909

少有神童之誉1448

无情对1449

科场佳话1449

张之洞学问一瞥1450

张之洞罢除宾师1451

张之洞大开赌禁1452

张之洞与端方1453

张文襄喜打诗钟1454

卖茶女1455

张文襄遗事1455

张文襄遗事之二1456

张之洞遗事之三1457

张之洞轶事三则1459

论历朝相业1459

张之洞主持特科试1460

遗闻摭拾1460

其二1466

其三1467

公利私利1467

张文襄买古董之被骗1468

张之洞骄蹇无礼1468

张文襄为某令之知己1469

张文襄之用人及其他1469

张之洞器量之狭1470

张之洞之生活起居1470

张文襄之敢言极谏1471

张之洞开和尚玩笑1472

张之洞与蜀学之兴1473

张文襄三事1474

盛唱烛影摇红词1475

习气大全1475

张之洞书室联语1475

张之洞精神大异乎人1476

强奸香涛一次1476

张文襄痛诋李文忠1477

张之洞偃蹇作老态1477

与西太后关系甚深1479

谈缠足之弊1480

天然无缝之联1480

张文襄加礼留学生1481

张文襄与幕僚会餐1481

张文襄不使幕僚误一字1481

张文襄暗于知人1482

张文襄之学问1482

樊增祥祝张七十寿文1483

张之洞抑郁而死1484

张之洞之死1484

刚毅(1837—1900

刚毅之贪诈1486

刚毅之筹国1486

刚毅无学之笑话1487

其二1487

其三1488

其四1488

其五1489

刚毅之趣闻1489

刚毅之贪鄙及顽固1490

刚毅之浅陋1491

刚愎自用1491

白字先生1493

曾纪泽(1839—1890

曾纪泽其人1495

曾纪泽之外交才干1495

其二1496

与俄抗争 索还伊犁1497

折冲樽俎 外争国权1497

出使人才曾纪泽第一1498

曾劼刚中国先睡后醒论1499

张佩纶(1848—1903

张幼樵其人1500

其二1501

其三1502

张佩纶之为李鸿章婿1503

其二1503

张佩纶之工媚1504

时人嘲张幼樵联1505

张佩纶琐闻1505

张佩纶诗句1507

张佩纶之晚景1507

张幼樵学士之死及其他1508

盛宣怀(1844—1916

盛杏荪办洋务1509

白日之魑魅 亡国之妖孽1510

盛尚书诱骗泽公1511

恒泄机事于敌1511

盛宣怀产业数目1511

富甲东南 骄奢淫佚1512

理财1512

顾左右而言他1513

汤蛰仙之被斥1513

盛宣怀怕食宣腿1513

赵尔巽(1844—1927

赵次帅宦途始末记1514

为官数事1515

某留学生劝赵力主立宪1516

入蜀考察地方官之趣闻1517

赵尔巽失欢于同僚1517

赵尔巽失礼1518

补述赵尔巽与某知县事1518

赵尔巽轶事1519

赵尔巽尚欲有言1519

果能真实清楚1520

赵次帅闻变自保1520

编撰《清史稿》及其晚年1521

徐世昌(1855—1939

徐世昌之腾达1522

徐东海之自负1523

徐世昌叹识袁世凯1523

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之铺张1524

徐世昌粉饰太平1524

袁世凯(1859—1916

窃取书画1525

生平略记1525

袁世凯轶事四则1529

训练新军得超擢 政变告密获重用1530

逢迎太后1532

袁世凯治津1532

受张人骏密荐而获大用1533

袁世凯“思虑太多 防患太深1533

袁项城阔后忘跕班1534

袁氏之遗闻1534

其二1536

其三1539

戊戌政变中之袁世凯1539

袁世凯之争权夺势1540

袁世凯祝张之洞寿1541

袁世凯奏请预备立宪1541

袁世凯仓皇走天津1542

入京逮捕革命党人1544

袁慰廷慷慨好施1544

“洪宪皇帝”的揖让1544

侧面看袁世凯1546

梁鼎芬(1859—1919

梁鼎芬之泄愤1548

趣人趣事1549

其二1551

梁鼎芬诙谐1551

梁鼎芬劾李鸿章之传闻1552

联讽梁鼎芬1552

梁氏撰联趣话1553

梁节庵愿为入幕宾1554

梁节庵之胡与辫1554

记梁鼎芬数事1556

梁星海赠诗扇1557

痛斥奕劻1557

梁鼎芬与黄兴密会交诚1558

梁鼎芬力诋康有为1559

郑孝胥(1860—1936

蒙光绪帝召见条陈三事1560

郑孝胥实一政客1561

自负有经世才1562

郑氏之诗1563

郑孝胥与南京1563

端方(1861—1911

端方宦途之声誉1564

端方之滑稽1566

端方好联语嘲人1566

端方轶事三则1568

端方出洋趣史1568

端方受窘1570

端方不先拜各国领事1570

端午桥之幽默1570

邱墓之间1571

嘲端方联1571

端方好色惧内1571

记端方贪墨巧取1572

蟋蟀相公1572

端午桥死事始末1573

岑春煊(1861—1933

少年时代之岑西林1576

岑春煊宦途琐闻1576

岑西林无人不骂1579

受慈禧宠眷1579

岑云阶粗莽1582

西狩之岑春煊1583

岑春煊西狩蒙恩1584

岑云阶入京举动1585

岑春煊参罢人数之多1585

其二1586

岑春煊开罪李莲英1586

督川颇有声誉1586

岑春煊轶事三则1589

岑西林获罪始末1590

洪秀全(1814—1864

洪秀全之奇病1590

其二1591

起义始末略记1592

其二1593

其三1596

记粤逆洪秀全事1597

洪秀全之白话告示1598

洪杨琐事1598

洪氏琐记1599

洪氏喜掉文字1600

洪秀全攻南京之巧计1601

以重兵守九洑洲1601

西人洪氏谈1602

洪秀全自撰之楹联1603

其二1603

洪氏余话1604

杨秀清(约1820—1856

杨秀清其人1605

杨秀清矜功骄恣1607

韦昌辉(1826—1859

韦昌辉嬖童黄启芳1608

韦杨之乱1610

韦昌辉之被杀1611

石达开(1831—1863

石达开碎碑1612

石达开重义轻财1613

石达开舍家赀从军1614

石达开之日记1615

石达开与熊处士之交谊1616

石达开出走1616

石达开之入川1617

书石达开就擒事1620

石达开未死之传闻1622

诗文不愧一代作者1623

李秀成(1823—1864

李秀成之才略1624

李秀成感事诗1625

武勇绝伦兼有文雅之风1625

记忠王事1627

李秀成被擒1628

其二1629

大审忠王1630

陈玉成(1837—1862

陈玉成之赫赫战绩1631

陈玉成遗事1634

陈玉成受擒记1635

记陈玉成之遇害1636

洪宣娇1638

洪宣娇私纵红莺1638

宣娇启芳谋陷侯裕宽16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