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通式立交线形设计与施工【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互通式立交线形设计与施工
  • 刘旭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2528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互通式立交线形设计与施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概 述1

第一节互通式立交发展概况1

目 录1

第二节互通式立交的作用2

第三节互通式立交组成2

第四节互通式立交建设涉及的问题4

一、上跨式8

二、下穿式8

第一节按跨越方式不同划分8

第二章互通式立交分类简介8

三、半上跨半下穿式9

第二节按交通功能不同划分9

一、完全互通式9

二、部分互通式10

三、无互通式(分离式)10

一、完全立交型11

二、部分平交型11

第三节按行车轨迹相互关系划分11

三、交织型12

第四节按相交道路数划分12

一、两路相交12

二、三路相交13

三、四路相交13

四、多路相交13

第五节按立交层数划分13

一、两层式13

三、四层式14

二、三层式14

第三章互通式立交常用型式及特点15

第一节三路T形交叉的型式15

一、喇叭型15

二、定向式16

三、环 形18

四、叶 式19

第二节三路Y形交叉的型式20

一、单向匝道全苜蓿叶型21

第三节四路十字交叉的型式21

三、设集散路的全苜蓿叶型22

二、双向匝道全苜蓿叶型22

四、扁苜蓿叶型23

五、部分苜蓿叶型25

六、菱型27

七、环形29

八、定向式35

九、组合式立交38

第一节基本要求49

第四章互通式立交位置、型式选择49

第二节选择步骤54

第三节选择准备55

第四节选择位置56

一、互通式立交位置应具备的条件56

二、互通式立交相互间距57

第五节选择型式61

一、一般要求和目的61

二、城市道路立交型式选择62

三、高速公路立交型式选择64

四、立交几何要素选择69

第六节方案比选70

一、方案比选依据70

二、方案综合评价74

第五章主线、交叉线线形设计79

第一节主线、交叉线主要技术标准79

一、公路技术标准79

二、道路技术标准132

第二节主线、交叉线平面设计151

一、立交范围内主线、交叉线技术标准选用151

二、平曲线半径选择153

三、缓和曲线长度选择154

四、线形组合157

五、主线、交叉线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59

六、主线、交叉线(包括匝道)平面设计主要成果160

第三节主线、交叉线纵断面设计164

一、纵坡设计164

二、竖曲线设计166

三、立交桥下净高选定169

四、主线、交叉线纵坡与匝道纵坡协调配合170

五、主线、交叉线纵断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71

六、主线、交叉线(包括匝道)纵断面主要设计成果173

第四节主线、交叉线横断面设计176

一、标准横断面选定176

二、设计交通量及通行能力182

三、特殊路段横断面设计189

四、平曲线加宽和超高192

五、路拱设计201

六、主线、交叉线(包括匝道)横断面主要设计成果205

第六章匝道设计208

第一节匝道车流出入主线特征208

一、交叉口内交通流运动状态208

二、交叉口动线的基本形式208

三、动线布置的各种组合209

四、动线各种组合优劣分析211

第二节匝道布置形式212

一、匝道基本形式213

二、匝道特殊形式214

三、匝道曲线形式217

四、单向、双向匝道及其分隔形式222

第三节匝道设计根据224

一、匝道设计交通量及通行能力224

二、匝道设计车速227

一、匝道线形组合及要求230

第四节匝道平面设计230

二、匝道平曲线半径选择233

三、匝道缓和曲线设置236

四、匝道平曲线加宽、超高238

五、匝道行车视距247

第五节匝道纵断面设计249

一、匝道纵坡度、坡长设计249

二、匝道竖曲线设计251

三、出、入口处匝道纵坡衔接253

第六节匝道横断面设计254

一、匝道横断面组成254

四、匝道纵断面与平面线形及桥跨布置协调配合254

二、匝道横断面标准257

三、匝道与主线衔接处的横断面设计259

第七节匝道端部设计260

一、出入口位置要求261

二、出、入口处路线平、纵面要求264

三、出、入口三角区设计267

四、变速车道设计270

五、匝道连线上或交叉线上的收费广场设计282

一、方位角、方向角、转向角相互关系286

第七章互通式立交设计、施工中的各种计算286

第一节路中线控制点坐标计算286

二、直线上两点间方位角、距离计算288

三、已知点至已知直线的垂距计算289

四、两直线交叉点坐标计算289

五、直线与圆曲线交叉点坐标计算292

六、两圆曲线交叉点坐标计算294

七、两条平行线交点坐标计算294

一、无缓和曲线的单曲线296

第二节路中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296

二、无缓和曲线的复曲线297

三、两端设缓和曲线的单曲线298

四、两端设缓和曲线的复曲线302

五、复曲线中插入缓和曲线的计算304

六、回头曲线的计算310

七、反向曲线的几何关系及计算315

八、缓和曲线要素计算318

九、切线支距计算320

二、匝道与主线整体构成几何关系分析322

第三节匝道设计、施工中的各种计算322

一、匝道中心线控制点坐标计算322

三、匝道复曲线(双心圆、三心圆)计算331

四、分岔尖圆心位置计算349

五、匝道特殊路段线间距计算362

第四节其它计算368

一、车道外边缘为旋转轴的曲线超高计算368

二、道路路面宽度过渡计算377

主要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