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 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吴莉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6162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05页
- 主题词: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时代-影响-欧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 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选题意义3
第三节 历史回顾与存在的问题7
第四节 本书意图与结构22
第一编 耶稣会士传播的“中国上古史”形象第一章 耶稣会士来华背景35
第一节 欧洲人海外扩张35
第二节 耶稣会白手起家42
第二章 文化适应与“中国形象”53
第一节 文化适应54
第二节 上层路线59
第三节 礼仪之争64
第四节 中国形象69
第三章 关于中国上古史的文献84
第一节 耶稣会士主要作品85
第二节 耶稣会士参考文献范围87
第四章 中国君主制的起源与世系95
第一节 耶稣会士作品间关系95
第二节 干支纪年起点103
第三节 卫匡国的帝王世系110
第四节 杜赫德的帝王世系116
第五节 耶稣会士择书原因125
第五章 上古帝王文明业绩(上):伏羲——帝挚128
第一节 伏羲129
第二节 神农134
第三节 黄帝137
第四节 少昊、颛顼、帝喾、挚150
第六章 上古帝王文明业绩(下):尧、舜、禹162
第一节 帝尧163
第二节 帝舜172
第三节 帝禹180
第四节 耶稣会士的叙述特点186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与艺术195
第一节 天文学196
第二节 文字与书籍211
第八章 中国古代宗教228
第一节 温和的主流意见229
第二节 激进的索隐主义247
第二编 欧洲知识界接受“中国上古史”的思想基础第九章 欧洲人论中国上古史著作概观261
第十章 社会环境变迁276
第一节 从权力结构变化到知识变化277
第二节 宗教宽容与思想自由292
第十一章 知识风尚更易302
第一节 知识分子群体渐趋独立303
第二节 哲学新生——理性主义下的确定性305
第三节 怀疑主义——谁是具有确定性的权威318
第四节 确立事实——经验主义下的确定性329
第十二章 史学研究转向338
第一节 中世纪史学的特点338
第二节 回应历史怀疑主义343
第三节 历史视线聚焦人类353
第十三章 圣经批评萌芽359
第一节 哲学性批判360
第二节 历史性考察364
第三节 证明《创世记》378
第三编 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战第十四章 中国上古史问题由来393
第一节 17世纪欧洲人眼里的世界史394
长度394
第二节 在华耶稣会士讨论中国历史开端398
第三节 《中国上古史》的基本特征406
第四节 《中国上古史》引出的难题413
第五节 卫匡国之后的耶稣会士416
第十五章 调和两种编年史422
第一节 接受《七十子译本》424
第二节 采用犹希迈洛斯主义433
第十六章 中国史书的可靠性(上)——史料争议472
第一节 惟有《圣经》可信473
第二节 秦始皇焚书的恶果475
第三节 中国神话的是是非非489
第四节 缺乏外证的中国史料492
第十七章 中国史书的可靠性(中)——天文学证据501
第一节 科学与艺术的古老性之争502
第二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水平之争506
第三节 宋君荣与《尚书》日食之争522
第十八章 中国史书的可靠性(下)——历史批评法532
第一节 早期的历史批评534
第二节 弗莱雷的成就538
第三节 批评法与汉学萌生561
第十九章 中国上古史动摇《圣经》权威566
第一节 《圣经》权威的衰落566
第二节 中国史对权威的危害569
第三节 世界史改易途辙594
第四节 关于中国历史的遗憾608
余论 变化的欧洲与变化的中国形象——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历史的另类看法617
参考文献636
索引652
后记685
热门推荐
- 1413804.html
- 3092415.html
- 814604.html
- 479406.html
- 1479458.html
- 260508.html
- 3773392.html
- 3651525.html
- 1681007.html
- 2643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0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6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4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4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2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2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