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 基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民范式的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 基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民范式的研究
  • 辛治洋作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3834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德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 基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民范式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节 实效性问题:排斥主体理性的道德教育2

第二节 关键词分析:道德理性与道德判断7

一、道德理性7

二、道德判断14

三、道德判断:形成道德理性的功能意义22

第三节 研究假设:道德理性的三层次与道德判断的四范式24

一、道德理性的三层次24

二、道德判断的四范式29

三、研究假设与方法论说明34

第四节 研究现状:作为道德教育的道德判断35

一、道德判断的伦理学研究36

二、道德判断的教育学研究38

第一章 道德的自然判断与教育44

第一节 道德自然:道德的终极存在44

一、“道德自然”的“自然”概念44

二、自然何以成为道德自然48

三、自然如何成为道德自然52

第二节 “知天命”“为君子”:孔子的道德自然判断与教育57

一、西周的道德自然判断与教育58

二、孔子“知天命”的道德自然判断63

三、孔子道德自然的教育特点66

第三节 “三纲可求于天”:董仲舒的道德自然判断与教育71

一、“天”:道德自然的存在判断72

二、“天道”:道德自然的途径判断74

三、董仲舒道德自然的教育特点78

第四节 “穷天理,明人伦”:朱熹的道德自然判断与教育81

一、从“天”到“理”的自然转换81

二、“天理”的自然存在判断84

三、“人伦”的自然可能判断86

四、格物穷理与道德理性的养成89

第五节 “宗天演”“阐人伦”:严复的道德自然判断与教育91

一、“人伦”之“天理”判断的坍塌92

二、“宗天演阐人伦”的道德自然判断96

三、归纳求知法与道德理性的形成101

本章小结104

第二章 道德的原则判断与教育108

第一节 道德:配享美好生活的原则要求108

一、个体与群体的美好生活109

二、道德:配享美好生活的原则要求112

第二节 “仁”德“君子”:孔子的道德原则判断与教育116

一、“安”:孔子“求仁”的缘由判断116

二、“仁”:“君子”的道德原则判断120

三、君子德性与道德理性的教育126

第三节 “循三纲”“可谓善”:董仲舒的道德原则判断与教育130

一、历史对接:用“纲”(系统)解读道德131

二、问题梳解:“纲”表述道德的系统特征134

三、“三纲”教化:性情紧张与仁义理性138

第四节 “性即天理”:朱熹的道德原则判断与教育141

一、“天理”:原则判断的抽象与实现143

二、“天理”:原则判断的人伦与人性146

三、“理”性养成与醇儒人格149

第五节 “必以约为之基”:严复的道德原则判断与教育152

一、灾国难民与“特操”德性152

二、“特操”德性与“契约”原则判断155

三、“新民德”的德性解释与道德教育163

本章小结165

第三章 道德的实践判断与教育170

第一节 群际生活:道德实践判断的基点170

一、道德实践的复杂性171

二、道德实践的群际特征173

三、道德实践判断的群际选择181

第二节 “君子义以为质”:孔子的道德实践判断与教育184

一、“义”:道德的实践判断185

二、“义”:以“利”为内容的实践判断191

三、“义”的道德理性与教育194

第三节 “有经有权”:董仲舒的道德实践判断与教育197

一、从“权”:生命共同体的道德诉求197

二、“三纲”之“道”:从“权”判断的道德依据200

三、从“权”的道德理性与教育204

第四节 “天理之所宜”:朱熹的道德实践判断与教育207

一、情是性之用:“义”判断的心理机制208

二、理欲还是公私:“义”的实践判断对象212

三、“理”性发展与道德教育215

第五节 “善恶之辨”:严复的道德实践判断与教育218

一、国群内契约伦理的辨明219

二、国群间契约伦理的辨明222

三、有机共同体与契约伦理的辨明225

四、国民自治与公共理性的习得227

本章小结229

结论234

一、道德理性要求道德正位的道德教育235

二、道德判断坚持道德相对的道德教育246

三、道德教育应成为公共理性的教育253

参考文献262

后记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