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环境演化与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制度环境演化与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 邓亦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945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社会组织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制度环境演化与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缘起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7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26

四 研究方法27

五 创新尝试31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与制度环境概述33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33

一 社会组织33

二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36

三 制度环境38

第二节 制度环境的能动者43

一 政党43

二 政府45

三 社会46

第三节 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关系47

一 制度环境要素47

二 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50

第四节 社会组织发展制度环境分析框架53

一 政党—意识形态53

二 政府—法律法规55

三 社会—公民文化55

第二章 总体型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准政府化(1949—1978年)58

第一节 1949—1978年中国社会组织发展58

一 社会组织的创建59

二 法律法规的奠基60

三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61

四 单位体制的建立63

第二节 总体型制度环境65

一 政党—政府—社会高度同构65

二 社会组织合法性的重建67

三 社会组织自治性的丧失:以工会角色之争为例70

第三节 总体型制度环境下社会组织准政府化75

一 党的全方位领导75

二 政府系统的延伸76

三 职能的偏移79

四 资源的完全供给82

第三章 依附型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功能化(1978—1992年)84

第一节 1978—1992年中国社会组织发展84

一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85

二 新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87

三 社会组织治理法律框架的初步形成92

四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93

第二节 依附型制度环境95

一 党的政策型领导95

二 政府的管控策略97

三 政府主导发展取向100

第三节 依附型制度环境下社会组织功能化102

一 助手角色的定位102

二 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者103

三 行政资源的输送104

四 社会组织功能化的一个样本:工商联的逐渐复归105

第四章 分离型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专业化(1992—2002年)111

第一节 1992—2002年中国社会组织发展111

一 社会组织规范发展112

二 非政府组织思想广泛传播113

三 基金会缓慢发展115

四 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116

五 社区志愿组织涌现117

第二节 分离型制度环境118

一 政社分开原则的明晰119

二 培育初露端倪121

三 规制渐成体系124

四 公民结社热情激发128

第三节 分离型制度环境下的社会组织专业化130

一 社会组织民间化130

二 社会组织成为党建新领域132

三 社会组织的多元发展133

第五章 协同型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自主化(2002年—)135

第一节 2002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135

一 社会团体发展136

二 基金会发展137

三 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138

第二节 协同型制度环境140

一 社会组织治理主体地位确认141

二 社会组织培育体系化146

三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152

第三节 协同型制度环境下社会组织自主化154

一 社会组织党建力度加大154

二 党政机关与社会组织脱钩157

三 社会组织主体性彰显159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困境165

第一节 政党—意识形态困境165

一 社会组织定位模糊165

二 选择性放权167

三 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匮乏169

第二节 政府—法律法规困境171

一 法律制度供给不足171

二 双重管理体制困扰173

三 登记政策差别化174

第三节 社会—公民文化困境177

一 传统价值观念制约178

二 社会信任机制缺失182

三 公民参与度不高184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困境186

一 合法性支持不足186

二 角色定位失序187

三 公信力不足190

四 策略选择错位191

第七章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制度环境19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的理论阐释195

一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表达196

二 协同共治的秩序力量197

三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199

第二节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制度环境的基本思路200

一 理论创新:制度环境构建的根本动力200

二 培育与规制:制度环境构建的双重任务210

三 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制度环境构建的目标导向216

第三节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制度环境的具体对策222

一 完善社会组织法律体系222

二 进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224

三 建立枢纽型服务机制224

四 完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225

五 引导社会组织有序政治参与226

六 注重社会组织能力建设228

七 加强公共精神培育229

结语231

参考文献233

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