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山水画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山水画史
  • 寿再生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031486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225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山水画-绘画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山水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卷 绘画的源流以及山水画的滋育和独立成科——原始社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6

第一章 绘画的源流和遗迹6

第一节 绘画的概念6

第二节 绘画的源流和遗迹6

第三节 书画同源8

第四节 最早的绘画图形9

第五节 战国画学百花齐放10

第二章 两汉时期——山水画的滋育期13

第一节 汉代的书法13

第二节 佛教传入,老庄玄学兴盛14

第三节 山水画滋育期15

第四节 石刻、画像石兴盛16

第五节 东汉后期以及敦煌壁画17

第三章 魏晋时期——传神与痴绝20

第一节 魏晋社会纷乱,文人沉湎于山水之隐20

第二节 王弼与山水画传神论的根源——玄学21

第三节 两晋历代帝王酷爱书画22

第四节 顾恺之——诙谐与痴绝23

第五节 顾恺之《画云台山记》——最早的山水画文献26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畅神与玄学32

第一节 山水画独立成科32

第二节 宗炳的生平以及《山水画序》34

第三节 谢赫的《古画品录》36

第四节 王微的《叙画》39

第二卷 隋唐山水——堂皇刚健46

第一章 隋唐山水46

第一节 隋代山水画的发展与停滞46

第二节 唐初二阎“渐变所附”48

第三节 李思训、李昭道创建古典青绿山水的高峰49

第四节 吴道子开创水墨画的变革51

第五节 唐代画论以及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55

第二章 文人画之祖——王维的破墨法59

第一节 王维的生平和思想59

第二节 王维结庐林泉,潜心佛道61

第三节 毕宏、张璪、王墨等水墨流派68

第三卷 五代山水画的崛起——高古雄浑74

第一章 荆浩、关仝——雄浑峻极74

第一节 荆浩隐居太行山,撰写笔法记74

第二节 关全师法荆浩创新格79

第二章 董源、巨然——润泽苍郁82

第一节 董源开创“淡墨幽深”的江南画派83

第二节 巨然有出蓝之誉——不尚奇巧,岚气清润86

第三节 董源、巨然的山水特色——淡墨轻岚89

第四节 董源、巨然的渊源及其影响90

第五节 五代、宋初山水画家——孙位、卫贤、李昇、赵干、郭忠恕等93

第六节 探寻五代山水画的源流所在95

第四卷 北宋初期的大气磅礴和北宋中后期的复古与变异99

第一章 李成——萧疏清旷99

第一节 李成生平99

第二节 李成——萧疏清旷的寒林图100

第二章 范宽——雄浑博大102

第一节 范宽生平102

第二节 范宽的山水画沉雄博大102

第三章 米芾与米友仁——水墨晕章106

第一节 米芾的墨戏云山106

第二节 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108

第四章 李公麟——气格清秀110

第一节 李公麟生平110

第二节 气格清秀110

第五章 宋徽宗赵佶——自擅神逸112

第一节 以书入画的赵佶112

第二节 宋徽宗主创画院113

第三节 《宣和画谱》115

第六章 燕文贵、屈鼎、许道宁、高克明等画家116

第一节 燕文贵116

第二节 屈鼎、许道宁、高克明等画家117

第七章 郭熙与《林泉高致集》119

第一节 郭熙的生平与创作119

第二节 《林泉高致集》121

第八章 摹古派王诜、王希孟124

第一节 从复古走向保守——王诜124

第二节 秀出天表——王希孟125

第三节 赵令穰126

第九章 文人画的代表——苏轼、乔仲常128

第一节 苏轼128

第二节 乔仲常130

第三节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132

第十章 宋代画论133

第十一章 辽代山水画135

第五卷 水墨苍劲的南宋山水画138

第一章 李唐——始创院体山水画138

第一节 概论宋代山水画138

第二节 李唐生平及作品140

第二章 水墨苍劲的浙派山水——马远、夏珪142

第一节 马远142

第二节 意趣苍古而简率——夏珪143

第三章 刘松年、萧照146

第一节 南宋四大家之一——刘松年146

第二节 李唐弟子——萧照146

第三节 清丽雅致的山水画风——赵伯驹、赵伯骕147

第四节 贾师古、阎仲、阎次平等148

第五节 隶属于南宗的马和之、江参、朱锐等148

第四章 金代山水画——以模仿北宋画风为主150

第一节 金代的山水画150

第二节 金代的山水画家151

第五章 梁楷、僧法常、玉涧等禅宗画家153

第一节 梁楷153

第二节 僧法常、玉涧154

第六卷 简淡高逸——元代写意山水画的高峰159

第一章 托古改制的开创者——赵孟頫、钱选159

第一节 赵孟頫生平159

第二节 托古改制觅天趣160

第三节 以书入画逸兴飞161

第四节 以画为寄绘隐逸162

第五节 赵孟頫的复古164

第六节 钱选僻居乡里倡“士气”165

第七节 高克恭——水墨云山165

第二章 传承李、郭与董、巨流派的画家167

第一节 传承李成、郭熙的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画家167

第二节 以“放逸”为主的方从义以及传承南宋画风的孙君泽168

第三章 逸墨撇脱富春山——黄公望171

第一节 黄公望的生涯轨迹171

第二节 黄公望与全真教172

第三节 黄公望为“元四家”之冠173

第四节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174

第五节 绘画的影响及其诗文177

第四章 清寂萧疏展幽淡——倪瓒182

第一节 倪瓒的生平和思想182

第二节 萧疏、简逸的画风183

第三节 诗、书、画“三绝”184

第五章 渔隐湖山梅道人——吴镇187

第一节 吴镇的生平187

第二节 吴镇的行状——卖卜与鬻画188

第三节 梅道人的墨竹188

第四节 吴镇山水画——圆润朴茂189

第六章 苍茫稠密旷古心——王蒙191

第一节 “高隐”浙西黄鹤山191

第二节 绘画风格的特征及其影响192

第三节 家学渊源,诗书并进194

第七章 元代山水画理论以及观念的转变196

第一节 元代画论196

第二节 元代山水画材质的变异以适应文人画的需求197

第三节 元代笔法特征的源流——晋、唐、五代、宋时期197

第四节 元代的界画198

第七卷 流派纷呈的明代山水画202

第一章 明初山水画202

第一节 明代宫廷山水画202

第二节 明初山水画204

第三节 王履《华山图》及其画论205

第二章 以戴进为首的浙派山水画207

第一节 戴进及其作品207

第二节 浙派山水画的支流——吴伟的江夏派209

第三节 蓝瑛的武林派——独树一格210

第三章 明代画坛——流派纷呈212

第一节 明末画派众多212

第二节 明代闽赣地区道教水墨画的概况213

第三节 雪舟东渡入明,研习中国山水画214

第四节 明代画论繁荣215

第四章 沈周——吴门画派的南宗典范217

第一节 吴门画派的经济基础与历史渊源217

第二节 苏州隐逸画家杜琼、刘钰217

第三节 以沈周为首的吴门画派218

第五章 文徵明——温文儒雅220

第一节 文徵明生平220

第二节 文徵明——清雅与谐世221

第六章 院体别派——周臣和唐寅、仇英224

第一节 周臣224

第二节 江南风流才子——唐寅224

第三节 创造细密流润,精丽艳逸的画风——仇英226

第七章 晚明的画坛——派别林立228

第一节 江南华亭派、苏松派、云间派、松江派等228

第二节 逸民画家——黄道周、倪元璐、项圣谟等228

第三节 担当——远在云南的隐逸画家230

第八章 陈洪绶——高古奇骇231

第一节 陈洪绶生平231

第二节 陈老莲的山水——精妙超群232

第九章 董其昌——淡泊超逸的画体和“南北宗论”235

第一节 游戏禅学得玄机235

第二节 画舫行走得画稿236

第三节 一超如来成正果237

第四节 以书入画成逸品239

第五节 董、巨画法得真传240

第六节 微妙的墨法和高雅的设色242

第七节 “南北宗论”及其影响243

第八节 陈继儒247

第九节 概论248

第八卷 墨林荟萃的清代山水画252

第一章 模古为主的“四王”以及恽、吴六大家252

第一节 画禅正宗,真源嫡派——王时敏的娄东派以仿古为主253

第二节 王鉴255

第三节 以王翚为首的虞山派256

第四节 自出机杼,独树一帜——王原祁259

第五节 超逸高妙,不染俗尘——恽寿平262

第六节 心思独运,气韵沉郁——吴历264

第二章 清代宫廷山水画266

第一节 如意馆——清代宫廷画院266

第二节 徐扬的《盛世滋生图》267

第三章 新安画派——简淡高逸271

第一节 明代早、中期新安画派的重要画家272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天都十子274

第四章 雄奇冷寂写渐江280

第一节 渐江生平280

第二节 怪石嶙峋写其心281

第三节 渐江风格的美学基础283

第四节 萧云从和姑熟画派285

第五章 苍茫沉厚话石溪286

第一节 石溪生平286

第二节 独辟蹊径写青山287

第三节 梅清289

第六章 天马行空大涤子291

第一节 石涛生平291

第二节 拜师旅庵学参禅293

第三节 搜尽黄山打草稿294

第四节 笔参造化墨通神295

第五节 诗情如潮抒孤意297

第六节 石破天惊《画语录》298

第七节 名满天下——石涛301

第七章 残山剩水说八大303

第一节 朱耷生平303

第二节 残山剩水泄孤愤304

第三节 师心自用意纵恣306

第八章 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大家309

第一节 龚贤309

第二节 金陵八家以及张崟、吕潜、高其佩等312

第三节 桀骜不驯,风格独特——傅山314

第四节 “扬州八怪”的山水画315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画家——虞蟾和陈崇光317

第六节 晚清山水画的重镇——海上画派318

第九章 清代画论320

第九卷 近、现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324

第一章 黑墨团团忆宾虹324

第一节 新安山水染不轻324

第二节 云游四方开胸襟326

第三节 诗情画意写江南327

第四节 五笔七墨出恒溪329

第五节 运墨如漆写云山331

第二章 奇崛雄强潘天寿334

第一节 潘天寿生平334

第二节 横空出世铸铁骨335

第三节 超然出世寻隐逸336

第四节 以诗入画妙若神338

第五节 笔力扛鼎锥画沙338

第六节 借古开今蕴奇变342

第三章 如醉似痴抱石皴345

第一节 出身贫寒,才华出众345

第二节 金刚坡下创新格346

第三节 江山多娇展宏图347

第四节 嗜癖史论写千秋350

第四章 泼彩翰墨一大千352

第一节 黑猿转世话传奇,天赋才华成大家352

第二节 叩拜先师李瑞清,传习真谛铸画魂352

第三节 戈壁荒漠摹壁画,敦煌归来结硕果353

第四节 越洋过海寻新居,八德园中勤泼墨354

第五节 漂泊游子落叶归,摩耶精舍圆梦来356

第六节 旷世奇才写丹青,才华横溢为大师357

第十卷 近、现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变革362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画的变革历程362

第二章 上海、北京的传统派365

第一节 吴昌硕的海派坚守传统笔墨365

第二节 北京以金城为首的“国粹”派366

第三章 传统派以捍卫国粹、复兴国画为己任368

第一节 李瑞清——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368

第二节 陈师曾368

第三节 自有心胸甲天下——齐白石369

第四节 江南才子——吕凤子371

第五节 萧俊贤、萧?以及京派三大家溥心畬、陈少梅、胡佩衡等372

第四章 独创一格的大家李可染以及吴湖帆等名家375

第一节 独创一格的大家李可染375

第二节 焦墨山水的拓展者——张仃378

第三节 吴湖帆、冯超然、吴待秋、吴子琛等“海上四家”380

第四节 台湾地区的黄君璧、溥心畬、江兆申等,以及抽象派画家刘国松383

第五章 以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384

第一节 高剑父、陈树人以及岭南画派384

第二节 巾帼女画家——何香凝385

第三节 岭南画派的传承人——关山月、黎雄才385

第六章 以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作品为代表的水墨画388

第一节 开创写意水墨画的林风眠388

第二节 倡导中西合璧的徐悲鸿389

第三节 特立独行的刘海粟390

第四节 朱屺瞻的“洋为中用”392

第七章 新中国画院的建立与创作394

第一节 北京、上海、江苏画院相继成立394

第二节 北京画院及江苏画院的“江山万里行”394

第三节 钱松嵒——只研朱墨颂河山396

第四节 上海贺天健、谢稚柳、唐云等名家398

第五节 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为代表的长安画派401

第六节 陈子庄与四川画派405

第八章 以陆俨少、余任天为代表的浙派山水画大家407

第一节 传承宋元遗韵的大家——陆俨少407

第二节 诗、书、画、印四绝的浙派大家——余任天408

第三节 大醇若淡——顾坤伯409

第四节 画风雄秀清新——寿崇德410

第五节 以中国美术学院为首的画家与山水画创作411

第九章 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史论的概述414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史论的概述414

第二节 海外美术史论学者——李铸晋、方闻、高居翰等420

第十章 20世纪水墨画的历程以及展望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