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
  • 厉以宁,艾丰,石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ISBN:97875008571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城镇化的基本规律1

第一节 城镇化规律的基本点3

一、城镇化的基本矛盾3

二、城镇化规律的六个要点5

第二节 国外城镇化经验借鉴18

一、世界城镇体系的多样性19

二、城镇化进程的不同类型22

三、如何评估城镇化水平23

四、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教训25

五、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经验教训26

六、城镇化的几条基本原则28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特点33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的国情条件35

一、人口条件:人口众多,分布不均35

二、土地条件:人均量低,耕地短缺38

三、淡水条件:严重不足,南多北少40

四、经济条件:二元结构,区域差异41

第二节 新中国城镇化的历程43

一、城镇化的两个时期44

二、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46

三、对中国城镇化历程的评估49

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51

五、对城镇化认识和决策的回顾53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认识59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61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定义61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62

三、遵循“四化协调”原则63

四、体现“五位一体”要求65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规范67

一、新型城镇化的标准规范67

二、“美丽中国”必须有“健康城镇”73

三、新型城镇化的操作规范73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是持续发展之路76

一、延续“劳动力红利”77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78

三、“扩大内需”的根本之策80

四、城镇化是扩大消费拉动的根本之策82

五、助推发展方式转型84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课题89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91

一、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91

二、市民化进程分析92

三、户籍制度改革问题98

第二节 土地问题101

一、用地数量上的争夺102

二、土地利益上的争夺103

三、土地制度和政策的改革105

四、节约用地是基本原则106

第三节 城镇住房问题108

一、城镇住房的多重性和多样性108

二、正确估计住房需求110

三、城镇住房是一个综合性问题112

四、符合实际的政策目标115

五、制定综合性的住房政策体系118

第四节 资金和财税制度问题123

一、资金融通的重要性123

二、政府作用和财税制度125

三、资金的多元化和多样化128

第五节 历史文化传承问题130

一、不可忽略的大问题130

二、现代化和历史文化131

三、文化实体的传承和创新132

四、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创新134

五、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路135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137

第一节 注重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互动139

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139

二、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互动141

三、产业转移和城镇化互动143

第二节 注重“城乡一体化”146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146

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147

三、“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148

四、“城乡一体化”的条件151

五、下力解决农村经济体制问题155

第三节 注重“就近城镇化”159

一、为什么要注重“就近城镇化”159

二、怎样推进“就近城镇化”162

三、注重民营经济166

第四节 注重农村新社区建设168

一、新社区:中国城镇化特色168

二、吸收企业参与新社区建设170

三、新社区的升级和发展171

四、双向的城乡一体化172

第五节 注重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174

一、树立城镇新理念174

二、现代化城镇体系176

三、构建城镇体系的“两个真理”179

四、中观突破:城市群183

五、城市群构建要点187

六、中央对京津冀城市群的推动192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推进197

第一节 科学编制系统规划199

一、制定规划的总体要求199

二、要素系统规划是基础202

三、系统规划要制定路线图205

四、城镇建设规划最重要207

五、层级系统规划的典型研究211

第二节 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214

一、“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215

二、政府引导,多方参与216

三、政府如何发挥引导作用218

第三节 合理组织推进力量221

一、居民是主体221

二、企业是主力224

三、智库增智力227

四、处理好四个关系229

第四节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231

一、评价体系的要求231

二、评价体系构成232

三、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设置235

四、评价体系的运用241

第五节 切实强化法治保障244

一、法治保障的重要意义244

二、我国法治保障基本状况246

三、加强法治保障的基本路径251

第六节 区别对待分类推进254

一、加快中西部城市群建设254

二、地方性和多样化255

三、资源禀赋的区别258

四、最后一道关口262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研究总结265

第一节 本书做出的主要归纳267

第二节 本书提出的一些新观点269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方法论274

重要附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78

后记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