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小麦栽培学 新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河南小麦栽培学 新编
  • 王绍中,田云峰,郭天财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005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320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小麦-栽培-河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南小麦栽培学 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河南小麦的地位及发展概况1

第一节 河南小麦的生产地位及发展概况2

一、河南小麦生产在河南省及全国的地位2

二、河南小麦的发展历程3

第二节 河南小麦栽培简史及栽培技术的发展6

一、河南小麦生产简史6

二、栽培技术演变8

第二章 河南小麦生态条件及生态区划17

第一节 气候条件与小麦生产17

一、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17

二、麦田小气候24

第二节 麦田土壤的供肥状况27

一、麦田土壤的一般供肥状况27

二、全省麦田土壤养分动态演变34

三、麦田土壤养分含量与产量的关系39

第三节 河南小麦生态类型区划分研究39

一、生态类型区的划分指标与方法40

二、小麦生态类型的划分与各区特点43

三、不同类型区小麦生产发展战略46

参考文献52

第三章 河南小麦生长发育及器官建成基本规律54

第一节 小麦的根54

一、根的发生与生长规律55

二、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61

三、根系生长的主要类型63

四、不同土壤类型区根系发育特点64

五、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71

第二节 小麦的茎74

一、茎的形成与伸长74

二、茎秆干重的动态变化76

三、茎秆与穗粒重的关系77

四、茎秆性状与倒伏82

第三节 小麦的叶85

一、叶的形态结构85

二、叶的分化与叶片数86

三、叶的生长88

四、叶片生长与温度的关系89

五、叶片与穗粒重的关系90

第四节 小麦的分蘖成穗94

一、分蘖的作用94

二、分蘖的消长规律95

三、分蘖的成穗规律99

四、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及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103

第五节 小麦的穗104

一、幼穗发育时期划分105

二、幼穗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105

三、雌蕊发育的形态变化及时期划分109

四、幼穗发育进程112

五、主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的差异119

六、不同类型品种幼穗发育特点123

七、影响幼穗发育的因素及促进穗大粒多的途径125

第六节 小麦的籽粒形成与灌浆127

一、抽穗、开花与受精127

二、籽粒形成与灌浆129

三、河南小麦籽粒灌浆特点及影响因素131

四、提高粒重的途径与技术措施132

参考文献133

第四章 小麦需肥特点与施肥136

第一节 小麦需肥特点136

一、小麦体内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136

二、小麦吸收营养元素的阶段性变化138

三、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磷、钾的积累、分配与运转规律141

四、单位小麦籽粒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和比例143

第二节 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44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内涵与作用144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146

三、主要参数的确定149

四、区域推荐施肥技术151

五、高产麦田几项关键施肥技术探讨153

参考文献155

第五章 河南小麦需水特性及土壤水分158

第一节 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158

一、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158

二、土壤水分对小麦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160

三、土壤水分对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162

四、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指标165

第二节 小麦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165

一、小麦生长季节农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165

二、小麦各主要生育期土壤墒情的分布168

第三节 小麦的需水特点172

一、小麦的需水量与需水规律172

二、小麦各生育阶段棵间土壤蒸发与叶面蒸腾量173

三、小麦耗水量与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关系174

四、小麦需水量测定与估算方法176

五、河南小麦需水量图与灌溉需水量评价178

第四节 麦田节水灌溉183

一、小麦各生育期灌水效应183

二、麦田节水灌溉185

第六章 河南小麦栽培技术187

第一节 小麦栽培技术概述187

一、对土壤条件的要求187

二、麦田整地188

三、底肥和种肥的施用189

四、足墒播种191

五、播种192

六、田间管理202

第二节 河南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209

一、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209

二、培育高肥力的地力基础,重视施用有机肥210

三、深耕细耙,精细整地,优化播种基础,实现苗全苗匀212

四、超高产小麦的肥水运筹214

五、超高产麦田病虫害防治215

六、加强以中耕锄草为主要措施的田间管理及灾害预防217

七、两个超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实例217

第三节 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19

一、河南小麦品质概况219

二、优质强筋麦、弱筋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27

第四节 旱地小麦栽培技术230

一、旱地小麦的生态条件及生育特点230

二、水分胁迫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231

三、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236

第五节 小麦免耕覆盖简化高效栽培技术251

一、形成的条件与背景251

二、主要模式和关键技术252

三、豫南雨养区(北纬33°)示范应用效果259

四、小麦免耕覆盖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和应用展望261

第六节 淮南稻茬麦栽培技术262

一、淮南稻茬麦区的主要生态条件262

二、限制淮南稻茬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263

三、淮南稻茬麦常规栽培技术264

四、稻茬麦不同生态区划分及其栽培技术要点270

参考文献275

第七章 轮作与麦田多熟种植278

第一节 小麦轮作与麦田多熟种植的演变与现状278

第二节 小麦的轮作倒茬279

一、轮作倒茬的原理与作用279

二、轮作倒茬的主要方式280

三、轮作倒茬的趋势280

第三节 麦田多熟种植282

一、麦田多熟种植的概念和原理282

二、河南麦田多熟种植的历史演变和现状282

三、麦田多熟种植的效益分析283

四、麦田多熟种植的边际效应分析284

五、麦田主要间作、套种、混作方式285

参考文献287

第八章 小麦栽培信息系统288

第一节 小麦生长信息的监测288

一、小麦长势信息监测288

二、麦田土壤水分信息监测与应用289

三、麦田土壤氮素(肥力)信息监测与应用292

四、麦田病虫害遥感监测与应用293

五、冬小麦遥感估产296

第二节 小麦发育模拟模型298

一、小麦模拟模型研究进展298

二、小麦模拟模型的建立301

第三节 小麦专家系统306

一、小麦专家系统的应用概述306

二、小麦专家系统的构建技术307

三、小麦数据库构建技术310

四、小麦知识库的构建技术311

五、小麦模拟模型库构建技术313

参考文献314

第九章 河南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317

第一节 小麦主要病害及其防治317

一、锈病317

二、白粉病318

三、纹枯病319

四、叶枯病320

五、赤霉病320

六、病毒病321

七、全蚀病322

八、黑粉病323

九、黑胚病324

十、小麦胞囊线虫病325

第二节 小麦主要虫害及其防治326

一、主要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326

二、小麦蚜虫、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336

三、黏虫的发生与防治340

四、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343

五、其他小麦害虫的发生与防治346

第三节 小麦主要草害及其防治349

一、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为害349

二、麦田杂草形态特征349

三、麦田杂草发生规律351

四、麦田杂草的防除352

第十章 河南小麦自然灾害及应变管理技术359

第一节 干旱灾害359

一、小麦干旱发生的气候成因359

二、干旱指标360

三、河南干旱发生规律363

四、干旱风险分析364

五、干旱灾害的防御373

第二节 干热风灾害374

一、干热风的类型375

二、干热风发生规律375

三、干热风的影响及防御376

第三节 小麦冻害及其预防377

一、越冬冻害378

二、冬季冻害379

三、晚霜冻害381

四、小麦抗霜栽培技术规程384

第四节 小麦风雹灾害及其预防385

一、小麦风灾倒伏385

二、小麦冰雹灾害389

第五节 小麦渍害及其防治391

一、小麦渍害发生的机理及影响391

二、渍害发生的规律392

三、麦田渍害防治方法393

参考文献394

第十一章 河南小麦储藏与加工396

第一节 小麦储藏396

一、小麦的储藏标准396

二、小麦储藏特性396

三、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397

四、储藏技术399

五、储粮害虫及霉变的发生与防治401

六、小麦储藏现代化技术展望404

第二节 小麦加工404

一、小麦的质量和理化特性404

二、小麦加工工艺407

三、小麦加工产品的分类412

四、小麦的二次加工和综合利用413

第十二章 河南小麦生产机械化417

第一节 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程417

一、小麦生产机械发展史417

二、河南小麦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目标418

第二节 耕地整地机械418

一、概述418

二、耕地整地机械技术要点419

三、耕整地机械的类型420

四、耕整地机具检查与调整425

五、耕整地作业方法429

六、耕整地作业质量431

第三节 播种机械433

一、对播种机的农业技术要求433

二、播种机的使用调整433

三、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的性能及应用436

四、免耕播种机的性能特点437

五、现代播种机监控系统和精准播种技术437

第四节 排灌机械438

一、排灌机械的种类及配套动力机438

二、农用水泵的构造特点439

三、水泵的安装使用441

第五节 植保机械443

一、植保机械的作用和意义443

二、植保机械的农艺技术要求443

三、植保机械的主要类型及特点444

第六节 小麦收割、脱粒机械446

一、小麦的机械收获方法及农业技术要求446

二、小麦收割机械447

三、脱粒机449

四、小麦联合收割机452

五、操作要领458

六、注意事项458

第七节 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459

一、变量播种机460

二、精细变量施肥机462

三、精细灌溉设备462

四、具有测产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463

参考文献464

第十三章 河南小麦生产收益465

第一节 小麦收益核算方法465

一、小麦生产成本的构成与计算465

二、小麦生产成本构成变化的特点475

三、小麦成本(C)、产量(V)、利润(P)相互关系的分析476

第二节 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478

一、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的原则与方法478

二、近期河南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481

三、河南与美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的比较483

第十四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与发展490

第一节 河南省小麦品种概况490

一、小麦品种的演变概况490

二、小麦品种的审定概况493

三、育成品种亲本分析494

四、小麦育种概况495

第二节 河南小麦品种性状演变496

一、生物学性状的演变497

二、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的演变497

第三节 河南小麦品种的展望500

第四节 主要优良品种简介504

一、郑麦9023504

二、周麦18号505

三、矮抗58(百农AK58)505

四、豫麦49-198506

五、新麦18号506

六、周麦16号507

七、偃展4110507

八、泛麦5号508

九、豫麦70号(内乡188)509

十、郑麦366509

十一、新麦19号510

十二、豫麦57号(漯麦4号)510

十三、平安6号(南阳996)511

十四、开麦18511

十五、郑麦004512

十六、洛旱6号512

十七、洛旱2号513

十八、周麦22号513

十九、洛麦21号514

二十、许科1号514

二十一、豫农202515

二十二、郑育麦9987515

二十三、04中36516

二十四、洛旱7号517

二十五、众麦1号(睢科1号)517

二十六、太空6号518

二十七、西农979518

二十八、花培5号519

二十九、新麦208519

三十、花培6号520

三十一、周麦23(周9823)520

三十二、漯麦9号(漯9908)521

三十三、中育12号(04中70)521

三十四、周麦21(周优102)522

三十五、济麦4号523

参考文献523

附表 河南省各市1985~2008年小麦生产情况5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