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11【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327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272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研究报告-中国-201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1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最新进展1
1 起步与探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概览3
1.1 编制背景3
1.2 框架结构3
1.3 主要观点梳理4
1.4 总结与改善5
2 推广与深入:2010~2011年低碳生态城市发展7
2.1 政府层:政府高度重视,宏观层面引导7
2.2 学术层:学术交流频繁,理念日渐清晰9
2.3 技术层:技术日趋成熟,体系逐步完善11
2.4 实践层:实践探索加强,示范带动发展15
2.5 探索层:探索研究深入,理论实践结合20
3 应对气候变化:2010~2011年低碳生态城市国际动态22
3.1 技术动态:注重低碳发展策略22
3.2 实践动态:以低碳和零碳排放为目标,制订行动计划25
4 实施挑战与发展趋势30
4.1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挑战30
4.2 低碳生态城市未来发展趋势32
第二篇 认识与思考35
1 争鸣与讨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之必要性39
1.1 生态城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必然抉择39
1.2 中国生态城的迷失?41
1.3 中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总体思路42
2 传承与超越——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观的差异及对现代生态城的启示45
2.1 中西方古文化中的“自然”观之差异45
2.2 中西古建筑的美学之差异49
2.3 中西城镇选址模式之差异54
2.4 中西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之差异57
2.5 中西园林文化之差异62
3 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67
3.1 时代的背景67
3.2 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68
3.3 整体推行模式69
3.4 五大推行步骤71
3.5 小结72
第三篇 方法与技术73
1 低碳生态城市技术体系的重要性和构成77
2 规划与土地利用方法技术80
2.1 不同层面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80
2.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创新技术82
3 温室气体排放评估86
3.1 以排放为中心的IPCC和WRI/WBCSD温室气体排放模型86
3.2 以需求为中心混合生命周期方法86
3.3 美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87
3.4 中国当前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89
4 政策管理体系91
4.1 政策管理模式91
4.2 政策体系框架92
4.3 政策激励手段92
5 绿色建筑94
5.1 绿色建筑专项技术94
5.2 绿色建筑集成技术95
6 能源规划和利用技术97
6.1 能源规划方法97
6.2 能源利用关键技术99
7 水资源利用102
7.1 城市水系统规划102
7.2 非传统水资源开发技术104
7.3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技术105
7.4 源分离生态卫生排水系统技术106
8 垃圾处理与利用107
8.1 垃圾减量化技术107
8.2 垃圾资源化技术108
8.3 垃圾无害化技术108
9 交通111
9.1 低碳交通发展技术111
9.2 非机动交通(自行车和步行)规划技术114
10 生态环境保护117
10.1 生态规划技术方法117
10.2 生态设计技术方法120
11 小结122
11.1 存在问题123
11.2 发展趋势124
第四篇 实践与探索127
1 十大生态示范城市(区)实践分析131
1.1 深圳光明新区:绿色新城132
1.2 成都龙泉驿:田园城市134
1.3 无锡太湖新城:资源管理136
1.4 合肥滨湖新区:生态滨湖138
1.5 上海南桥新城:郊区卫星城139
1.6 中新天津生态城:探索先锋141
1.7 曹妃甸生态城:深化实践143
1.8 武汉王家墩:绿色CBD146
1.9 厦门集美新城:滨水环湾148
1.10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激励政策149
1.11 对比与分析150
2 低碳生态城市专项实践案例162
2.1 城市探索:深圳162
2.2 循环经济发展:武汉168
2.3 两型社会城乡建设:长沙172
2.4 低碳交通:昆明呈贡新区174
2.5 能源规划:厦门创新科技园181
2.6 生态修复:安徽淮南186
2.7 绿色新农村:四川盐边192
2.8 绿色地产:企业先锋实践194
3 小结198
第五篇 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体系构建及试评结果(公布)201
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205
1.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的研究背景205
1.2 生态宜居城市研究进展205
1.3 指数发布的意义206
2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的研究思路与指标构建208
2.1 研究思路208
2.2 研究假设208
2.3 研究方法210
3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213
3.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结果—过程指数初步评估213
3.2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要素评价217
3.3 城市发展路径分析222
4 小结224
附录227
附录1 专家论文汇编229
专题一 技术体系230
低碳生态城市技术体系230
专题二 城市规划265
2010年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综述265
生态城市规划的若干思考——基于《城乡规划法》的理解278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低碳发展的核心286
城市生态规划技术方法体系架构300
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进展310
专题三 政策管理体系320
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与管理体系320
专题四 产业经济331
低碳生态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研究331
专题五 绿色建筑343
低成本绿色建筑之路343
专题六 交通352
低碳生态城市的交通体系352
低碳交通的实践372
专题七 能源385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筑能源规划385
专题八 水资源394
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水系统构建394
低碳生态城市的水资源规划与水环境治理技术——如何营造清澈的城市nars自然水景418
低碳生态城市水系统的构建434
专题九 固体废弃物454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固体废物处理策略454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温室气体减排460
从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探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低碳化管理476
专题十 景观设计489
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和案例489
附录2 2010~2011年低碳生态城建设发展大事记508
附录3 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2011年学术交流汇编520
附录4 2011年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重要学术活动预报540
后记542
热门推荐
- 2230293.html
- 3702211.html
- 1571541.html
- 1897762.html
- 2553645.html
- 417897.html
- 232447.html
- 2386530.html
- 1062355.html
- 2715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2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1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7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0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5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3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0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