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燃料油品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燃料油品手册
  • 张广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978751140059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69页
  • 主题词:燃料油-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燃料油品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2

第一章 燃料油品的重要地位2

第一节 石油能源是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基本要素2

第二节 燃料油品是重要的战略资源6

第三节 我国燃料油品的需求现状7

第二章 燃料油品及其分类12

第一节 燃料油品简述12

第二节 燃料油品是最大宗的石油产品17

第三节 燃料油品分类18

第三章 油品燃烧对环境的危害25

第一节 油品燃烧的主要污染物25

第二节 主要污染物的危害26

第三节 温室效应气体29

第四节 酸雨31

第五节 光化学烟雾35

第四章 燃料油品的发展前景38

第一节 燃料油品的消费状况38

第二节 清洁燃料的兴起40

第三节 燃料油品的低硫化42

第四节 积极发展替代燃料49

参考文献51

第二篇 燃料油品的生产技术56

第一章 燃料油品的生产工艺56

第一节 炼油厂加工流程56

第二节 初加工生产燃料油品——原油的蒸馏58

第三节 深加工生产燃料油品(1)——重质油热加工60

第四节 深加工生产燃料油品(2)——重质油FCC64

第五节 深加工生产燃料油品(3)——重质油加氢裂化69

第二章 高质量汽油组分的生产技术73

第一节 催化重整75

第二节 异构化79

第三节 由炼厂气生产高质量汽油组分的烷基化和催化叠合工艺81

第四节 醚化84

第三章 燃料油品的精制89

第一节 酸碱精制89

第二节 加氢精制91

第三节 脱硫醇97

第四节 其他精制方法99

第四章 燃料油品的调合101

第一节 汽油自动调合技术101

第二节 车用乙醇汽油的调合108

第三节 煤油和柴油的调合111

第四节 重质燃料油调合114

第五章 提高燃料油品产率和质量助剂的应用117

第一节 炼油助剂简述117

第二节 提高燃料油品产率的助剂117

第三节 提高燃料油品质量的助剂122

参考文献132

第三篇 汽油134

第一章 汽油简述134

第一节 汽油的分类与称谓134

第二节 我国车用汽油的特点143

第二章 汽油的规格指标151

第一节 国外汽油质量标准发展历程151

第二节 我国汽油标准的发展变化157

第三节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的发展趋势166

第三章 汽油的性能168

第一节 汽油性质与实用性能的关系168

第二节 汽油的蒸发性能170

第三节 汽油的抗爆性172

第四节 汽油的腐蚀性176

第五节 汽油的环境友好性178

第六节 汽油的储存安定性181

第四章 清洁汽油185

第一节 清洁汽油的概念185

第二节 汽油清洁化历程189

第三节 新配方汽油191

第五章 汽油燃料的合理使用197

第一节 正确选用汽油的标号197

第二节 对个别指标不合格汽油的处理201

第三节 使用汽油注意事项201

参考文献204

第四篇 煤油205

第一章 煤油简述205

第一节 煤油的发展历程206

第二节 煤油的生产208

第三节 煤油的分类210

第二章 普通煤油212

第一节 煤油的质量规格与用途212

第二节 煤油的实用性能217

第三节 煤油的其他用途220

第三章 喷气燃料223

第一节 喷气燃料及产品标准的发展历程224

第二节 喷气燃料的性质对喷气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的影响228

第三节 喷气燃料的特殊质量要求232

第四节 我国喷气燃料的生产、品种及质量239

第五节 国外喷气燃料的质量指标245

第六节 小结252

第四章 煤油的合理使用258

第一节 煤油的识别258

第二节 煤油的安全卫生258

第三节 煤油使用的注意事项259

第四节 喷气燃料的使用261

第五节 喷气燃料的储运与管理265

参考文献267

第五篇 柴油268

第一章 柴油简述268

第一节 柴油的称谓与分类270

第二节 世界柴油的现状与发展273

第三节 我国柴油的特点275

第二章 柴油的规格指标278

第一节 我国柴油标准的发展变化278

第二节 国外柴油质量标准发展历程283

第三章 柴油的性能288

第一节 柴油性质与实用性能的关系288

第二节 燃烧性能290

第三节 环境友好性性能293

第四节 低温流动性能294

第五节 腐蚀性能298

第六节 储存安定性300

第七节 使用安全性302

第八节 润滑性303

第九节 柴油的清洁性308

第四章 清洁柴油309

第一节 清洁柴油的含义309

第二节 柴油清洁化历程310

第三节 新配方柴油的特点313

第五章 柴油燃料的合理使用314

第一节 节约型社会凸显柴油车价值314

第二节 充分认识柴油车的优缺点315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废气的排放控制316

第四节 柴油的合理使用320

第五节 小结323

参考文献325

第六篇 燃 料油326

第一章 燃料油概述326

第一节 燃料油的历史沿革326

第二节 中国燃料油的供需现状327

第三节 燃料油的发展前景330

第二章 燃料油的分类与规格332

第一节 燃料油的分类和称谓332

第二节 我国燃料油的规格指标335

第三节 国外燃料油的规格指标与实际质量339

第三章 燃料油的性质344

第一节 燃料油调合组分344

第二节 燃料油的性质345

第三节 日本的A重油347

第四章 燃料油的主要性能354

第一节 安定性354

第二节 硫含量357

第三节 FCC催化剂微粒358

第四节 燃料中的金属钒和钠359

第五章 燃料油的应用361

第一节 燃料油引发的储运系统故障及对策361

第二节 燃料油引发的预处理系统故障及对策362

第三节 燃料油引发的锅炉系统故障及对策363

第四节 燃料油引发的柴油机系统故障及对策363

第五节 燃料油性状对润滑油系统和废油处理系统的影响365

第六节 安全、储运及应急处理366

参考文献369

第七篇 代 用 燃料371

第一章 代用燃料简述371

第一节 代用燃料的含义371

第二节 代用燃料的分类372

第三节 代用燃料的发展前景374

第二章 醇类燃料378

第一节 燃料乙醇简述378

第二节 推动醇类燃料发展的要素380

第三节 车用乙醇汽油的特性382

第四节 乙醇汽油的使用386

第五节 甲醇汽油的特性387

第六节 中国甲醇汽油的商业应用情况391

第七节 车用乙醇柴油393

第三章 醚类燃料396

第一节 低碳醚类的特性396

第二节 可作为车用汽油燃料使用的醚397

第三节 醚类化合物是汽油重要的高辛烷值调合组分398

第四节 醚类柴油调合组分——二甲醚(DME)402

第四章 生物燃料407

第一节 生物燃料与生物柴油407

第二节 生物燃料的开发与现状408

第三节 生物燃料的资源412

第四节 生物柴油的规格与特性414

第五节 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420

第六节 废食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423

第五章 乳化燃料427

第一节 乳化燃料的发展427

第二节 燃料的乳化机理427

第三节 乳化燃料的燃烧机理428

第四节 乳化燃料的配制方法430

第五节 乳化燃料的理化性质431

第六节 乳化燃料的节能效果432

第七节 乳化燃料的环保效果435

第八节 奥里乳化油436

第六章 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438

第一节 液化天然气(LNG)的性质和特点438

第二节 天然气液化技术440

第三节 LNG用于汽车燃料441

第四节 LNG用于其他运输工具443

第五节 车用液化石油气(LPG)444

第七章 氢燃料448

第一节 氢的物化特性449

第二节 氢燃料的特点451

第三节 氢燃料的开发452

第四节 氢燃料的储存453

第五节 氢燃料汽车的前景454

第八章 其他代用燃料457

第一节 天然气合成油457

第二节 煤炼油459

第三节 油页岩和沥青砂464

第四节 废旧塑料炼油470

第五节 油、煤和水混合燃料472

第六节 天然气水合物474

参考文献477

第八篇 燃料油品添加剂479

第一章 燃料油品添加剂简述479

第一节 燃料油品添加剂的市场需求480

第二节 燃料油品添加剂的分类482

第三节 燃料油品添加剂的选用483

第二章 汽油辛烷值改进剂488

第一节 正在被全面禁用的铅抗爆剂488

第二节 正在兴起的含氧化合物辛烷值改进剂489

第三节 尚有争议的锰基抗爆剂493

第四节 无灰抗爆剂498

第五节 其他有机金属化合物抗爆剂498

第三章 汽(柴)油清净剂500

第一节 汽油清净剂的发展历程501

第二节 汽油清净剂的市场503

第三节 汽油清净剂的作用机理504

第四节 汽油清净剂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506

第五节 汽油清净剂的评价方法508

第六节 汽油清净剂的标识检测方法510

第七节 我国汽油清净剂应用实例512

第八节 制订汽油清净剂标准514

第九节 柴油清净剂515

第四章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517

第一节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发展历程517

第二节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作用机理519

第三节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种类519

第四节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应用效果523

第五节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推广前景525

第五章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527

第一节 应用背景528

第二节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分类530

第三节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化学类型531

第四节 作用机理533

第五节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感受性535

第六节 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应用536

第六章 抗氧剂538

第一节 燃料油品抗氧剂简述538

第二节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539

第三节 喷气燃料抗氧剂543

第四节 柴油抗氧剂543

第五节 分散剂544

第七章 润滑性改进剂545

第一节 影响柴油润滑性的因素545

第二节 润滑性改进剂作用机理547

第三节 低硫柴油润滑性的模拟评定方法548

第四节 低硫柴油的润滑性改进剂549

第五节 用于汽油的润滑性改进剂553

第六节 喷气燃料的润滑性改进剂554

第八章 航空燃料添加剂555

第一节 防冰剂555

第二节 抗静电剂557

第三节 抗菌剂559

第四节 抗烧蚀添加剂561

第九章 重质燃料油助燃剂562

第一节 助燃剂的分类563

第二节 助燃剂的作用机理566

第三节 助燃剂的效果566

第四节 助燃剂的阻垢和防腐蚀作用567

第五节 助燃剂的发展前景568

第十章 油品输送减阻剂569

第一节 减阻剂的发展历程569

第二节 减阻剂的作用机理571

第三节 减阻剂的性质572

第四节 减阻剂的应用效果573

第五节 减阻剂的发展前景575

第十一章 其他添加剂578

第一节 柴油消烟剂578

第二节 柴油消泡剂579

第三节 金属钝化剂579

第四节 防腐蚀剂(缓蚀剂)580

第五节 汽油抗混浊剂584

第六节 染色剂584

参考文献588

第九篇 燃料油品管理和安全591

第一章 燃料油品的管理591

第一节 减少油品损耗591

第二节 抑制氧化变质598

第三节 防止水和杂质混入598

第四节 防止混油和油罐污染599

第五节 防止跑油、冒油和漏油599

第二章 燃料油品的安全602

第一节 防火和防爆602

第二节 防止静电605

第三节 防止雷击事故610

第四节 防止腐蚀612

第五节 运载油料汽车的安全612

第六节 油船的安全614

第三章 燃料油品的火灾防范615

第一节 燃料的危险特性615

第二节 燃料油品火灾的特点616

第三节 燃料油品的火灾消防618

第四章 燃料油品的毒性与防治626

第一节 燃料油品各类烃的毒性626

第二节 燃料油品及其蒸气的毒性628

第三节 燃料油品中毒的预防与治疗631

第四节 燃料油品对海洋生物的污染及预防措施633

参考文献636

附录1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车用汽油标准637

附录2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轻柴油标准642

附录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燃料油规格标准647

附录4世界部分国家燃料乙醇标准651

附录5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生物柴油标准6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