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贫困管理 历史、发展与转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贫困管理 历史、发展与转型
  • 田小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2918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贫困管理 历史、发展与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贫困管理转型与研究方式1

一、贫困与公共管理:理念、体制、政策与技术2

二、行政理念:贫困管理决策的出发点4

三、行政体制:左右贫困管理功能的组织方式6

四、公共政策:贫困管理的行政产出9

五、行政技术:贫困管理的支撑系统11

六、中国贫困管理发展历史与趋势:从贫困救助到社会福利的转型14

第一部分 历史:生存型贫困管理的逻辑与机制第一章 古代贫困管理的主导机制22

一、古代贫困管理基本理念:“救急不救穷”22

二、古代贫困管理的基本体制、政策与行政技术28

三、灾荒与垦荒:极端贫困现象与贫困管理的自然性32

四、人口、土地与农业技术政策:人地矛盾及土地的均平化36

五、农作物结构调整:增加食物供给量41

六、古代贫困管理的经验性44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贫困认知结构46

一、计划经济的逻辑起点:私有制是贫困的根源46

二、农民致富道路设计:从平均地权式的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50

三、计划经济的发展规划:所有制关系的不断变化才会消灭贫困54

四、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动员机制与阶级斗争57

五、计划经济体制与现代国家的构建及传统理念的继承61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贫困管理:体制、政策与行政技术65

一、计划经济中的贫困管理体制:单位所有制65

二、城乡差别性的福利政策70

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贫困管理技术系统76

四、计划经济体制下贫困管理的基本矛盾79

第二部分 发展:温饱型社会贫困管理结构84

第四章 温饱型社会贫困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宏观体制转型84

一、基本理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84

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社会内部的贫困均衡87

三、赋权与开放:包产到户、引进外资、全面开放市场90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市场化转型93

五、市场经济理念对于贫困管理问题的决定性影响95

第五章 以扶贫开发为主导:温饱型社会的贫困管理体制97

一、贫困线建立与贫困人口确定97

二、开发式扶贫管理体制及其发展100

三、扶贫资金投入与政策优惠体制105

四、行政部门和全社会动员的扶贫体制108

五、灾害救助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的辅助作用111

第六章 温饱型社会贫困管理的基本政策结构116

一、贫困管理政策的市场化改革趋向116

二、医疗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弱化公费医疗制度119

三、教育改革的市场化、产业化趋势122

四、养老保险与五保供养的变化:个人与集体责任的增加124

五、社会救济与福利事业政策中地方责任的增加130

六、市场化贫困管理政策的社会矛盾136

第七章 温饱型社会贫困管理的基本行政技术138

一、不争论:说服技术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38

二、放权与分权:让地方主导自身的发展142

三、动员体制的再造:确立决策协商与政绩考察机制145

四、摸着石头过河:鼓励地方试验的局部先行改革147

五、GDP增长管理:投资重大项目与基础设施149

六、市场化贫困管理行政技术的价值152

第三部分 发展转型:小康型社会贫困管理的理念与体制框架第八章 从效率优先到社会和谐的发展战略目标转型156

一、效率优先的基本成就与突出矛盾156

二、理念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确立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160

三、克服理念障碍:三个传统社会贫困观念与国外经验的激烈冲击165

四、说服方式的转变:集中性的学习活动与舆论的开放性171

五、理念的渐进性转型:朝向公共福利的方向177

第九章 确立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贫困管理体制179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及与结构性体制转型179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规范特困户救助开始185

三、确立以应急救助、恢复重建和荒情救助为基本结构的灾害管理体制188

四、国家灾害管理的基本行政系统195

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从强制到自愿的根本转型199

六、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贫困人口医疗保障200

七、贫困救助管理体制的战略转型:普及、普遍与普惠205

第十章 贫困管理政策的社会福利化导向209

一、合作医疗:农村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209

二、义务教育:从市场化趋势到公共福利211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的调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15

四、儿童福利制度:福利事业的普惠型趋势218

五、残疾人福利:就业安排与生活救助222

六、老龄问题管理的基本政策体制225

七、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向着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体制发展228

八、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农民社会保障的探索231

九、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贫困群体的福利性保障233

十、贫困管理基本政策的福利化趋势237

第十一章 贫困管理的行政技术创新240

一、贫困救助管理行政技术决定着贫困救助政策的落实程度241

二、贫困救助管理行政技术的系统创新244

三、贫困救助行政管理技术创新的几项通则249

四、贫困管理行政程序的标准化建设252

五、贫困救助行政管理技术所面临的基本挑战258

结语 中国贫困管理转型发展前途瞻望262

第十二章 贫困管理再转型:建设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262

一、贫困管理的四种历史发展模型:赈灾救济、计划经济、生产扶贫、最低保障262

二、人均GDP4000美元: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并如何影响贫困管理?265

三、从救贫转向防贫:贫困管理理念、体制、政策与技术的现代性转型268

四、中国贫困管理的基本挑战:确立中等发展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战略271

参考书目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