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周光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362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666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学术会议-中国-2003-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1
城市防洪堤防加高问题的探讨&龚重惠等3
基于.NET的领域应用框架FCS.NET的设计与实现&刘大成等3
21世纪初叶中国直升机发展战略思考&陈怡枢3
科普、经济与生活小康的内在关系&李小萍等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先行&石静等4
论国家专利战略与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协同推进&张玉敏等5
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谢晓琼5
面对新世纪如何搞好县级科协工作的思考&罗祥庆6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联系及实践思路&姚雪林6
科普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吴正培7
建设学习型社会 实现小康目标&宋永宏7
染色示踪法实验测定卷烟叶组配方中最小配比比例&赵急世8
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对策思考&史兆光8
科学普及的文化价值&高峡等8
植物宏观异常与地震&龙莉莉9
河西走廊及其周围地区汉代以前历史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分析研究&聂锋9
浅谈建立公共财政&伍佐洪9
奔向小康之路——临夏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陈华10
关于税务稽查预告制度的实践与思考&程从实等10
视信在线——流媒体技术在汕头宽带网上的应用&翁晓华11
对中国烟草业工商分离前景的预测&周劲峰11
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的思考&王海英等11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者的历史责任&赵子夫等12
成伤机制的法医学分析与判断&依伟力1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血中的阿普唑仑&朱昱等13
地方高校科研水平建设的有效途径&冯敏13
地方高校与企业科研合作探讨&陈素莲14
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初探&龚金龙14
新安全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陈伟炯等14
科技工作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依靠力量&张明元15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大力加强科普宣传&李荫普等15
“讲、比”活动是落实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措施&傅有土16
论企业的激励机制&夏非1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企业科技普及&李金池17
废水改造处理&邓阿建17
技术与管理&许平发18
高性能聚乙烯醇(PVA)纤维研究和开发&丁晓峰18
科技社团在地区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王增有等19
微波干燥烟丝的显微结构观察&孔臻等19
造纸法烟草薄片浸取技术研究&常纪恒等19
国内外卷烟烟支结构的分析对比&于川芳等20
外贸155毫米底排药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张洪林20
癌前行动:肿瘤的高级防治行动&赵保民21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加快老工业基地达小康步伐&魏宜瑞21
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考&徐本峰等22
高科技发展对小康社会的影响&杨承军等22
小康社会建设中科技社团的历史责任&翟子陆等22
技术知识是科技工作者联盟的知识基础&王德伟23
企业人力资源三层次管理法的研究与探讨&朱邦盛23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新使命——先进生产力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保证&袁张度24
加强中医药高校的科技创新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陈立翠24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关于加强自由职业者中科技人员工作的思考&高松生25
关于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考及政策建议&王军25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设计实践与启示&许和本26
提高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战略探讨&黄丹斌26
氨纶/超细纤维弹性针织面料的染色工艺探讨&刘建刚26
高档内衣面料——浴法染色浅谈&刘建刚等27
棉/氨纶针织内衣设计及成衣加工技术浅谈&蔡露27
企业网上电子商店系统的建设探讨&程虎得28
羊毛/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绒染整工艺研究&王宜田28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国防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何勇29
中国科技发展理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彭艺29
革新科普内容形式 加快揭阳奔康步伐&王潮城2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陈锡德等30
抓住改革机遇 作好学会发展工作&刘皖中30
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王鲁捷31
青藏北块7级强震的有序网络特性及其预测研究&门可佩31
深化改革,构筑学会自主、自律、自强的平台&耿琨32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流通&石金生32
凹凸棒石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研究&李东亮33
试论合理化建议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漆建虹33
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盛世兰34
论科技进步在推动社会平等中的作用&谷兴荣34
浅谈微蜂窝通信系统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王磊35
平整度的质量控制&孙国梁35
实施“科普兴市”战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王旭辉36
搞好公关的全球化、网络化、产业化促进国际公关事业的发展&沈家模36
华东地区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特征研究&杨建军等36
江苏省大都市圈发展研究——重点以南京市都市圈为例&沈家模等37
利用地球化学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服务&王喜宽等3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胡雪梅等38
改革创新让学会驶上快行道&苗洪泽等38
呼市十年环境空气变化趋势分析&李国庆等39
对“入世”后农村科普工作思路的探讨&肖爱群39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李文钦39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王寅虎等40
浅谈科协如何搞好继续教育的新思路&王林祥40
民防在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战略与对策&杜维吉41
改性电石渣的研制&和相见41
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保障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张元岭等41
试论徐州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张爱军42
徐州城市水环境保护的探讨&王艳颖等42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影响研究&邓志声43
汽车火灾现场铜质输油管裂缝痕迹的研究与分析&邸曼等43
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促进铅锌冶炼企业可持续发展&刘伟清44
加快学会改革发展进程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霍瑞平44
基于嵌入式架构自治模型的数控系统智能化平台的研究&王太勇等45
浅论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进步的难点及对策&杨守全45
发展中国咨询业政策取向研究&甄健民45
加强学会学术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余佐军46
国立医院面对“入世”的战略选择&何国钊46
大型汽轮发电机失磁异步运行研究&侯小全等47
对加强边远地区农村药品监督管理的探讨&李伦等47
从内江看西部地方公路发展前景、问题及对策&李玉登48
一种新型造纸填料——改性硅灰石在新闻纸中的应用&孙传敏等4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汽车制造者的希望与责任&宋翔49
黔西南地区叠加褶皱及其对金矿成矿的意义&吴德超等49
区域地质调查中地质生态调查方法研究&吴山等49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有可为——以四川石棉县石鑫大理石矿为例&肖渊甫等50
四川的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罗成德等50
解决西部农村通信难之对策&郑大永等51
创办社区科普大学是创建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的重要途径&李翠华等51
烟草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及对策&潘新52
试论创建社区科普大学的时代特色&王运升52
自动视觉检测系统及其在胶合板缺陷识别中的应用&吴成东等53
浅谈学会中介作用&张玉民53
云南烟草发展的战略机遇&程永照54
“入世”后中国航运业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孔凡华54
扫清烟农生产障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钟二春等54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努力促进“科教兴区”战略的实施&郜素萍55
适应小康社会需要 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业&黄永贵等55
浅谈小康社会的建设标准与交通人的努力方向&陶永久等5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彭立明5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学会”的历史责任&邬萱57
科普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型社会&叶志达57
纳米器件物理力学研究&郭万林58
国外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可资借鉴&徐菱涓58
大展弦比复合翼非线性失速颤振分析&赵永辉等58
斜碰撞振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韩维等59
论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冲击及减缓对策&包明宝59
高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支持&郁红60
缓和我国柴油供需矛盾的建议&胡尧良60
县级科技局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探索&高曙光60
强化会计核算 深化财政监管&张科儒61
加快公路建设 推进城市化进程&张志明61
科普工作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何淑芳62
创建科普示范乡镇 推动农村科普发展&任德新62
发挥科协职能 服务农村全面小康&陈天堂63
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考和政策建议&李毓堂63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及其战略意义&黄永祥等64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新型工业化&徐荣琴64
分1 动物资源的保护、持续利用及人畜共患病的防治67
善待克隆动物 支持“治疗性克隆”反对克隆人&陈大元67
中国淡水涡虫研究进展&陈广文等67
朱鹮幼雏大肠杆菌病病理学观察&范光丽等67
厦门文昌鱼资源保护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方永强等68
由Apis mellifera capensis蜜蜂失控自复制看流行病的传播&何大韧等68
安徽省短尾猴和猕猴的空间分布研究&李进华等69
中国吸血蠓的区系分布&刘国平等69
穴居狼蛛生活习性之初步观察&陆东林69
辽宁柞蚕区大仓鼠习性研究&宋策等70
节肢动物高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宋大祥70
本地毛形线虫ES蛋白结构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原核表达&宋铭忻等71
猪资源家系中肉质性状基因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苏玉虹7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基因疫苗在动物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孙素荣等71
柞蚕不同品种蛹期酯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仝振祥等72
凤台县猪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王传龙等72
柞蚕不同品种对柞蚕链球菌抗性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王凤成等72
论中国高纬度地区发展柞蚕产业的资源潜力与可行对策&王广运等73
蝇类资源及其利用&王明福等73
红河州鸡衣原体病的研究——病原分离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王琼秋74
口蹄疫在口岸中的检疫及消毒技术&王伊琴74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与动物资源的现状与考察建议&王玉志75
南昌市水禽养殖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肖丽兰等75
安义瓦灰鸡的形成、现状与开发利用研究建议&谢东辉76
试论动物保护与利用&徐学良76
大伙房输水工程建设控制肺吸虫病的研究&许景田等76
猕猴-兔异种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及其线粒体命运研究&杨彩侠等77
青藏铁路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杨奇森77
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杨晓野等78
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特点、分布及其保护&袁永孝78
成都市1996~1998年钩虫病防治工作的经济效益分析&张弟79
北京雨燕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张正旺等79
我国发现的多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模式动物特点&张作明79
天蚕与美洲野蚕种间远缘杂交的研究&朱有敏等80
新疆干旱环境中褐家鼠的年龄鉴定及种群年龄组成的研究&艾尼瓦尔·吐米尔等80
预防和治疗SARSDNA疫苗及其免疫机理的研究&彭景梗81
分2 中国自然资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85
广东省的小康社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陈朝辉85
自然资源无价吗&陈金松85
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杜联穆等85
空气污染预报中小概率事件因子选取&范柏松等86
江苏省水质型缺水地区水生态环境恢复研究&何成达等86
河宽条件限制下枢纽建筑布置的技术对策——低水头河床式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优化思路&何善国87
开展农业地质调查 提倡科学种田&李广等87
加强济南泉水资源保护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李望88
山东省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探讨&刘刚88
警惕城市超负荷超强度开发 加强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刘秀晨89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的分析与评价&闵宪鲁等89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预警系统研究方法初探——以原锡山市为例&彭补拙等89
谈对燃气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思考&施方90
山东省21世纪可持续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孙瑛等90
利用气候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覃峥嵘91
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重在保护——以山东省为例&田红91
矿产资源开发、资源环境安全与矿区小康建设&汪云甲等92
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同其所处环境不可分离&王秉洛92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主要矛盾及对策&徐天祥9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用水模式转变——以山东省为例&岳书平93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张林泉93
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压力原因分析&朱照宇等94
中国油气勘探现状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和对策&顾家裕9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管卫华95
轻钢结构设计中腹板屈曲后强度应用的探讨&贾连光等95
西藏自治区的能源建设与社会持续发展&蒋忠惕9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源保障问题&郎一环等96
生态城市需要绿色建筑的映衬&李博97
山西省草地资源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对小康社会的影响分析&李素清等9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冬季冻害气候变化的诊断分析&李秀存等97
江苏省沿江开发的若干问题和建议&林振山98
人口资源、环境资源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刘长风等99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刘会玉99
藏药材资源及其持续利用&彭敏等99
区域经济、能源和环境污染的关系&齐相贞100
皖南山区野生可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秦卫华等100
准噶尔盆地治理开发方针&宋宗水101
群策群力 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未雨绸缪 积极研发新型能源&田坚等101
中国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修复&王国祥102
从我国西北景观带的分布规律探讨宁夏的水土保持&魏晓102
云南冬春香料烟主产区热量资源与优质烟生产关系的探讨&吴述德102
湘中紫色土丘陵土壤资源保护系统及效益&谢庭生103
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动力学关系&谢正磊103
加速发展海洋优势产业 全面建设海南小康社会&张本104
呼和浩特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小康社会建设&张甫冰104
黄土高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可持续利用问题&张金屯等105
营口地区建筑地基特点及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赵俭斌等105
应用生态学的发展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周启星等106
石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周守标等106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周寅康等106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现状、症结及构想建议&曹清华等107
面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国土资源经济研究工作&丁锋107
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内涵探讨——兼论耕地资源价值&杜新波等108
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石油、天然气资源承载能力和对策分析&段兆芳108
全面小康社会的食物消费水平及其自然资源基础&封志明等109
烟草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 思路及对策&高道德等109
造成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社会环境与学术环境&贡璐等110
面向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资源保障及其对策研究&谷树忠等1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资源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关凤峻111
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前提之一&郭广义等111
应用农产循环系统技术(APCST),建设特色立体生态农业系统——以马坪镇特色生态农业系统建设为例&何绍福等112
优势矿产资源开发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贾文龙等112
未来的新型战略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李兴武等113
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对策&刘世荣113
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及典型区域分析&娄华君等114
发挥中部地区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鹿爱莉等114
沿黄地区沙化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闵宪鲁115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模式变化的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韦素琼等115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资源供需约束研究&沈镭116
对建立我国新时期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孙习稳等116
建立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提高建设小康社会保障能力&王文等117
循环经济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研究&王杰117
建设小康社会须做好“水务文章”&王莉波118
徐州市园林植物群落营造技术初探&王诗咏118
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与西部生态需水问题研究面临的挑战&夏军118
地质遗迹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夏英煌等119
重庆市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可持续利用&谢世友等119
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徐大懋等120
赤霉素对杨树开花结实的效应&徐德兰120
人类可持续发展模式新探&颜孟坚121
浅谈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野生名贵中药材的保护与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财富&张国文等121
中原矿业城市的资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张克伟122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战略与小康目标实现&郑敏等122
京津唐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姚治君等123
从玛雅文明的消亡看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叶苹123
堆肥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李国学等124
对完善我国土地资源标准化的思考&刘伯恩124
试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策略&刘敏124
大力发展再生铅工业 促进我国铅资源可持续发展&柳正125
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吕光辉等125
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策略&孟旭光等126
国土资源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钱丽苏126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确保小康目标的实现&谭文兵等126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王永生127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王志刚127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张福锁等128
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源安全体系&张照志128
地质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保护的“成本化”&邹永生129
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开发新的淡水资源&王世昌129
天津市矿产资源承载力与开发利用模式研究&齐亚彬130
实施境外风险勘查开发油气资源的战略思考&贺冰清130
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张跃庆131
构建山地绿色和有机食品果品生产体系——中国西南山区的自然生态资源与产业比较优势&张光伦131
北京地区地表水资源问题与对策&李莲芳等132
分3 信息时代的影像科学技术及其应用135
银盐照相与数字成像&邹竞135
光栅立体影像的技术进展&劳国华135
甲酸钠掺杂乳剂的化学和光谱增感的感光特性&国红等136
硫化物纳米微粒对溴化银微晶乳剂的化学增感作用&许春华等136
纳米微粉在辐射固化材料中的应用&刘瀛等137
纳米级成色剂油乳的制备&骆小红137
系列航空航天胶片的研制&符玉华等138
氯化银{100}面T-颗粒乳剂制备方法的研究&郑彤等138
AgBrI乳剂的还原敏化与S+Au增感的协同增感研究&智欣等139
光敏热显影材料中的热显影灰雾&姚林辉等139
光敏热显影材料的化学增感&曹静等140
从结构鉴定看照相有机物发展&黄晓红等140
光谱增感染料聚集态溶胶液制备及应用&夏玉丹等140
超滤技术在感光乳剂脱盐中的应用&鲁冬等141
冠醚化合物对卤化银乳剂增感作用&李莉等141
氧化明胶对乳剂微晶结构的影响&滕淑华等142
溴化对不同结构酞菁性能的影响&谢文委等142
关于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研制的新见解&张兵等142
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在碳纳米管制备中的应用&韩凤梅等143
四-α-苯氧基酞菁钯的合成及其物化性能的研究&徐海涛等143
简单的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球&钱海生等144
非贵金属催化剂对氧的催化还原&郭燕川等144
影响胶片涂布过程的几点因素&万勇等145
关于提高工业射线胶片检测灵敏度的探索&张梅英等145
膜去溶进样ICP-MS法直接测定电子级高纯盐酸中痕量金属杂质&孟蓉146
阴图热交联型热敏CTP成像组成物的分子设计&余尚先等146
一类可用于热成像的酚醚或酚酯醚阻溶促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邹应全等147
NaCl对两种不同菁染料形成J聚集体的影响&孙承华等147
锐钛矿二氧化钛薄膜表面浸润性快速转变的研究&孙文涛等148
聚乙二醇对PEDT导电性能的影响&王铁军等148
二芳烯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全息光信息存储中的应用&张复实等148
光固化粉末涂料组成与性能的研究&魏杰等149
SBS/L-PB/TEGDA(TMPTA)光敏体系的交联&夏宇正等149
193nm光刻胶适用硫鎓盐光产酸剂的合成及性质&王力元等150
成像传感器的基础生产工业——信息记录材料在成像领域技术进展&晏磊等150
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研究&薛唯151
数字电影与传统胶片电影影像特性研究&刘戈三151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照相胶片影像质量评价方法&朱瑞林等151
浅谈数字暗房及其功能特点&牛珂等152
1140黑白冲洗机药液监测自动化&廖耀庭等152
提升小波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分析与硬件实现&钟斌等153
基于CMOS阵列的高速数字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孙道虎等153
数字影像武器瞄准系统&葛强154
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唐洪154
多媒体示证系统在检察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任联寿155
影像技术在检察技术中的应用&刘铁猛155
感光影像在物证鉴定中的作用&张补兰156
低剂量锥形束3D乳腺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卢虹冰156
慢性肾功能不全性心脏损害的超声研究&陈爱华等156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预后关系的临床意义&蒋立虹157
论影像技术发展与在法医检验鉴定中的应用&张宏生158
标板及过程控制&屠明非158
基于LUT方式的计算机颜色变换算法研究&王春水158
数字电影影像的质量评测&张铭等159
数字环境下的电影制作和放映&李念芦159
数字技术、观念、制作的思考&张会军160
消除电影画面制作质量控制中“盲点”&张铭160
液晶显示器件(LCD)的发展&凌志华161
等离子体平板显示用荧光粉的进展&洪广言161
医学图像配准方法研究与实现&刘纪红等162
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间歇期SPECT显像&游金辉162
复杂像散高斯光束的并合特性&李宾中162
分4 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小康社会165
机械的历史使命——信息产品制造&钟掘165
面向高技术发展的中国机械工程技术&练元坚165
发展沈阳装备制造业之我见&宋天虎166
X射线照相法检测小直径筒体环焊缝时,对横向裂纹检出的探讨&杨继斌166
钛在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有机厂的应用&蔡卫东166
600MW电站半容量锅炉给水泵汽轮机开发设计&曹李农等167
车削工件温度场实时测量系统的研制&陈翀等167
组装式离心压缩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成正朝等168
聚氨酯粘着性能的实验研究&戴振东等168
信息技术带动制造技术的创新&范道东等168
美国JB抗磨技术在工业设备润滑中应用可行性探讨&付祥盛169
二杆柔性臂主动振动控制的研究&郝长中等169
机械凸轮曲线槽的设计方法&何修伟170
复杂耦合失谐叶片——轮盘系统振动局部化问题研究进展&贺尔铭等170
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研究&胡汉桥171
高精度复杂冲模的研制&胡玉荣等171
学会改革浅见&张荣锦171
城市燃气汽车加气站优化选址研究&黄海波等172
自由锻造压力机的开发&黄尧坤等172
未来机械制造业发展战略探讨&李春林等173
轧机支承辊轴承的使用分析与再修复&李广文173
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流动的数值研究&李军174
加入WTO后中国的包装设计应向何处发展&李庆君174
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李玮等175
Daubechies小波基的算法设计&李永强等175
双谱在机械系统健康水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李允公等176
直孔无过盈超转组合芯轴研制&廖树方176
空心轴的焊接与应用&刘冬菊176
大径塑管模具制作中的技术问题与处理方法&刘向红177
协同环境下的机床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刘英177
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陆启建178
数控设备故障分析与举例&孟浡虔178
发动机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孟憬非179
基于Web的协同设计支撑环境及XML在其中的应用&孟秀丽179
机床组件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倪晓宇等180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打造现代客车制造基地&潘松麟等180
机械制造的历史责任及发展特征&宋俊等180
典型零件在华中数控机床上的加工&苏兵181
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设计理论&孙昌志等181
一种噪声与振动主动控制的滤波-MLMS算法&孙木楠182
大螺旋角齿轮加工工艺分析&孙自力等182
长输管线离心压缩机样机研制&谭学军183
基于Coons曲面的造型方法及其发展&汤文成等183
SVK32-1S离心压缩机试制&王慧秀183
基于PMAC的并行双CPU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王磊等184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个性化客户管理&王伟184
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外圆磨床定制设计&王云霞等185
不锈钢管件无模拉伸壁厚变化规律研究&王忠堂等185
制造安装机动车冷车起动防冻液加热器解决机动车冷车起动的困难&温雅琴等185
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装备现代化农林牧副渔业&吴昌根186
尿素级不锈钢焊接研究&吴允光187
螺旋槽干运行非接触气体密封的理论分析与试验&徐万孚等187
燃气联合循环的新发展&闫廷满187
对美国最新离心叶轮设计资料的分析与介绍&严敬等188
特殊容器(低温罐)角焊缝着色探伤质疑&杨继斌188
Ag95CuNiLi钎料钎焊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的钎焊工艺性能研究&杨静等189
低比转速叶轮水力设计新方法综述&杨小林等189
基于余弦法的一类超静定杆结构节点位移计算&姚顺忠等189
MCL、2MCL型离心压缩机焊接机壳规划设计&印明洋等189
电子电路模块的密封技术&禹胜林等190
超磁致伸缩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袁惠群等190
波纹膨胀节与CAD技术&岳希等191
真空热处理设备的系统结构与控制检测&曾祥斌191
西安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曾昭宁192
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小康社会——金属风暴技术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张宏光192
巧用参数编程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张蕾等193
加强成套数控装备技术创新 促进辽宁机床制造业跨越式发展&赵明扬等193
电冰箱压缩机过载保护器匹配试验研究&钟小鹏194
Melnikov方法在输流管混沌运动分析中的应用&邹光胜194
球墨铸铁断裂韧性测试程序的开发&饶丽等194
理论在三元叶轮中的应用&崔莲顺195
计算机集成测试制造工艺设计实践&何华昌195
数控设备位置环与伺服驱动疑难问题分析&曾祥斌等195
基于PMAC下椭圆形零件表面的高速磨削&吴玉厚等196
原料气压缩机的试车&马志宏等196
论墙材革新与墙材装备的发展&郭喜武197
涡轮增压器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徐立汉197
温度和应力对不锈钢焊接接头蠕变行为的影响&屈金山等197
机床床身自准直设计原理及其在导轨磨床中应用的研究&于骏一等198
实心辊喷焊技术研究&金卿等198
抽水蓄能机组国产化的研究&陶喜群199
三菱立辊机架整铸技术研究&魏锦等199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攀钢的推广应用&任尤平199
气冲气推成形触头造型机的实砂过程及实砂效果的探讨&谢祖锡等200
200MW机组进相运行确保电压监控点电能质量&张国平等200
2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分析与处理&陈江等200
IkA C7000双干式快速量热仪在电厂的应用&鲁超等200
叠层圆盘振动行为的实验研究&王焕201
双语CAPP中机械制造工艺语言机器翻译研究&叶文华等201
射流电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基础试验研究&赵剑峰等201
分5 加快我国农业工程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5
我国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朱明205
中国畜牧工程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李保明205
发展我国机械化旱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思考&杨青206
推进农业机械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仲延信等206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业机械化多方位发展&赵秀荣206
辽宁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性思考&李宝筏207
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何俊仕等207
解决辽宁省水资源危机的对策&高真伟等208
对辽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毛乃震208
发展辽阳市大豆生产的对策建议&杨艳琴208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教育模式的创新&刘杰等209
农业工程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研究构建&张淑玲等209
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吴仕宏等210
大垅双行玉米收获机总体设计及技术攻关问题的理论研讨&孙红闯210
旱地钵苗移栽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王君玲等210
我国发展旱地育苗移栽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高玉芝等211
超高产大豆生物调控技术的机电一体化装置的研究&王滨等211
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尚书旗等212
牧草收获机械发展现状与配套方案的选择&姚煜冬212
阜新牧草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分析&邱立春212
食用菌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动态&林静213
自走式自动喷洒机研究初探&石宏等213
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气吸投苗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包春江等214
牧草高密度压捆机电液一体化装置的研制与开发&孙国凯等214
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牵引式打药机防滴系统结构设计及终端雾化程度的研究&潘玉215
辽宁西部振动深松工艺原理的研究&王瑞丽215
1GD—90型电动旋耕机研制&王惠成等215
旋转式分插机构椭圆齿轮结构参数的设计&赵凤芹等216
单轴振动电机横置于筛体振动源高速振动筛的试验研究&钱东平等216
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的新型计算法&赵萍217
北方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动态产量模型研究&迟道才等217
纸膜覆盖水稻种植技术节水控草效果的研究&任文涛等218
1515CSD型农用运输车的总体设计&赵明宇218
农用拖拉机液压犁控制传动系统的研究&刘志侠等218
节点渗灌条件下土壤湿润状况的试验研究&郭维东等219
作物水胁迫声发射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霍晓静等219
利用地下蓄水层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探讨&李文果220
关门山水库溃坝风险分析与计算&李春生等220
中小型土坝CAD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闫滨等220
水库自动化控制运用系统研究与功能开发&赵琳等221
公路边坡土壤侵蚀机理的试验研究&郭成久等221
混凝土非线性分析&崔瓒洙等222
土壤的石油污染研究进展&孙清等222
正确认识市场需求 稳步发展我国种苗生产温室&周长吉222
我国蔬菜移栽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措施&宋玉秋等223
辽宁地区温室栽培生产机具的配套研究&陈丽君等223
棚菜实现机械化生产是当务之急&张殿福等224
东北型节能日光温室——辽沈系列日光温室&王铁良等224
经济型日光温室设计研究&刘文合等224
日光温室夏季降温措施的试验研究&王瑄等225
日光温室朝向对进光量的影响分析&白义奎等225
日光温室备用加热系统的试验研究&谢立群等226
“四位一体”蔬菜大棚内菠菜抗冷栽培技术研究&敖永华等226
我国净菜加工技术及其机械化的现状和趋势&辛明金等226
大豆挤压膨化加工的研究进展&王宏立227
秸秆粗纤维饲料挤压膨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张祖立227
粮食含水率快速无损测定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张本华228
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菜试管形态建成的影响&王晓娟228
农作物秸秆螺旋输料装置的研制及其输料特性的研究&白晓虎228
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要气候因子的逐步判别分析&苏芳莉229
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木薯淀粉生产酒精的研究&赵玲等229
松木木屑在小型流化床热裂解装置中的试验研究&牛卫生等230
智能控制太阳能及热能互补型特色农产品干燥装置的研究&付立思等230
食品欧姆杀菌技术的研究及软硬件设计&丁文彦等231
香菇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宫元娟等231
沼液对番茄产量及其植株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李轶等231
农林业有机废弃物闪速热裂解制取燃料油技术工艺与设备研究&刘荣厚等232
鸡粪发酵处理方法及机具研制&杨玉芬等232
两火一零单相配电变压器采用三芯集束导线低压供电模式的实施与展望&朴在林等233
变电站遥视警戒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许童羽等233
农网改造后有载调压变压器逆调压降损理论依据的研究&吴秀华等234
农网故障分析与预测专家系统的研究&杨涛等234
计算机在架空线路设计中的应用&王刚等234
关于农网改造中的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石敏惠235
基于GIS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王立地等235
基于网络的农电企业营业窗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金莉等236
农电企业配电网络GIS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陈春玲等236
交流串级调速系统的分析&王桂英等237
补偿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几个问题的探讨&周启龙等237
楼宇自动化供配电与抄表系统的设计&孟昭军等237
农电系统人才需求的预测与培养方案的研究&张秀然等238
农业工程信号检测分析计算机虚拟仪器系统研究与开发&李永奎238
作物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曹林奎239
磷肥平均量施用与可变量施用的对比分析&李成华等239
优质烤烟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杨勇等240
分6 努力发展电力工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243
中国的能源危机与核电的发展前景&郑健超243
我国发展电力的一个方向&蔡睿贤243
电力企业信息化是建设现代电力企业的必经之路&黄其励243
CSC2000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杨奇逊244
西部高海拔地区的高压输电问题&关志成等244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刘建明244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领域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崔翔245
基于仿真和广域测量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的研究&贺仁睦245
低压电力线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程时杰等246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胡兆光246
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东部沿海地区电力可持续发展&孙嘉平247
我国农村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新途径&蒋建民等247
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电网发展中的作用&李立浧247
ACS系列微功耗数据采集器设计&曹年红等248
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土建设计特点&陈峥248
电力安全生产形势 差距和对策&方晓249
基于平台概念的继电保护计算及管理软件系统&黄德斌等249
浅谈ASVG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及装置&贾旭249
排污权交易政策对发电企业的影响&苏文斌等249
火电厂节水利用技术&李卫东等250
江西省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哈志德等250
实时电力市场运营的关键技术&宋燕敏251
托卡马克装置电源系统&季幼章251
自适应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制&张皎等251
高温TCG密封填料的研制与应用&申景泉等251
广东省农村电网在改革中迅猛发展&梁树森252
我国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陆国庆等252
电力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之源&于传骏253
电站锅炉排渣结焦故障监测&程革新253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把云南省建成中国第一电源基地&朱云飞等254
电网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李晓斌等254
加快电力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钱云254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广西水电事业&李一平255
PLC在给水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寇兰凤等255
面板坝动力模型试验及动力分析研究进展&刘小生等256
装设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再热机组再热之后第一级抽汽位置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刘志真等256
怎样做好电力企业的总工程师工作&罗承廉257
三峡电力外送工程大幅提升我国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水平&王钢257
电站钢管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研究&王学刚257
IEC 61970标准与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张慎明等258
断路器的选择及其过电流保护范围分析&施宇红258
直接转矩系统模糊控制仿真&关丽敏258
“十一五”期间湖南与华中电网500kV联络线研究&苏志扬259
控制性能标准(CPS)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汪德星259
管道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设备的开发&严黔259
多信道复合通信及其数据采集在三峡水情遥测系统中的应用&李永红等260
快速暂态过电压下变压器绕组电压分布的数值计算&高有华等260
城镇低压电网台区改造的探讨&章关良等261
换向思维 以巧制胜&周永清261
600MW与1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在中国发展前景研究&谢秋野等261
农村配电运行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胡永钦等262
加速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 构建信息一体化平台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杜文勇262
如何做好长岛风力发电场与环境的保护工作&李斌263
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余化良263
电网故障暂态行波波头检测方法&曾祥君等264
辽宁省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张锐264
用边界轮廓法分析SF6高压断路器的三维静电场&李培培等264
应用信息化技术 促进电网的发展&张近朱265
喷丸与电泳沉积稀土薄膜对TP304H钢在650℃SO2—O2混合气氛中腐蚀行为的影响&李辛庚265
供电可靠性、中断供电和自备电源——“西气东输”工程供电方案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郑世同等266
ACS-RFMO微功耗无线MODEM设计&周雷等266
以公共结构及语言进行应用系统一体化在佛罗里达电力照明公司的应用&祝春捷等266
对中国电网污闪特征和成因的初步研究&王运禄等267
基于电磁与机械特性的高压断路器耦合场数值求解&陈海等267
天然气发电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糜洪元267
断路器智能化及通讯控制的研究&黄李宁等268
小波分析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李军等268
220kV超高压 大长度交联电缆在城网应用研究&王康新268
关于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问题&樊福而269
基于QoS协商和主动资源释放的视频服务模型&颜肃269
关于热电厂增设垃圾锅炉的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关凤晨269
500kV单断口SF6断路器开断特性的研究&陈立等270
基于FLUX2D和ANSYS环境下的永磁直线伺服电动机电磁力研究&崔皆凡等270
基于DSP的微机型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原理与应用&黄智勇等271
电场数值分析可视化软件系统的研究&李翠玉等271
配电网网损动态 静态算法比较&李红梅等271
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波动及噪声抑制的新方法&国臻等272
利用TDR技术进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郭剑锋等272
盘式异步电机磁场的计算&关恩禄273
基于10千伏理论线损计算的配电网络拓扑分析&龚淑秋等273
电力电子器件故障诊断的灰色理论方法探讨&祁春清等273
低压电器开断能力试验平台的研究&来常学274
冰雪条件下户外绝缘子的电场计算及对电场和电位分布的研究&刘向东等274
三相共箱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盆式绝缘子部位三维电场计算及其绝缘分析&厉伟等275
三相感应电机的软起动 节能及多功能保护器&李鹏等275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新型止水结构 新型止水材料研究及应用&贾金生等275
外高桥900MW发电机定子制造——定子线圈装配和总装配部分&夏鲜良276
电力系统接地网技术&王东方等276
万家寨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能真机测试情况及分析&刘健等277
论水电站的扩建&徐家鑫277
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技术在昆明红坡水库的应用&黄巍等277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及其变速恒频控制策略&王正等278
电网经济运行分析&康凯278
智能优化在高压电器结构小型化设计中的应用&刘晓明等278
辽阳供电公司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构想&江军等279
10kV线路防盗监控系统的研究&魏巍等279
自密实微膨胀砼在红叶二级水电站的应用&田倩等280
我国水电机电安装50年发展与技术进步&付元初280
水工砼施工技术的进展及问题讨论&周厚贵280
混凝土及人工骨料生产的技术进步&曾倩彬280
基于CPLD技术的FIR数字滤波器&张洋等281
大坝实测位移模型及建模方法&李民等281
混凝土大坝声波层析检测系统&张震夏等281
自能式SF6断路器灭弧室气压特性计算及分析&王程等282
高速永磁电机的设计特点&王凤翔282
实现交流接触器节电无噪声运行无弧分断的方法探讨&王俭等283
探讨碾压混凝土坝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顾冲时等283
纪村水电站安全监测设计复查&和再良等283
多变量智能模拟电荷法在电器电场数值分析中的应用&曹云东等284
丰满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寇立斌等284
基于场-路-运动耦合有限元分析的开关磁阻电机铁心损耗的计算&闫秀恪等285
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磁场均匀度的调整&张艳丽等285
一种感应电机恒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策略&张庆新等286
工频试验变压器计算机控制系统&张超等286
500 kV并联电抗器试验电源的设计及试验方法的研究&曾林锁等286
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的电机CAD软件包&袁宏287
经典设计模式在电力系统接线图制作软件设计中的运用&曾建斌等287
用短路试验结果判定变压器线圈的股间短路&姚缨英等287
永磁强磁场的优化设计&谢德馨等288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张东等288
电力电子装置测试与老化过程的节能与能量回收技术&陈永真289
超级电容器在电动车及混合动力公交车中的应用&宁武289
基于DSP的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研究&杨恩星等289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纪世东290
对配电系统自动化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杜贵和等290
对连云港核电厂主要核安全条件的综合论述&周治强29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董玉静等291
福建省电力与可持续发展&陈朝柱292
因地制宜建设空冷电站 实施“输煤输电”并举,振兴山西省经济&张洪钟292
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和FACTS装置数字仿真软件包的研究与开发&林集明等292
10kV线路CT饱和状态分析&侯太明等293
供电企业数据的集成化——网上资料定的建设&胡志平等293
基于模式理论的T型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吕虎293
人工神经网络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中的应用&涂彦明294
把内蒙古建成全国最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的分析&赵凤山294
LF10防锈铝预绞丝断裂失效分析&韩茵294
民用建筑中中压配电站设计技术探讨&赵春枝295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特性与故障分析&崔淑君295
三峡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材料、结构及工艺研究&梁智明296
奥运电力行动&涂少良296
超导电力技术的若干应用探索&王赞基296
水电厂水电机组运行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及关键技术&刘晓亭297
分7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301
基于恒电量的腐蚀测试系统研究&赵永韬等301
一维及二维条码图像识别系统研究&范永法等301
BP神经网络用于大气中颗粒物(TSP)预测的研究&王灿星等301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综述&刁彦华302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模型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冯杰等302
汽车发动机液力挺柱试验台的设计&孙仁云302
三维磁场测量特斯拉计的研制&张继东等303
图像处理技术与实验数据处理&王鹏303
提高粉状物料动态定量称重精度和速度的研究&王书鹤303
无人机飞行航迹优化研究&钱正祥304
扩展数字示波器的功能 提高仪器利用率&辛长范304
含油气盆地油气藏盖层岩石粒度大小分布测定及评价&徐喜庆等305
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张晓丽等305
基于GIS/GPS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张威等305
超远程数据传输组网技术&张俊等306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指纹数据融合&杨帆等306
动态莫尔条纹的应用研究&曹国荣307
一种新型的高炉冷却系统水温差及热流强度在线监测系统&崔大福等307
基于单芯片以太网协议栈的远程环保监测系统&张东来等308
基于DataSocket技术的远程测控数据通信&李伯全等308
时序电路测试生成方法研究&何新华等308
脉冲γ时间谱绝对测量方法&胡孟春等309
组合导航非等间隔联合滤波&黄显林等309
动态约束下的惯性姿态测量系统分析&吴文启等310
光纤陀螺SLD光源的驱动控制研究&候军辉等310
高性能多路脉冲信号采集器在SINS中的应用及其CPLD实现&朱樟兴等310
用数据融合理论减少壳体旋转低速误差的技术研究&杨功流等310
静压气体球轴承支承球形转子的干扰力矩分析&贺晓霞等310
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系统的自适应扰动力矩补偿研究&克晶等311
SJT-1三轴精密角运动台外框轴系的设计&毛书越311
基于软件PnP的柔性虚拟测试系统&吴庆华等311
多媒体数据模型研究&彭绪富312
量子隐形传态理论及其实现研究&汪毅312
基于Internet的过程系统实时嵌入技术研究&汪自云312
关于宫颈癌变细胞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方法的研究&韩伟等313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张岩313
纳米级多孔性材料一种测量方法的研究&杨文秀等314
非接触磁感应脑电导率断层成像实验系统研究&秦明新等314
穿透式警卫安全系统研究&邱力军315
骨肿瘤辅助诊断系统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刘敬华等315
液晶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周海光等315
供热计量收费融入建设小康住宅&孙恺尧316
智能化监测仪器在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史云等316
TDR滑坡监测技术&张青等317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的数学模型&于顺安317
硅压力传感器设计中的灵敏度分析&徐淑霞等318
便携式数字压力校验仪的研制&谢燕敏等318
硅电容加速度敏感器件的研制&张治国等318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处理两相流信号的方法&吴新杰等319
载有方位信息的数字时空调制技术&宋茂忠319
马钢四铁厂1号高炉TRT控制系统&曹烈等319
马钢第三炼钢厂1号转炉煤气回收装置的过程控制&孙蓉琳等320
让无序的海量信息成为有序的数字化基础知识库——利用微型计算机技术构造完善的信息分类、检索、编辑的个人的数字图书馆&佟伟320
阳离子反浮选过程的智能控制方法及应用&张勇等321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近期发展&杨钢等321
过程控制系统的交互式模拟软件的设计&董洪光等322
基于模糊熵的备择边缘细化方法&魏华等32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获取研究及应用&张辉等323
一种稳定的光纤Fabry-Perot腔液位计&高应俊等323
温度暂态效应对光纤陀螺性能的影响及其减小措施&吴衍记等323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定子电阻进行在线检测的研究&曹承志等324
钛合金叶轮盘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张家弼324
相似性图像信息处理方法研究&刘凯龙等325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虚拟仪器系统&徐耀松等32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矿井瓦斯预测控制中的应用&付华326
面向3G的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仿真平台研究与开发&朱松俭326
西安地区隐伏构—热场遥感信息处理及在地热勘察中的应用&戴文晗326
基于RM型三变量通用逻辑门的查表设计&余党军等327
智能住宅小区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朱志贞等327
分8 信息化和制造业331
ALVINN及其扩展&孙怀江331
BL250注塑机射移缸模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唐春龙331
CORBA的安全机制及实现&杨锡慧331
Intemet信息传输新技术——网络电话&王进332
部门级电子政务的影响因素分析&王载毅332
船用黑匣子、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论海上数字交通的现况与发展&邓洪章332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中印软件产业的差距及原因&王刊良等333
大型计算机局域网优化解决方案&陈岗334
电抗器大饼剪切机的PLC控制&梁文宏334
电路与电子技术虚拟实验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孙荣平335
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陈道员335
对摩尔定律的修正&刘亦丰等335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解耦控制&孙荣林336
构筑面向大型企业的信息安全平台&王大川等336
呼叫中心技术及应用&陈汝贵等337
基于Windows的网络监听技术&于力等337
基于单元的孤立点发现改进算法&邵峰晶等338
交直流电动机功率性能自动测试系统实现&倪江林338
论电子商务的核心发展思想&范红荣338
企业信息化需求与策略&张海盛339
软件项目管理&丁香乾339
商业智能与鞍钢信息化建设&金强339
数字全息技术及其实现&李国建340
伺服驱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张英泽340
条码在长安汽车生产中的应用&罗淑华341
“信息化需求意识差距”是最大“瓶颈”&段贻新341
信息化与现代制造业&骈文红等342
烟草行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冯茜等342
一种快速实用的特征点匹配算法&任明武等342
运用JSP技术开发动态网站&李秀英343
政府办公新策略——网上公文流转&李国瑞343
智能光网络及在信息系统上的应用&刘宏维344
污水处理用GM离心鼓风机组计算机控制系统&王艳等344
加强横向联网 建设信息社会&周志红345
坦克发动机风冷整体叶轮精密压铸模的计算机辅助造型&汪多江345
滤池运行自动化控制&李俊义345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拱坝体形 优化计算机仿真&常晓林346
基于计数的广义基数外排序法&程国忠346
基于工作流的软件开发规范化管理的设计与实现&冯彬347
通信制造企业应用以太网的技术实现&刘丹347
基于CORBA实现分布式系统间的异步消息通信&唐丽等348
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屠乃威等348
数字化技术在超七飞机研制中的应用和体会&徐光明349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尹进文349
三层体系结构在考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张锦文349
软件无线电中的DSP技术&司德广350
分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353
盘锦市地面沉降监测与管理初探&刘汉忠等353
RTK高程应用于滩地水准测量的分析&黄志强等353
数据交换在测量中的应用&罗继先354
浅谈土地权属界址点的测定与管理&张凤琴354
EPSCUT线路测量系统的研制&邵家355
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盘县—昆明段测量总结&周泉356
以影像序列纠正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研究&燕琴等356
成像光谱技术及其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李海涛等357
土地利用图件遥感快速更新方法探索&张丽等357
城市三维景观中地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高武俊等358
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与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数据在城市地区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曾钰等358
利用遥感技术制作全球测图土地利用/覆盖、植被分类数据&张炳智等359
全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栅格数据矢量化&曹银璇等359
上海浦东新区耕地保护的遥感快速监测&董文清等360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误差分析&孙晓霞等360
遗传算法在InSAR相位解缠中的应用&赵争等361
我国大地测量工作的新进展&程鹏飞等361
利用现代测量手段研究中国东南沿海地球动力学特征&林继华等361
GPS测量揭示的福建沿海地区的现今变形&郭逢英等362
GPS数据采集与MAPGIS数据转换方法的研究&于晓平等362
0GPS手持定位仪在森林调查上的应用&王长文363
基于RDBM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践&毛炜青363
房屋面积测算中产权面积测算的研究&章淑君364
规划国土管理电子政府浅析&向发灿36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彭子凤364
多用途数字地籍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黄向阳等364
关于“数字江苏”建设的思考与研究&叶其江365
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王丹365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李延兴等366
国土办文系统需求调研分析&黄林清366
J2EE体系结构与InternetGIS&孟庆武367
浅析地图符号设计与配置&姜丽丽367
基于MapX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许彤丽368
用ASTER像对提取DEM&熊苹368
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赵玉萍369
基于多基站网络的电离层误差建模比较研究&李成钢等369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和提供服务政策&李莉369
论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质量管理&师云杰370
热门推荐
- 1121421.html
- 1685899.html
- 1946016.html
- 2519626.html
- 2394848.html
- 2937117.html
- 604839.html
- 924586.html
- 3235653.html
- 2847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9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3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6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7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2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5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0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