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教育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云南教育史
  • 蔡寿福主编;周玉良主持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51969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6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004页
  • 主题词:教育史(地点: 云南省) 教育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南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从元谋人至海门口文化时期的教育1

第一节 海门口文化前的社会4

第二节 原始教育10

一、原始教育的产生、形式、组织、教学方法及场所10

二、原始教育的内容26

三、口承文化在原始教育中的作用76

四、原始教育的特点94

第三节 “元谋人”至海门口文化时期的文化交流101

第二章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105

第一节 社会概况108

一、秦汉对云南的经营108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南117

第二节 汉式学校教育的产生123

一、迁滇人口对云南教育的影响123

二、汉式学校的产生129

三、从孟孝琚碑看昭通的教育134

四、诸葛亮对云南文化教育的影响141

五、从《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看云南教育149

第三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教育161

一、南诏政权及其政治经济163

第一节 社会概况163

二、大理国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169

三、白文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字174

第二节 南诏时期的教育183

一、南诏与唐朝的交往及对南诏文化教育的影响183

二、郑回与南诏的教育197

三、南诏子弟留学成都200

第三节 大理国时期的教育206

一、大理国的儒学教育和开科取士206

二、大理国的佛寺教育212

三、从文化艺术成就看大理国的教育219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的教育227

第一节 社会概况230

第二节 赛典赤·赡思丁与云南教育制度的建立238

第三节 明朝的学校教育245

第四节 清朝的学校教育249

第五节 科举制在云南的演变253

第六节 各种教育的概况265

一、官学265

二、书院267

三、义学275

第七节 少数民族教育281

第八节 对教育有突出贡献的人物291

第五章 清末时期的教育299

第一节 新式教育产生前的文化背景302

一、国际国内的情况302

二、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306

第二节 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310

一、中国新式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及其对云南的影响310

二、云南教育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312

第三节 各类新式学校的产生318

一、新式高等教育的产生319

二、新式中等教育的产生343

三、新式初等教育的产生353

四、新式学前教育的萌芽358

五、李日垓与云南新式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359

六、著名的教育人物366

七、教会教育及其对云南的影响374

第四节 清末云南教育的特点395

一、教会教育是云南新式教育的源头之一396

二、高、中、初等教育几乎是同时产生的398

三、办教育者与管教育者大多是懂教育者400

四、军事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00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受到重视401

六、各种社会形态下的教育并存402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405

第一节 社会概况408

一、政治背景408

二、经济条件410

三、文化背景413

第二节 教育体制的发展历程416

一、学制的变革416

二、教育组织机构及政策演变422

第三节 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432

一、学前教育的缓慢发展432

二、小学教育的初步发展439

三、中等教育的初步发展457

四、高等教育的初步发展484

第四节 留学教育502

一、日本留学503

二、欧美留学504

三、埃及留学507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509

第六节 学生运动536

第七节 迁滇高校及其影响558

一、热情欢迎高校迁滇558

二、主要的迁滇高校561

三、迁滇高校的功绩584

一、民国前期教育经费的情况592

第八节 教育经费的独立及其影响592

二、云南教育经费独立的经过593

三、教育经费独立的意义598

第九节 对教育有杰出贡献的人物601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教育623

第一节 社会基本状况627

一、云南和平解放627

二、社会经济政治背景628

三、科技文化土壤63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旧教育的接管和改造633

一、接管和改造旧学校634

二、逐步走上计划发展的轨道6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进程中的曲折发展662

一、学校中的反右斗争662

二、教育革命664

三、贯彻“八字方针”,教育逐步走上正轨673

第四节 学校教育684

一、幼儿教育684

二、初等教育688

三、中等学校教育696

四、普通学校高等教育724

第五节 成人教育730

一、农民扫盲教育734

二、职工扫盲和业余教育739

三、干部扫盲及文化教育742

四、其他各类成人业余教育745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75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红卫兵运动755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759

一、学校把毛泽东著作作为基本教材759

二、走“五·七指示”的道路,把学校办到社会上去760

三、工人阶级占领和管理学校762

四、改革招生制度763

五、推广“朝农经验”767

六、批林批孔769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破坏771

一、中小学盲目发展771

二、职业技术教育一片空白772

三、高等教育遭到空前浩劫772

四、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摧残773

第九章 拨乱反正及全面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775

第一节 概述777

一、“调整、整顿、改革、提高”时期777

二、全面、健康、迅速发展时期779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783

一、幼儿教育783

二、小学教育787

三、中学教育790

四、特殊教育791

五、“普九”面临的困难与问题796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兴起805

一、中等专业学校805

二、技工学校806

三、职业高中教育807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不断完善809

二、集中力量建设师专811

三、把云南师范大学定为省级重点大学,加强建设811

一、调整中等师范学校布局,加快建设,扩大规模811

四、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812

第五节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831

第六节 成人教育的兴起845

一、成人高等教育845

二、农民文化科技教育850

三、干部教育854

四、扫盲教育857

五、社会力量办学859

第七节 云南省教育工作三级干部会议862

一、会议筹备情况863

二、关于提交会议讨论的两个主要文件866

三、会议的主要收获869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教育873

第一节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保障878

一、关于教师方面的特殊政策和措施879

二、特殊的招生政策及措施883

三、关于经费方面的特殊政策和措施889

四、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教育法规900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901

一、寄宿制少数民族中小学908

二、半寄宿制少数民族高小班909

三、大专院校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910

四、中等专业学校办的少数民族班911

五、少数民族干部学校举办的民族职业高中班912

第三节 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913

一、幼儿教育913

二、基础教育913

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智力开发918

四、少数民族中等师范教育925

五、少数民族高等教育928

第四节 双语(文)教学的发展931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情况931

二、双语(文)教学的政策依据932

三、双语(文)教学概况940

后记9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