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服务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新世纪首都经济的增长极【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绍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同心出版社
- ISBN:780593904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服务贸易-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服务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新世纪首都经济的增长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1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1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定义1
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服务贸易定义7
三、GATS定义与BPM5定义的联系和区别 8
四、GATS定义对服务贸易统计的影响 10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12
一、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12
二、国际服务贸易中大部分服务存在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12
三、国际服务贸易交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13
四、国际服务贸易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十分复杂14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15
一、GATS产生的历史背景15
二、GATS的主要内容18
三、GATS确立的基本原则 19
第四节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理论研究20
一、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基本进展21
二、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显著特征24
三、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7
第二章 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动因分析30
第一节 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30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增长速度高于货物贸易30
二、在服务贸易的四种交易方式中,商业存在是主要方式33
三、服务贸易所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太相称34
四、服务贸易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波动比较明显35
第二节 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35
一、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35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仍不平衡,但差距正在缩小36
三、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贸易壁垒日趋隐蔽化38
四、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显,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40
第三节 世界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动因44
一、跨国公司服务业国际转移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 44
二、世界产业结构服务化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46
三、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货物贸易的迅速发展构成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46
五、科学技术进步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加速器47
四、人力资源成本是促进服务国际间转移的重要因素47
六、制造业国际转移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48
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48
八、发展中国家顺应发展态势,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世界服务贸易,从而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48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情况49
一、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50
二、欧盟服务贸易发展情况53
三、日本服务贸易发展情况54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贸易发展情况54
五、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情况55
七、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情况56
六、韩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56
第三章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60
第一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60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60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主要问题67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框架68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对服务贸易的承诺69
二、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76
三、对外贸易法94
第三节 中国各主要经济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情况94
一、上海发展服务贸易的现状和趋势94
二、广东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98
第四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02
一、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103
二、服务内在化问题严重104
三、服务贸易项目种类少,规模小,附加值低104
四、服务贸易管理落后105
五、我国服务贸易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105
第五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105
一、加快服务贸易立法,完善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106
二、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108
三、制定适度保护和引进相结合的服务贸易政策109
四、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109
六、开发人力资源,重视教育投入,加强培训管理110
五、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加速形成我国大型服务类企业110
七、建立完善的自律性行业组织111
八、“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推动服务贸易良性发展111
第四章 北京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112
第一节 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12
一、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112
二、服务贸易顺差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114
三、呈现多元化趋势,布局结构日趋合理115
四、服务贸易增长态势不够稳定115
五、服务贸易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连年下降117
一、北京具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历史优势条件118
第二节 北京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能力分析118
二、北京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119
三、北京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科技人才优势121
四、北京拥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国际环境122
五、国际服务业在京落地的现象已经显现123
第三节 北京服务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差距、制约及问题分析124
一、北京服务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存在的差距124
二、北京服务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存在的外部制约126
三、北京服务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128
第四节 北京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的对策建议130
一、增强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意识,改进管理方式130
二、制定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130
三、加强协调,形成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合力 131
四、提高服务贸易领域产业的发展水平132
五、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改革和开放力度,逐步打破体制性障碍133
第二部分 分论136
第五章 北京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36
第一节 《金融服务协议》的主要内容及我国承诺136
一、《金融服务协议》的主要内容136
二、我国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具体承诺137
第二节 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现状分析137
一、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137
二、保险业对外开放现状141
第三节 北京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优势144
一、产业聚集和市场优势145
二、政策和信息优势146
三、金融机构资源优势146
四、大公司总部基地聚集的优势146
五、金融功能区的优势147
第四节 首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劣势147
一、开放时间较晚147
二、外资金融机构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147
三、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下降148
四、外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不强149
第五节 今后3~5年将是首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期149
三、在京外资金融机构发展潜力大150
二、北京金融业开放呈现良好势头150
一、首都金融业开放进程的政策劣势已经消失150
第六节 进一步加快首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151
一、明确首都金融业的战略定位151
二、尽快出台有力的政策支持151
三、完善为首都金融业提供政府服务的工作机制 152
四、加快金融功能区的建设152
五、增强经济辐射能力,打造环渤海经济圈 152
六、加大政府支持与服务力度,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金融发展环境153
七、抓住新的机会,搭建市场平台 153
九、以CEPA为契机,加强与香港的紧密合作154
十、加强人文关怀,发挥人才优势154
八、推动银行体系业务的创新,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品种 154
十一、加大金融宣传力度155
十二、防范金融风险,转变监管理念155
第六章 北京物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57
第一节 我国物流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157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157
二、我国物流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现状159
三、我国物流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162
第二节 我国物流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5
一、我国物流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165
二、我国物流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168
一、现代物流产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169
第三节 北京物流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169
三、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170
二、拥有相应的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170
四、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应运而生171
五、物流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稳步推进171
第四节 北京物流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172
一、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172
二、物流市场供需矛盾巨大172
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落后173
一、有利于降低本市社会物流运营成本175
二、有利于完善首都城市服务功能175
第五节 北京发展物流服务贸易的意义175
三、有利于实现首都经济结构调整176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76
第六节 北京发展物流服务贸易的迫切性177
一、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后的要求177
二、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177
三、发展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要求178
四、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78
第七节 北京发展物流产业的模式选择178
一、国际发达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的模式178
二、北京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179
一、加强规划和协调,保障现代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181
第八节 北京发展物流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181
二、培育壮大首都现代物流市场182
三、加快北京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183
四、构建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185
第七章 北京商业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87
第一节 中国商业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情况187
一、中外商业企业力量对比悬殊188
二、外资商业企业加快在中国的网点布局行动188
第二节 北京商业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189
四、增加了就业机会,培养了优秀商业人才190
三、引进了现代管理机制,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190
二、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商业连锁经营模式,提高了商业企业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190
一、引进了资金,促进了本市购物环境的改善190
五、改善了北京市商业布局结构191
六、促进了我市乃至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商业企业的采购网络191
第三节 北京商业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1
一、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全市商业企业中的所占比重较小191
二、外资零售商业的先进业态引进不够192
三、引进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合资的力度不够192
四、外资在商业领域的投向不合理192
五、部分外资企业给北京的城市交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192
六、对本土商业企业产生很大冲击192
第四节 北京市商业领域对外开放的趋势分析193
二、外商投资的零售业开始迈向“连锁经营”时代194
三、外资进入批发业的势态将会十分迅猛194
一、外商投资商业的主体来源日渐拓宽194
四、电子商务将成为外资进入的“新宠” 195
第五节 北京发展商业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195
一、完善法规体系,研究和探讨推行公示和听证制度,使北京商业服务贸易合理、有序发展196
二、坚持渐进式扩大开放战略196
三、从引资结构上调整外资进入的分销领域196
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和特许经营技术,建设国内外对接的平台197
五、有节奏地允许外资进入批发领域197
六、制订扶持政策,鼓励外资进入发展我市电子商务197
七、加快建立商业信用体系,促进商业消费197
八、面对外资零售巨头的进攻,我市零售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竞争力198
第八章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99
第一节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199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行立法及其相关承诺199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0
第二节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现实特征202
一、接待境外游客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居于全国前列202
二、饭店业对外开放较早,经济效益较好204
三、旅行社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5
四、出境旅游保持高速增长205
五、周边国家仍是主要客源地,但游客来源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205
六、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的增幅均小于全国和沪粤206
七、旅游外汇收入的结构亟待优化208
第三节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209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9
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209
三、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10
四、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全方位的挑战210
第四节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211
一、北京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条件211
二、北京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制约因素213
第五节 北京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215
一、转变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旅游产业规划217
二、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218
三、转变管理体制,做好旅游产业的服务和监管220
四、转变旅游发展空间理念,强化区域辐射功能221
第九章 北京软件产业出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23
第一节 世界软件出口先进国家的基本情况223
一、主要软件出口国家的概况223
二、软件出口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224
第二节 我国软件出口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分析228
一、中国软件出口的主要特点228
二、中国软件出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9
第三节 北京软件出口的现状和问题分析232
一、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232
二、北京软件产业出口存在的问题234
第四节 促进北京软件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235
一、明确软件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235
二、加快建设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236
三、扶持一批大的出口软件企业成长236
四、制定软件人才开发战略237
五、建立软件出口的支撑体系237
六、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加大本地分包业务,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 237
七、在保持对日本出口的同时,积极拓展欧美市场238
八、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宣传和推介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成就和比较优势238
第一节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特点239
第十章 北京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39
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为少数发达国家瓜分240
二、各国争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240
三、区域集团联盟成为国际教育服务市场竞争的手段241
四、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41
五、境外消费是最主要的教育服务提供方式241
六、有明显的地缘政治性242
第二节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承诺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243
一、我国在教育服务领域所做的具体承诺243
二、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244
第三节 北京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245
一、北京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概况246
二、北京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势分析247
三、北京发展教育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248
四、北京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249
第十一章 北京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53
第一节 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253
一、体育产业特点253
二、世界体育产业发展现状255
第二节 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258
一、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259
二、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262
三、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265
第三节 北京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266
一、北京市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267
二、北京体育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69
三、北京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机遇270
四、北京发展体育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271
第十二章 北京建筑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73
第一节 北京建筑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情况273
第二节 北京建筑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6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不完善276
二、建筑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276
三、建筑中介服务很薄弱276
一、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实行国民待遇277
第三节 北京建筑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277
二、明确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277
六、建筑企业素质不高,竞争力弱277
五、建筑企业机制不活,结构不合理277
四、建筑价格政策的市场化程度不高277
三、建立统一、透明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278
四、改进建筑领域的招投标制度278
五、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建设总承包制278
六、培育和发展建筑行业的中介组织278
七、建立统一的房地产市场279
八、调整建筑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建筑企业竞争能力279
第十三章 北京勘察设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81
第一节 中国勘察设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281
一、中国勘察设计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282
二、国内外勘察设计咨询业的差异283
第二节 北京勘察设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286
一、国外设计机构进入我国设计市场的法规空缺287
二、原有中外合资设计单位达不到现行法规的要求287
三、中外设计单位设计收费差异过大,合作设计中中方设计单位不仅收费比例低,同时还承担全部的设计责任288
四、中外设计在设计阶段、项目管理等技术上的差异,给合作设计带来很多困难288
第三节 北京勘察设计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289
一、加快本土勘察设计企业改革289
二、加强合作设计市场的管理290
三、培育扶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建设发展291
四、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有关法规,规范设计市场行为292
第一节 WTO关于会计服务贸易的相关规定293
第十四章 北京会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93
第二节 我国会计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295
第三节 北京会计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297
一、北京会计服务行业在首都经济及全国的地位297
二、北京地区发展会计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300
三、北京地区发展会计服务贸易的若干建议303
第十五章 北京法律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31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法律服务贸易311
一、国际法律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311
二、国际法律服务贸易面临的贸易壁垒313
三、国际法律服务贸易可能导致的风险315
一、中国在法律服务贸易方面的具体承诺317
第二节 我国法律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317
二、中国法律服务贸易中存在的差距319
三、中国开放法律服务市场带来的影响320
四、中国法律服务对外开放的原则322
第三节 北京法律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323
一、北京发展法律服务贸易的优势324
二、北京法律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24
三、北京法律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与措施330
第十六章 北京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334
第一节 国际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模式334
一、德国的行政干预模式335
二、法国的“推销模式” 336
四、香港市场运作模式337
三、新加坡和日本的政策扶持模式337
第二节 我国会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338
一、中国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劣势分析339
二、中国会展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340
第三节 北京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342
一、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特征日益显现342
二、经济贸易展会占多数,定期展览已经形成规模343
三、北京会展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在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43
四、“会展经济”初现端倪,显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344
第四节 北京会展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4
一、硬件设施对北京会展业发展的限制日益显现344
二、管理体制滞后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345
三、北京会展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346
四、配套服务还远远没有跟上348
第五节 北京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背景及模式选择348
一、北京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背景分析348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优势350
三、北京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性机遇351
四、北京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模式选择352
第六节 北京发展会展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352
一、抓紧制定北京会展业发展规划352
二、加快推进大型国际会展设施建设352
三、进一步加强会展行业的管理和协调353
四、积极营造公开、公平的展览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354
七、加强会展促销,积极开拓市场355
五、开展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训355
六、开展国际合作,加快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355
第十七章 北京广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357
第一节 世界广告业发展的新动态357
第二节 中国广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358
一、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基本情况358
二、中国广告服务贸易开放承诺358
三、中国广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359
四、中国广告业对外开放带来的影响363
五、中国广告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363
第三节 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366
一、北京广告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366
二、北京广告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369
第十八章 北京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373
第一节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现状和问题373
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现状373
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75
第二节 北京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378
一、北京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现状378
二、北京市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优势与劣势 380
三、北京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81
四、北京市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382
参考书目 387
后记 395
热门推荐
- 3352722.html
- 2871607.html
- 2547463.html
- 3074241.html
- 2661572.html
- 112891.html
- 2998934.html
- 1683917.html
- 1466946.html
- 1962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3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7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0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5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3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