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科学技术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正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725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科学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在通向科学技术学的道路上(代序言)1
1.从“科学学”走向“科学技术学”2
2.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走向科学技术学4
3.从科学社会学走向科学技术学8
4.我国走向科学技术学的探索13
Ⅰ 走向科学技术学的进程23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23
1.一个分析的起点23
2.从国际学术发展的轨迹看25
3.从学科体制化进程轨迹看27
4.《科学技术学指南》所反映的情况29
5.关于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的翻译32
6.我国的学科初创期:历史和共识33
7.走向科学技术学36
从“科学技术哲学”到“科学技术学”——论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第二次调整43
1.解惑:调整自然辩证法学科的认识前提44
2.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局限性与负面效应49
3.从“科学技术哲学”到“科学技术学”:理论及现实意义53
4.“科学技术学”的学科界定:性质、地位及学科体系64
5.待续的结论67
科学技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69
1.新学科的产生是人类科学活动的自然结果69
2.科学技术学:一个正在形成的新学科71
3.科学技术学的基本内涵74
科学技术学: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79
1.科学技术学兴起的历史背景79
2.科学技术学究竟研究什么83
3.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定位85
4.科学技术学的未来走向88
科学技术学——从历史走向现实92
1.分析:三个维度的构成93
2.历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科学技术学95
3.建制:国际与国内的历史与现状98
4.生存:领域有待于扩展101
5.争论: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与非哲学性102
从科学学、技术学到科学技术学106
1.科学学及其发展106
2.技术学及其发展109
3.中国科学学、技术学的发展111
4.从科学学、技术学到科学技术学114
从科学技术史看科学技术学121
1.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制化121
2.科学技术史的走向与科学技术学125
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学的关系131
4.结语134
1.科学技术学的创生和衍化139
初论科学技术学139
Ⅱ 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建设139
2.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142
3.科学技术学的学科体系结构145
4.科学技术学的基本发展对策148
论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及对科学技术学的呼唤153
1.科学与技术的本质统一153
2.R D活动与技术活动的统一157
3.科技创新体系的统一162
4.科学技术的价值的统一165
5.科技创新的人格化机制统一168
6.科学学、技术学、自然辩证法、科学170
技术哲学的统一170
科学技术学: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国外TPM研究给我们的启示174
1.科学技术学的基本立足点175
2.科学技术学研究的问题导向177
3.科学技术学学科的队伍建设179
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181
1.自然辩证法“学科群”:学科开拓者们的理想181
2.一个学科和多个学科:学科体制化中的分歧和分化183
3.关于科学技术的文科研究:分歧之中的共性185
4.关于科学技术的文科研究及其与国际的接轨187
5.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192
“科学技术学”与“自然辩证法”195
1.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196
2.为什么要对“自然辩证法”更名198
3.尊重传统,面对现实199
科学技术学的核心领域和发展方向202
1.科学技术与科学学203
2.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哲学205
3.科学技术学与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206
4.科学技术学的核心领域208
5.科学技术学的发展方向210
关于科学技术学建设的几个问题213
1.科学技术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概述213
2.科学技术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门特殊科学216
3.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必须走综合和交叉学科的道路217
4.科学技术学有责任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218
5.科学技术学要关注科教兴国问题219
6.科学技术学应关注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221
7.科学技术学学科名词翻译与国际研究的接轨问题222
Ⅲ 科学技术学与科学观的变革231
实践建构论:对一种科学观的初步探讨231
1.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231
2.科学的建构性根植并复归于实践236
3.“实践建构论”与理解科学的新视野242
1.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个交叉学科视野》看STS247
STS的理论基础:从综合学科论到社会建构主义247
2.从《科学技术论手册》看STS251
3.从《去魅的科学:关于建构、实在性和社会知识》看STS253
科学、修辞与权力——析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观262
1.打开潘多拉的黑箱——显微镜下的实验室生活262
2.科学史的“利益”模式266
3.社会建构主义错在哪儿270
科学的非统一性276
1.科学的统一性及其辩护276
2.对科学统一性的质疑279
3.科学的非统一性与相对主义281
4.科学的非统一性与科学的力量283
5.简短的结语285
Ⅳ 多维视野中的科学技术研究291
Nature中国特辑:对科学技术学研究的启示291
1.Nature中国特辑:背景291
2.Nature中国特辑Ⅰ:分析294
3.Nature中国特辑Ⅱ:分析298
4.从Nature中国特辑看科学技术学301
1.科学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304
科学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涌现及其模式304
2.科学技术系统的涌现及其特征308
3.科学技术系统生成的稳定模式312
从我国科技哲学研究生论文选题看理解科学的多维视角——兼论科学技术学研究趋势316
1.统计分析的背景情况316
2.论文选题分类统计分析318
3.不同类型论文选题在国内主要大学的分布321
4.统计分析的结论和原因探讨323
5.关于科学技术学研究发展趋势的进一步讨论326
从海德格尔的“座架”看科学技术的334
双重功能及其批判334
1.座架的发生334
2.生产力功能及其批判337
3.意识形态功能及其批判340
4.简短的结语343
发达国家科技政策转型的趋势345
1.科技政策及其类型345
2.德国科技政策的转型348
3.美国科技政策的转型349
4.法国科技政策的转型353
5.结语357
美国科技政策演变趋势对我国的启示359
1.美国冷战后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361
2.“9·11”事件对美国科技政策的影响365
3.美国科技政策向产业方向的倾斜368
4.美国科技政策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370
创新文化与中国科技奖励制度373
1.创新文化与科技奖励制度374
2.科技奖励制度及其特征376
3.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380
4.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84
Ⅴ 附录391
良好的开端——“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39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名单403
科学技术学的建制化——全国科学技术学首届学术年会综述405
莫干山会议共识414
论文作者简介416
后记420
热门推荐
- 1072987.html
- 2992135.html
- 2818501.html
- 3249997.html
- 2920887.html
- 1358854.html
- 949232.html
- 1118404.html
- 2116200.html
- 3772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5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5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0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8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1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9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