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汉车制复原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东汉车制复原研究
  • 王振铎遗著;李强整理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5579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4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车马器 复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汉车制复原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牛车1

(一)汉代文献中的牛车1

第一章 大车1

(二)东汉画像和明器中的牛车3

(三)东汉牛车形制的特征5

二、輂车6

(一)汉代文献中的輂车6

(二)东汉画像明器中的輂车8

图一 山东画像石中輂车画法举例9

图二 沂南古画像石墓輂车10

图三 四川无轒輂车砖11

图四 内蒙古托克托县闵氏墓牛车壁画12

三、大车的复原和部件名称考订12

图五 闵氏墓輂车壁画12

(一)车体的复原和名称考订13

图六 江苏睢宁县双沟地区画像14

图七 徐州茅村画像14

图九 滕县画像石16

图八 缺辕残陶车箱(东汉末至魏晋)16

图一○ 牛槅复原图17

(二)牛车鞁驾的复原和名称考订17

图一一 鞧复原图18

(三)輂车鞁驾的复原和部件装置18

图一二 四川彭山画像輂韅复原图19

(四)大车轮轴的装置及其相关问题20

(一)汉代文献中的鹿车23

第二章 鹿车23

(二)东汉画像中的鹿车25

图一三 梮形器图27

(三)东汉鹿车的复原27

图一四 近代浙江金华独轮车28

(四)关于鹿车的名称问题30

图一五 《金文续编》所收“乐”字30

一、关于大车33

第三章 东汉车制的来源和近代民间车辆的关系33

图一六 王宗涑考订周礼冬官车人轮34

图一七 《长沙汉墓发掘报告》中第5号车子的轴、辕和车箱35

图一八 第5号车的轴木和它的装置法36

二、关于鹿车37

(一)近代民间车制的类型39

三、近代民间车制与东汉车制的关系39

(二)近代民间车制的技术特点40

(三)近代民间车制上的名称41

第四章 轺车42

一、汉代文献中的轺车42

(一)轺车43

二、汉画像石中的轺车43

图二○ 清经学家笔下的兵车44

图二一 汉轺车之四维44

图一九 轺车的特征:方舆后户44

(二)维盖轺车44

(三)施耳轺车45

图二二 汉轺车之两耳45

(四)设轓轺车46

图二三 藩车:车舆上设藩屏47

(五)施帷轺车48

(一)关于轺车车舆50

三、轺车及其鞁驾具名称考订与复原50

图二四 孝堂山下石室后壁上层画像中的较52

图二五 汉车较52

图二六 长沙汉墓出土的车伏兔53

图二七 10种轺车车舆绘法比较图54

图二八 长沙汉墓出土的轺车复原55

图二九 长沙汉墓出土的轺车车舆56

图三○ 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的一号车复原图57

图三一 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的一号车后视复原图57

图三二 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的二号车侧视复原图58

图三三 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的二号车后视复原图58

图三四 长沙汉墓第二号车车箱栏干横条缚法59

图三五 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四号车复原图59

(二)关于轺车的辀、衡、轭59

图三六 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车舆缚法60

图三七 东汉车辕的形制特点60

图三八 (1)任木图;(2)金文中的“车”字61

图三九 汉代的衡末,趋于简朴63

图四○ 轭軥首63

图四一 长沙汉墓出土的轭63

图四六 ?,贯缰绳的固定器64

(三)轺车的鞁驾具及其名称考订64

图四五 銮,衡、轭上的饰物64

图四四 轭的缚法64

图四三 以整材断成轭64

图四二 以枝叉取整材64

图四七 鐊:又作当卢,马面上的装饰65

图四九 马勒上的铜泡65

图五○ 马口中的衔镳65

图四八 汉画像中马勒绘法举例比较图66

图五一 汉代画像中鞁驾具绘法举例比较图67

图五二 绊,自未名画像石69

图五三 游环69

图五四 马大带70

图五五 緧70

四、结论70

第五章 轩车71

一、先汉及汉文献中的轩车71

二、汉画像中的轩车72

三、汉代轩车的复原73

一、文献中的辎车74

第六章 辎軿74

三、辎车的复原76

二、汉画像中的辎车76

图五六 汉画像中辎軿车舆绘法举例比较图77

图五八 河北怀来战国墓所出蓬架复原78

图五七 河北怀来所出战国蓬架78

图六○ 秦始皇墓所出铜车马明器车盖复原79

图五九 秦始皇墓所出铜车马明器车盖结构79

图六一 北京大葆台汉墓所出篷盖80

第七章 安车81

一、安车的乘用制度81

(一)安车之流传年代81

(二)安车与舆服制度81

(三)安车之颁赐82

(四)安车制度的实施情况83

(五)侈车与俭车85

(一)古代马车的驾马个数86

二、关于安车车制86

(三)驷马安车的车制88

(二)驷马的排列88

1.关于辀89

2.关于衡90

3.关于轭90

4.关于鸾91

(四)辔衔与鞭策93

(五)安车附件:茵和绥95

图六五 安车上的盖弓帽96

图六四 安车上马用的当卢96

图六三 安车上的靷环96

图六二 安车上的衡末96

图六六 马衔的制做趋于繁复97

(六)驷马车的鞁驾具98

第八章 汉代车轮99

一、汉代车轮的分类99

图六七 汉代画像中车轮绘法举例比较图100

二、汉代轮轴复原及名称考订101

图六八 汉车輨102

图六九 玉琮103

图七○ 长沙汉墓出土的轮辐104

图七一 车辐的安装方法105

图七二 长沙汉墓出土的辋块与辐条106

图七三 汉车?与汉车辖107

三、汉代车轮的尺寸及其复原107

四、汉代制车工艺特点108

图七四 车毂上的修饰110

一、汉代车盖的分类111

第九章 汉代车盖111

图七五 汉画像中车盖绘法举例比较图112

二、关于四维114

图七七 伞头(又名盖斗)115

三、伞式盖的结构、名称及其复原115

图七六 汉车盖之四维115

图七八 盖弓帽趋于繁复116

图七九 金华蚤117

(三)汉代以后诸车制的流传118

(二)汉代其它的车118

(一)汉代造车思想的特点118

结论118

(四)汉代车制与域外车制的关系119

注释120

参考书目123

附表125

后记1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