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
  • 曲长文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17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反辐射导弹的作用1

1.2反辐射导弹对抗的技术措施4

第2章 反辐射导弹及使用11

2.1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历程11

2.2反辐射导弹的特点16

2.3反辐射导弹的组成17

2.4机载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20

2.5反辐射导弹使用方式21

2.5.1“哈姆”反辐射导弹使用方式21

2.5.2“阿拉姆”反辐射导弹使用方式22

2.5.3现代反辐射导弹使用方式24

2.6反辐射导弹发射方式26

2.6.1发射限制条件26

2.6.2直接对准发射方式27

2.6.3非对准发射方式28

2.7反辐射导弹使用过程30

第3章 雷达反电子侦察技术35

3.1低截获概率雷达35

3.1.1低截获概率雷达发展概况36

3.1.2低截获概率雷达基本原理37

3.1.3低截获概率雷达的关键技术41

3.2双(多)基地雷达46

3.2.1双(多)基地雷达概念46

3.2.2双基地雷达定位方法48

3.2.3双基地雷达方程50

3.2.4双基地雷达关键技术52

第4章 反辐射导弹告警技术56

4.1导弹逼近告警系统56

4.2反辐射导弹的雷达散射及回波特性59

4.2.1反辐射导弹散射特性59

4.2.2反辐射导弹速度特性74

4.2.3反辐射导弹雷达回波信号77

4.3告警雷达技术87

4.3.1多普勒频移及相参处理87

4.3.2回波的频谱及匹配滤波器93

4.3.3动目标显示雷达100

4.3.4自适应动目标显示雷达107

4.3.5动目标检测雷达113

4.3.6脉冲多普勒雷达118

4.3.7反辐射导弹告警雷达技术探讨121

4.4红外告警技术126

4.4.1红外辐射的大气传输特性126

4.4.2背景及目标红外辐射特性128

4.4.3红外探测器132

4.4.4红外告警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5

4.4.5红外告警系统的作用距离137

4.4.6红外告警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140

4.5紫外告警技术141

4.5.1紫外辐射的大气传输特性142

4.5.2背景及目标紫外辐射144

4.5.3紫外探测器147

4.5.4紫外告警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8

4.6光电综合告警系统149

4.7反辐射导弹综合告警系统154

第5章 有源诱偏反辐射导弹技术156

5.1反辐射导弹有源诱饵156

5.2被动雷达导引头160

5.2.1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功能及组成160

5.2.2被动雷达导引头的测向技术163

5.2.3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特点和局限性170

5.3有源诱偏反辐射导弹原理172

5.3.1多点源有源诱偏系统诱偏反辐射导弹原理173

5.3.2多点源有源诱偏系统诱偏反辐射导弹过程181

5.4反辐射导弹在诱偏干扰下的动态飞行过程183

5.5两点源有源诱偏系统诱偏反辐射导弹分析190

5.6两点源间距的选择195

5.6.1两点源的最佳距离196

5.6.2两点源间距的上下限200

5.6.3反辐射导弹性能参数对诱骗效果的影响202

5.6.4反辐射导弹可修正距离分析206

5.7有源诱偏系统的要求及设计208

5.7.1有源诱偏反辐射导弹的条件209

5.7.2有源诱偏系统设计210

第6章 对反辐射导弹引信的干扰220

6.1引信概述220

6.1.1引信的功能及组成220

6.1.2引信的作用过程222

6.1.3引信的类型224

6.2激光引信227

6.2.1激光的特点227

6.2.2激光引信的特点229

6.2.3激光测距原理230

6.2.4激光引信的组成231

6.2.5激光引信的光学系统234

6.2.6激光引信的定距机制238

6.2.7激光引信的作用距离240

6.3对反辐射导弹激光引信的干扰241

6.3.1激光引信对抗概述241

6.3.2激光告警243

6.3.3高重频激光距离欺骗干扰技术248

6.3.4激光致盲干扰技术252

6.3.5激光无源干扰技术257

6.3.6对反辐射导弹激光引信的干扰措施261

第7章 拦截反辐射导弹的杀伤武器264

7.1防空系统264

7.1.1防空分类265

7.1.2防空系统的组成266

7.1.3防空武器系统268

7.2防空武器系统摧毁反辐射导弹275

7.2.1空袭编队及其分布275

7.2.2拦截反辐射导弹的防空武器系统276

7.3超近程高炮武器系统278

7.3.1“密集阵”系统发展历程279

7.3.2“密集阵”系统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282

7.3.3“密集阵”系统组成284

7.3.4超近程高炮武器系统的局限性和优势289

7.4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290

7.4.1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概述290

7.4.2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概述292

7.4.3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过程及组成293

7.4.4防空导弹294

7.4.5目标探测系统301

7.4.6地面制导系统302

7.4.7指挥控制系统308

7.4.8发射系统310

7.4.9支援保障设备314

7.5超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315

7.5.1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概述315

7.5.2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317

7.5.3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使用322

7.5.4车载式超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323

7.5.5舰载超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327

7.6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338

7.6.1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概述338

7.6.2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组成340

7.6.3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的防御空域342

7.6.4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的结构布局345

7.6.5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的武器选择346

7.6.6弹炮一体防空武器系统战术技术指标350

第8章 反辐射导弹对抗的综合措施353

8.1弹炮光电对抗结合武器系统353

8.2反辐射导弹对抗的综合系统357

第9章 拦截反辐射导弹的新概念武器360

9.1新概念武器360

9.2激光武器363

9.3高功率微波武器371

9.4电磁脉冲弹376

9.5粒子束武器382

9.6电磁炮388

附录 符号表392

参考文献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