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心理学分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犯罪心理学分论
  • 吴宗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6522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犯罪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犯罪心理学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暴力犯罪心理1

第一节 暴力犯罪概述1

一、定义、范围与特征1

(一)暴力犯罪的定义1

(二)暴力犯罪与相关概念4

(三)暴力犯罪的类型7

(四)暴力犯罪人的特征11

二、暴力犯罪的理论13

(一)生物学观点13

(二)精神分析学观点15

(三)挫折攻击理论17

(四)社会认知观点19

第二节 杀人犯罪心理23

一、概述23

二、杀人犯罪类型学28

(一)杀人犯罪分类28

(二)杀人犯罪人分类31

三、杀人犯罪人心理特征36

(一)认知特征36

(二)情绪特征38

(三)动机特征39

(四)人格特征44

(五)互动特征46

(六)精神障碍特征49

四、系列杀人及其心理特征51

(一)概述51

(二)系列杀人的类型56

(三)不同类型系列杀人犯的特征60

(四)系列杀人的其他心理特征66

(五)有关系列杀人的谬论73

五、大量杀人及其心理特征77

(一)概述77

(二)大量杀人的类型82

(三)大量杀人的其他心理特征89

(四)有关大量杀人的谬论94

六、性杀人及其心理特征97

(一)概述97

(二)性杀人的类型99

(三)性杀人的其他心理特征103

第三节 抢劫犯罪心理108

一、概述108

二、抢劫犯罪的类型111

三、抢劫犯罪的行为阶段114

四、抢劫犯罪的其他心理特征117

(一)认知特征118

(二)情绪特征118

(三)动机特征119

(四)行为特征120

第四节 恐怖主义犯罪心理122

一、概述122

(一)概念与特点122

(二)根源与趋势127

二、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132

三、恐怖主义犯罪的心理学解释134

(一)社会心理背景134

(二)环境行为科学解释136

(三)参与过程137

(四)恐怖事件的近因141

四、自杀型恐怖主义行为及其心理146

(一)概念146

(二)自杀型恐怖主义行为的特征149

(三)自杀型恐怖分子的个人特征153

五、独狼型恐怖主义及其心理157

(一)概述157

(二)独狼型恐怖分子的类型160

(三)独狼型恐怖行为的特征163

第二章 财产犯罪心理167

第一节 财产犯罪概述167

一、财产犯罪的定义与特征167

二、财产犯罪的一般心理解释172

(一)满足基本需要172

(二)相对剥夺感驱使173

(三)经济决策影响175

(四)环境因素引诱177

(五)个人嗜好的影响179

第二节 盗窃犯罪心理179

一、盗窃犯罪的一般心理特征179

(一)人员特征180

(二)行为特征181

(三)动机特征184

(四)人格特征187

(五)偷窃癖188

二、入室盗窃心理191

(一)概述191

(二)入室盗窃的类型193

(三)入室盗窃犯罪人的类型195

(四)入室盗窃的其他心理特征197

第三节 诈骗犯罪心理205

一、概述205

二、诈骗犯罪的类型208

(一)根据接触特征分类208

(二)根据诈骗对象分类210

(三)根据诈骗人员分类213

三、诈骗犯罪人及其心理215

(一)诈骗犯罪人的特征215

(二)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218

四、诈骗被害人及其心理220

(一)诈骗犯罪被害人的特征220

(二)诈骗被害人的心理特征221

五、诈骗犯罪中的心理互动223

第三章 性犯罪心理227

第一节 性犯罪概述227

一、性犯罪的概念与特征227

二、性犯罪的类型231

三、性犯罪人的类型234

四、性犯罪人的特征239

(一)性犯罪人的一般特征239

(二)性犯罪人的心理学特征242

五、性犯罪谬论249

第二节 强奸犯罪心理252

一、强奸犯罪概述252

(一)定义与特征252

(二)强奸犯罪的相关术语255

(三)强奸犯罪人的特征256

(四)强奸被害人的特征264

(五)强奸犯罪的后果268

二、强奸犯罪的心理学解释274

(一)个人因素274

(二)环境因素279

(三)被害人因素282

(四)互动因素284

三、强奸犯罪的心理学类型290

(一)概述290

(二)马萨诸塞州治疗中心分类体系294

(三)格罗斯强奸犯罪分类296

(四)马萨诸塞州治疗中心强奸犯分类第三版299

四、其他类型的强奸犯罪及其心理302

(一)根据法律规定分类302

(二)根据人际关系分类304

(三)根据人员情况分类309

(四)根据犯罪地点分类316

第四章 变态心理与犯罪324

第一节 变态心理与犯罪概述324

一、变态心理概述324

(一)变态心理及其判定324

(二)变态心理的范围328

二、变态心理的相关概念330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的关系333

(一)相关概念333

(二)相互关系335

(三)变态犯罪人的犯罪动机341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344

一、概述344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与含义344

(二)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346

(三)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350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犯罪354

(一)概念与特征354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357

三、其他人格障碍与犯罪360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361

(二)冲动型人格障碍362

(三)表演型人格障碍363

(四)边缘型人格障碍365

(五)强迫型人格障碍367

三、精神病态与犯罪368

(一)概述368

(二)概念辨析371

(三)精神病态与犯罪的关系374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380

一、概述380

(一)性变态的概念380

(二)性变态与犯罪的关系384

二、恋童癖385

(一)概念与特征385

(二)恋童癖的类型划分387

(三)恋童癖者的心理特征391

(四)恋童癖犯罪的危害395

三、其他性变态与犯罪399

(一)性施虐癖399

(二)恋物癖402

(三)摩擦癖403

(四)露阴癖405

(五)窥淫癖407

(六)异装癖409

(七)乱伦414

第四节 精神病与犯罪417

一、精神病与犯罪概述417

二、精神病人犯罪的病理心理基础423

(一)概述423

(二)思维内容障碍425

(三)认知过程障碍434

(四)情感过程障碍440

(五)意志行为障碍443

(六)意识障碍444

三、精神分裂症与犯罪452

(一)概述452

(二)与犯罪的关系454

四、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457

(一)概述457

(二)与犯罪的关系462

五、情感性精神病与犯罪466

(一)概述466

(二)与犯罪的关系468

六、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犯罪471

(一)概述471

(二)与犯罪的关系474

七、器质性精神障碍与犯罪476

(一)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与犯罪476

(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与犯罪479

第五节 其他精神障碍与犯罪486

一、冲动控制障碍与犯罪486

(一)概述486

(二)病理性赌博487

(三)纵火癖490

(四)偷窃癖493

(五)间歇性暴发障碍495

二、偏执性精神病与犯罪498

(一)概述498

(二)具体类型499

(三)与犯罪的关系505

主要参考文献507

术语译名对照表515

人名译名对照表554

后记5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