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和评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翟光明,宋建国,靳久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034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和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划分3
第一节 大陆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阶段性及主要拼合事件3
一、大陆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阶段性3
二、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主要拼合事件5
第二节 中国及邻区大陆板块构造的基本格局5
一、前寒武纪板块构造格局5
二、中国大陆内与构造带有关的线性航磁异常带10
三、古板块和现代板块构造体制11
四、主要板块边界及其闭合时间16
第二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21
第一节“始板块”构造演化21
第二节“古板块”构造演化24
一、兴凯期800~510Ma):大洋扩张期,赤道型25
二、加里东期(510~407Ma):南聚北散,顺时针旋转25
三、早海西期(407~320Ma):大陆会聚28
四、晚海西期(320~250Ma):超级大陆与泛太平洋30
五、印支期(250~200Ma):全球板块运动又一次加速31
第三节 中生代以来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33
一、燕山期(200~80Ma):大陆扩张,板块运动加速33
二、喜山期(80~0Ma):大陆会聚36
第四节 古板块与现代板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37
第三章 中国及邻区盆山耦合作用分析39
第一节 盆山耦合的基本模式39
第二节 盆山的构造耦合关系40
一、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耦合构造组41
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河西走廊盆地耦合构造组45
三、鄂尔多斯盆地—秦岭—四川盆地耦合构造组49
四、渤海湾盆地—燕山—阴山—松辽盆地耦合构造组50
第三节 亚洲大陆东南部构造及中国盆山构造分区55
一、宏观构造格局55
二、纬向和经向构造57
三、斜向断裂57
第四章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特征及对油气分区的影响59
第一节 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特点59
一、板块构造运动具有频繁性和多旋回性59
二、古生代海相盆地59
三、中、新生代陆相盆地60
四、深部构造格局60
第二节 中国中西部板块构造对油气分区的影响62
一、西北油气区62
二、青藏油气区63
三、中部油气区63
第五章 中国中西部早古生代构造一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分布67
第一节 早古生代板块构造67
一、震旦纪板块构造67
二、早古生代的海侵海退旋回67
三、主板块分裂与聚合周期的划分68
四、西藏—滇西地区板块构造69
五、华北板块北缘69
六、北疆地区板块构造70
第二节 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70
一、震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70
二、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2)71
三、早奥陶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3)74
四、中—晚奥陶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4)77
五、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5)79
第三节 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81
一、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81
二、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83
三、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85
第六章 中国中西部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分布87
第一节 晚古生代板块构造87
一、北疆及鄂尔多斯北部边缘地区87
二、中轴大陆(塔里木—中朝)地区87
三、中轴造山带88
四、古特提斯构造域88
五、上扬子地区89
第二节 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89
一、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6)89
二、早石炭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7)91
三、中—晚石炭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8)94
四、早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9)99
五、晚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0)102
第三节 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105
一、鄂尔多斯—祁连一柴达木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105
二、四川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110
三、塔里木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112
四、准噶尔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分布112
五、吐哈、三塘湖及伊犁盆地烃源岩及分布117
第七章 中国中西部古生代盆地原型119
第一节 早古生代盆地原型119
一、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盆地原型119
二、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盆地原型121
三、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盆地原型126
第二节 晚古生代盆地原型131
一、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原型131
二、四川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原型135
三、塔里木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原型138
四、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原型140
五、吐哈、三塘湖及伊犁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原型143
第八章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板块构造格局及其演化144
第一节中、新生代板块构造划分144
一、板块构造划分144
二、中、新生代板块缝合带及其构造意义144
第二节中、新生代板块构造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结构特征146
一、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146
二、结构特征148
第三节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的板块动力学演化过程150
一、中国中、新生代构造域的划分及其特征150
二、古亚洲构造域的形成演化151
三、特提斯构造域的形成演化152
四、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形成演化157
五、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的形成演化158
第四节 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160
一、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160
二、构造动力体系的复合160
第九章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板块构造演化与构造—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分布161
第一节 三叠纪板块构造演化与构造—岩相古地理161
一、早—中三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1)161
二、晚三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2)166
三、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171
第二节 侏罗纪板块构造演化与构造—岩相古地理173
一、早—中侏罗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3)173
二、晚侏罗世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4)184
三、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188
第三节 白垩纪板块构造演化与构造—岩相古地理196
一、白垩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5)196
二、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206
第四节 第三纪板块构造演化与构造—岩相古地理211
一、早第三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6)211
二、晚第三纪构造—岩相古地理(附图17)218
三、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分布225
第十章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盆地类型229
第一节 盆地分类原则及类型划分229
一、盆地分类原则229
二、单旋回盆地分类(盆地原型)229
三、多旋回盆地分类(叠合盆地)230
第二节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类型的初步划分231
一、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231
二、中、新生代构造旋回划分232
三、中、新生代不同构造阶段单旋回盆地类型(盆地原型)和主要地质事件233
四、中、新生代多旋回盆地类型236
第十一章 中国中西部重点含油气盆地综合研究与评价241
第一节 鄂尔多斯盆地241
一、盆地基底的结构和构造特征241
二、盆地构造层序与演化241
三、含油气系统分析244
四、有利勘探地区预测257
第二节 四川盆地260
一、盆地构造层序地层格架与盆地形成演化260
二、早古生代古构造格局演变及其后期改造261
三、晚古生代克拉通裂陷与有利储层段分布265
四、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演化265
五、含油气系统分析269
六、天然气富集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地区预测271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276
一、盆地形成与演化276
二、盆地充填与层序地层特征278
三、油气聚集规律278
四、综合评价与有利地区预测287
第四节 塔里木盆地290
一、塔里木板块古生代盆地类型与油气成藏290
二、塔里木板块中、新生代盆地类型与油气成藏294
三、油气系统分析296
四、有利含油气区预测302
第五节 准噶尔盆地305
一、基本构造特征305
二、石炭系石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与评价307
三、二叠系石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与评价312
四、侏罗系石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与评价317
五、含油气系统320
六、油气勘探领域评价320
第六节 吐哈盆地321
一、基本构造特征321
二、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与评价322
三、侏罗系油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与评价325
第十二章 中国中西部下古生界含油气特征与评价331
第一节 中西部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331
一、“古中国地台”形成及裂解331
二、早古生代洋盆发育和闭合特征331
三、超大陆形成和裂解以及洋盆发育对成盆成烃环境的影响337
第二节 中西部早古生代大陆板块的古地理—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339
一、早古生代塔里木板块演化特征及成藏条件339
二、早古生代华北板块构造演化及鄂尔多斯盆地形成和成藏条件344
三、古生代扬子古板块构造演化及四川盆地形成和成藏条件349
第三节 中西部三个克拉通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潜力与评价353
一、塔里木盆地成藏条件良好,具有勘探大油气田的潜力及有利地区353
二、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有利地区评价356
三、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有利区块评价357
第十三章 中国中西部古隆起含油气特征及评价359
第一节 中西部古隆起基本概况359
第二节 中西部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60
一、川中加里东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60
二、泸州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64
三、开江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67
四、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71
五、塔北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76
六、塔中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79
七、陆梁古隆起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383
第三节 中西部古隆起的一般特征和油气藏分布的有序性387
一、中西部古隆起的一般特征387
二、中西部古隆起油气聚集的有利条件391
第十四章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特征393
第一节 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的区域构造背景393
一、盆—山系统形成的地质背景393
二、盆—山系统的基本特征395
三、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396
第二节 主要前陆盆地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404
一、川西前陆盆地基本特征和油气勘探方向404
二、川北大巴山前陆盆地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410
三、库车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416
四、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422
五、酒西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428
六、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和含油气性431
第三节 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的有序性433
一、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433
二、前陆盆地油气分布的有序性435
第十五章 中国中西部勘探领域分析440
第一节 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六个盆地440
第二节 前陆盆地是中西部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440
一、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440
二、油气资源潜力巨大440
三、分类评价440
第三节 台盆区古隆起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场所443
一、古隆起的有利石油地质条件443
二、台盆区古隆起勘探区域广阔443
三、分类评价443
第四节 下古生界海相地层是油气勘探的接替领域445
一、下古生界海相地层的石油地质条件445
二、下古生界海相地层勘探领域446
参考文献447
附图目录461
热门推荐
- 408546.html
- 1355074.html
- 3667835.html
- 2251145.html
- 1240099.html
- 1509415.html
- 2935682.html
- 724965.html
- 3507126.html
- 1635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8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4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6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4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1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8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326.html